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 生产要素分类:
- 土地N:泛指自然界中一切用于生产的物质
- 劳动L: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 资本K:由 劳动与土地两种原始要素生产出来,再作用于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
- 企业家才能E: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
生产函数的技术系数: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
假设企业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只生产一种产出,则生产函数如下: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常用假定:α+β=1,A=1
- 对数形式是线性函数,可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估计
- 齐次生产函数,α与β之和可以判断规模报酬情况
-
学习曲线
- 学习曲线是一种动态生产函数或称生产改进函数,假设条件为知识对劳动的要素替代是生产经验的函数
L代表每单位产量的劳动投入量;N是以前产量累计数,B和β均大于0且β<1
- 学习曲线是一种动态生产函数或称生产改进函数,假设条件为知识对劳动的要素替代是生产经验的函数
短期长期区分依据:生产要素是否全部可变,是则长期,否则短期
短期生产函数
- 短期生产函数:企业在此期间,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其他投入要素数量不变,又称单变量生产函数
- 总产量TP:一定生产要素生产出的全部产量
- 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量
- 边际产量MP:某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 A点是总产量曲线拐点是边际产量最高点
- B点表示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等时的产量且平均产量最高
- C点表示总产量值达到最大且边际产量为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报酬递减法则,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爸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连续地、等量地投入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的增量增加,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后,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会递减,最终还会导致产量的绝对减少
- 以生产技术状况不变为前提
- 以一种生产要素可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可变
- 随着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边际收益会经历递增、递减、成为负数的过程
- 可变生产要素的各个单位是同质的
- 如果各生产要素只能按固定比例组合,则该规律不适用
生产三阶段
-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从零开始,到平均产量最大值为止,增加投入有效
-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最大值开始,边际产量为0为止,增加投入仍然有效果
-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0开始,继续追加不合理
一种生产要素变动时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
- 企业追求最大产量:L3点
- 企业追求单位成本最低:L2点
- 追求最大利润:生产第二阶段
边际产品价值VMP: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可变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入
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MFC
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上图是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均衡条件,若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则可用P替换MFC
长期生产函数分析
-
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 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
- 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近,产量水平越低
- 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 凸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决定
- 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反映出两种投入要素的替代性
-
生产要素完全替代
-
完全不可替代
-
一般的替代
-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 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
-
等成本线: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确定
-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两种情况下均取切点满足最佳
-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原则:等产量曲线斜率绝对值等于等成本曲线斜率绝对值
-
生产扩展线:将所有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形成企业生产扩展线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按同一比例变化,从而生成规模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
- 第一阶段:规模报酬递增,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各种要素投入(规模)增加的幅度
- 第二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幅度与各种要素投入(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
- 第三阶段: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各种要素投入(规模)增加的幅度,甚至产量或收益绝对减少
规模报酬的变化可以通过生产函数表现出来(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α+β>1时,规模报酬递增
- 技术方面的经济效果:生产规模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内部实行更精细分工,较大规模企业能够采用专用机器,可以有条件购买大型的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并能使先进设备得到高效率的使用
- 管理方面的经济效果:大规模生产可以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工
- 商业方面的经济效果:订购原料、产品销售、劳动分工
- 金融方面的经济效果:经济信用较好
- 承担风险方面的经济效果
- α+β=1时,规模报酬不变
- 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不可能时无限的,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上述促使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果会逐渐消失。这个阶段往往要经历相当长一个时期,但最终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 α+β<1时,规模报酬递减
- 生产规模过大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适度规模的原则:尽可能使规模报酬递增,至少使规模报酬不变,绝对避免规模报酬递减
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变化,这种改变可以用等产量曲线位移来说明
经济增长的方式:一是依靠投入的增加(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依据技术的进步(集约型增长方式)
- 全部产量增长率:Gq
- 劳动增长率:Gl
- 资本增长率Gk
- 因技术进步引起的产量增长率记为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