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考模型

网络参考模型

-应用与数据
数据是各种信息的载体,数据传输-应用差生的数据在不同的设备间传递

网络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OSI参考模型
7.应用层: 对应客户的接口
6.表示层:数据格式转换,确保生成的能被另一个系统识别。统一标准。
5.会话层:建立连接,管理终止会话
4.传输层:进行数据的传输
3.网络层:实现数据的转发
2.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封装成帧,实现数据的传输
1.物理层:在介质上传输比特流,像光纤
TCP/IP参考模型与标准协议
应用层 PDU被称为Data(数据)
(TCP是安全防止丢失数据UDP是传输数据很快)
HTTP 超文本协议,提供网页
C/S架构
Telnet 远程登录,提供远程管理服务
FTP 文件传输,互联网文件资源共享的服务----主机到主机 --C/S架构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提供互联网电子邮件
TFTP(UDP)简单文件协议
Telnet 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设备工作的能力
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接收来自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封装上相应的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的链接
传输层的PUD称为Segment(段)
协议–TCP简单可靠的 UDP一种简单的传输层协议
TCP UDP报文格式
Source port源端口 Dsetination port目的端口 --端口号是来标记协议的
源端口是(可用的端口号 0~2的16次方-1个)应该是自身产生的端口
源端口一般是随机分配的,目的端口是由服务器指定的
源端口一般大于1023 目的端口一般是80
TCP的建立-三次握手
(Telnet应用一般端口是23)IP头部,TCP头部(Seq是指编码编号从–开始,Ack是确认的过程,SYN)三次进行交互
TCP的序列号与确认序列号
TCP使用序列号和确认号实现数据的可靠和有序传输 传输是一个相互确认的机制,传输文件中Seq和Ack都是相互递增及加的(对于PC1所发报文Ack字段没有增长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每一次接受与传输Seq发送的是上一个字段Ack的目的加上载荷)
TCP的窗口滑动机制
Tcp还有 win窗口字段用于窗口交互判断两方交互的上限实现三次握手(PC1发送响应不变,我考虑是PC2说只能接受一个字段但同时一个字段中可以包含3个字节,这个被认为是可以处理的)
TCP的关闭–四次握手
传输完成,要四次握手断开连接,TCP连接是双向的。1.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 2.发送ACK确认 3.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 4.再次确认(断开的时候PC2回应确认中Flags发送的是Ack的置位不再是FIN和ACK)
网络层
网络层的PDU被称为Parcket(包)
负责将分组报文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
网络层的作用: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数据包的寻径和转发IPv4
数据包的封装过程信号的封装
路由器的路径需要路由表进行指导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PDU被称为Frame(帧)
以太网是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和MAC地址
交换机维护的表是MAC地址表 每一个PC都有专属的MAC地址 MAC地址表指导数据帧的转发
地址解析协议(ARP)
根据已知的IP地址解析获得对应的mac地址
MAC地址有48比特(6个字节)长,由12位的16进制数字组成。
MAC地址是唯一的,是不可以改的
IP是可以改的。
ARP请求包—广播域
返回是响应是单播响应
ARP–在数据发送前,设备会先查找ARP缓存表。
请求包–操作类型 ARP Request --ARP缓存 --ARP响应ARP Reply(交换机收到该单播数据帧,会执行转发操作) --ARP缓存
物理层
物理层的PDU被称为比特流
数据通信过程
发送方数据封装
应用层–数据Data 传输层–段Segment 网络层–包Packer (增加了IP) 数据链路层–帧Frame(增加头尾文件)物理层(二进制)
中间网络数据传输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MAC 路由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接收方是一个倒着解封装
接收方数据解封装(服务器)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最后只返回信息即可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