体制内当公文写作遇上AI——材料星是公文写作效率革命的春天,还是滋养惰性的温床?
嘿,大家好!说到公文写作,是不是瞬间让很多体制内的朋友头皮发麻?
年终总结、领导讲话、会议纪要——内容长、格式严、措辞还得有板有眼,关键还得精准传达领导的意图、语气和风格,这可不是一般人能随便糊弄的。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时代我们从报纸上、杂志上摘抄金句一点一点从初稿到成型,虽然熬“秃了”很多人,但写作水平也是直线上升。
后来赶上互联网的兴起好像写材料变的简单了一些,但仍要拼拼凑凑才能成型,从中我们也能学到一些技巧。
而现在AI写作工具悄然登场,对于AI公文写作有人说它是职场救星,效率直接起飞;
也有人担心,用AI写材料不思考、不积累,写出来的东西能有“人味儿”吗?对于个人能有提升么?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效率革命还是惰性温床?咱们今天就来唠唠“AI写公文”这件事!
一、效率神器?AI让写作快到飞起
AI写作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真的省!时!间!
在没有AI前,我们写个公文得先某度一下或者上官媒去看看“取取经”,之后再构思自己的大纲,列出重点内容,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上去。现在不一样了,AI几秒钟就能生成出大纲和正文。需要写份汇报材料?
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AI就会自动帮你生成框架和逻辑,分分钟搞定一篇拿得出手的公文!用过的朋友都感叹:“时间省了一大半不说,工作效率还蹭蹭往上涨!省下的时间多陪陪孩子,多放松放松岂不美哉,这才是写公文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二、材料星AI公文写作工具能有多强?真的是“写作小助手”吗?
现在的AI写作工具可不是简单的“拼接机器”,而是“带库的公文助手”。
这里咱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很火的AI写作工具——AI材料星,这个工具简直是AI写作界的“百宝箱”,谁用谁知道!
1、首先它有超大的公文范文库,足足有40万+公文范文!
不管是年终总结、述职报告,还是会议记录、政策解读,你想写啥基本都能在这里找到现成的模板和内容参考。
对那些手头任务紧、时间卡得死的朋友们来说,材料星的范文库简直就是“救命稻草”,让你在紧急关头迅速找到灵感,免去头疼写作的烦恼。
2、然而材料库只是它最基础的功能并不能体现它的强大,它的AI步骤写作才是大招。
你只需要简单的输入文章标题以及全文关键词,AI会帮你自动生成每段小标题供你挑选,确认无误后,AI就能直接生成最多上万字的文章。
比如你需要写一篇总结报告,AI会自动把框架搭好,分段写出内容,最后你再来做细节的调整。
几步就搞定,这谁还想从零开始慢慢琢磨?可以说,这个功能对那些动不动就要写长篇的朋友们,真的是一大福音!
3、不仅如此,它还拥有AI智能体功能。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成内容,而是直接根据需求量身定制风格。
举个例子,你要写一份新闻稿,你只需要选择相应的智能体,它就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生成稿件,完全不需要在网上拼拼凑凑,左缝右补。
简直就像有个贴心小秘书在你身边随时待命,写得快还写得好,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工作神器嘛?
4、而且,材料星还带了一个“补脑神器”——AI文思泉涌功能。
写作的人都有卡壳的时候,写到一半突然“断片”,不知道下一句该怎么写。
这时候只需要选中你刚刚写的文字段落,AI文思泉涌马上会给出下一句的建议,帮你快速找到写作思路,无论是词语、标题,句子,段落乃至全文都能帮你润色、仿写、续写。
有了这个“灵感推手”,写作再也不怕半路卡壳,继续码字都更流畅!
5、除此之外,AI材料星还具备 AI改写润色、金句标题大纲库、古诗词熟语库、AI对话写作、AI公文纠错、AI原创度检测等AI公文写作辅助功能。
还有一些有趣的功能如文生图、文章生成播客、MBTI性格测试、图片变高清、图片变漫画等各类主流功能,可为办公提供一些助力。
PS:拿图片变高清AI智能体来说,下面单位给我报的新闻稿图片经常不清晰,我会利用它,变为高清图片,非常实用。
三、然而,AI写作真的能体现领导意图吗?
材料星虽然强大,但AI终归不是万能的,也有它的“软肋”。
有些体制内的朋友会担心,AI生成的东西能不能准确传达领导的意图?毕竟很多公文是给领导看的,甚至是要代表领导的观点,而AI生成的内容往往难以精准拿捏到领导的想法和风格。
对领导们来说,公文可不仅仅是堆砌文字,它承载的是意图、风格甚至一些“潜台词”。
而AI呢,天生“模板化”严重,生成的内容看起来规规矩矩,但往往缺少“温度”,尤其在那些需要展示个性化观点、展现领导风采的场合,AI生成的内容确实让人感到“缺点味儿”。
四、AI怎样才能不失“人味”?关键在于怎么用!
(一)所以说,AI到底是效率提升神器还是惰性温床?关键还得看怎么用。
对我们来说,AI更应该像是写作的“起草小助手”,生成的内容可以当做草稿,但最终稿的个性化调整还是得自己动手。
把AI写作当做辅助,能节省时间、减轻负担,但领导的意图传达、文稿的细节打磨,最终还得靠人去完成。
那么,如何用AI又能写得快,又不失“人味儿”呢?
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1、首先,把AI当做“初稿生成器”,让它帮你铺好框架,节省前期时间,但最终还要自己根据领导意图调整;
2、其次,利用AI的范文库和纠错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3、最后,对于领导讲话、总结报告这种需要个性化表达的场合,AI生成的只是“雏形”,要让公文更贴近实际,还得自己调整细节,润色语气。
总之,AI能助你一臂之力,但要真正做到“神形兼备”,还得自己把关。
四、未来AI能否实现更“人性化”的写作?
我认为未来的AI写作工具肯定会越来越智能,甚至有可能实现更“人性化”的写作。
也许有一天,AI会识根据不同领导的语气特点、偏好风格,生成更符合要求的个性化内容,而不再只是“模板式写作”。
那时候,AI或许真的能成为写作中的“得力搭档”,而不只是个“打字助手”。
所以,公文写作遇上AI,到底是效率革命还是惰性温床?
这得看怎么用。合理利用AI,让它成为辅助工具,在写作时为你提供框架和灵感支持,再根据实际需求做细致的优化调整。
用得好,AI既能帮你写得快,又能让你写得准,公文不再是令人头大的“体力活”。
各位朋友们,不妨试试用AI做你的写作小帮手,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让公文写作也能变得轻松高效。这样一来,既能享受写作的效率,又能保证内容质量,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