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腾讯元宝
这个up主很厉害!
主板(Motherboard)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作为硬件系统的“骨架”和“中枢”,负责连接和协调所有其他硬件部件的工作。以下是关于主板的详细介绍:
一、主板的核心功能
- 硬件连接平台
- 提供插槽和接口,承载CPU、内存、显卡、硬盘等硬件,并确保它们相互通信。
- 数据传输枢纽
- 通过芯片组和总线(如PCIe、SATA)管理数据在CPU、内存、外设之间的传输。
- 电源分配
- 通过供电模块(VRM)为CPU、内存等部件分配稳定电力。
- 扩展支持
- 通过PCIe插槽、M.2接口等支持未来硬件升级(如独立显卡、高速SSD)。
二、主板的主要构成
- PCB(印刷电路板)
- 多层电路板,承载所有元件和走线,不同尺寸规格(如ATX、Micro-ATX、Mini-ITX)。
- 芯片组(Chipset)
- 决定主板的扩展性和功能,如Intel的Z790(高端)或AMD的B650(主流)。
- 关键插槽与接口
- CPU插槽:如LGA 1700(Intel)、AM5(AMD),需与CPU兼容。
- 内存插槽(DIMM):支持DDR4/DDR5,双通道配置可提升性能。
- PCIe插槽:用于显卡(通常x16)、扩展卡(如声卡、网卡)。
- 存储接口:M.2(NVMe SSD)、SATA(机械硬盘/SSD)。
- I/O接口:USB(Type-C/3.2)、HDMI/DP、音频接口、网口等。
- 供电模块(VRM)
- 高端主板配备多相供电,支持超频和高效能CPU。
- BIOS/UEFI芯片
- 存储固件,负责硬件自检(POST)、系统设置及超频调整。
三、主板的分类与选择
- 按尺寸分类
- ATX(标准):扩展性强,适合高性能PC。
- Micro-ATX:紧凑型,平衡性能与体积。
- Mini-ITX:迷你主机/HTPC首选,扩展性有限。
- 按用途选择
- 游戏/创作:选高端芯片组(如Z790/X670E),支持超频和多显卡。
- 办公/家用:主流芯片组(如B760/B650),性价比高。
- 服务器/工作站:需ECC内存、多PCIe通道(如WS系列)。
四、主板的技术趋势
- PCIe 5.0/4.0
- 更高带宽,支持未来显卡和SSD(如PCIe 5.0 SSD可达14GB/s)。
- DDR5内存支持
- 频率更高(4800MHz起),但需搭配兼容的CPU和主板。
- Wi-Fi 6E/蓝牙5.2
- 高速无线连接,减少延迟。
- Thunderbolt 4/USB4
- 40Gbps传输速率,支持外接显卡坞或多屏输出。
五、选购建议
- 兼容性优先
- 确保主板与CPU(插槽/芯片组)、内存(DDR4/DDR5)匹配。
- 扩展需求
- 需多硬盘或显卡?选更多PCIe/M.2插槽的主板。
- 品牌与售后
- 华硕、微星、技嘉等一线品牌更可靠,BIOS更新更及时。
- 预算分配
- 中端主板(约800-1500元)通常性价比最高,除非有超频需求。
六、常见问题
- Q:主板影响性能吗?
A:间接影响。高端主板提供更好的供电和散热,适合超频;但对普通用户,性能差异不大。 - Q:BIOS和UEFI的区别?
A:UEFI是BIOS的升级版,支持图形界面、快速启动和大容量硬盘。
微星Z790战神Max
这是有盖子的:
下面是全部的接口和元器件(把上面那层拆了,露出了所有的元器件)
主板各区域分布:
I/O接口,CPU区域,内存区域,拓展区域,南桥区域,外围接口
看视频和图片,太直观了。
我用主机的时候见过的部分。(I/O接口区域)
CPU区域)
这个主板使用的插槽是intel的LGA 1700插槽
插槽内有1700根针脚,支持intel第12,13,14代酷睿处理器。
CPU针脚和主板型号的对应表
要确保主板插槽的规格和CPU是兼容的。
在主板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有这样的多孔插槽
电源给CPU供电的接口
插槽里有几根针脚就是几Pin接口
目前CPU均采用8Pin接口
这视频做的太好了!!!
在正常情况下,8Pin接口可以提供350W左右的供电,已经很接近现在旗舰CPU的功耗了。
很多高端主板会提供双8Pin供电,以应对更高的CPU功耗,同时满足超频发烧友的需求。
电脑电源会通过这个接口,向CPU输入+12V的供电
这块主板支持最新的DDR5内存
有些主板可能只支持DDR4内存
两代内存的插槽互不兼容,购买前要确认确认
大部分主板的内存插槽都有优先级
对于常见的4槽主板
只有单根内存:
两根内存:
如果主板只有两个内存插槽:
单根内存插在第一槽内:
内存的频率越高,延迟越低,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的速度会越快。
为了达到高速低延迟,内存和CPU之间采用的是并行数据传输模式,更容易受到干扰
所以内存插槽被设计在了CPU的旁边,以尽可能地缩短线路
这个视频太好了!!!
CPU和内存之间的电路并不是直线,而是歪歪扭扭的线
因为并行传输需要保证每条线路的信号同时到达,如果线路不等长,信号在抵达CPU时会产生延迟,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保底可以跑到7800MHZ
如果手动超频,有希望冲击更高频率
高速拓展接口区域
长方形 : 用来安装固态硬盘
标记绿线这里 :
银色的被金属包边加固的插槽叫做PCle插槽
可以安装显卡,PCle固态硬盘,声卡,万兆网卡,采集卡等设备
PCIE接口可以通过转接卡转接成M.2接口,来安装更多的硬盘
M2接口和PCIE接口都需要走PCIe通道来和CPU汇报数据
第一个M2接口:
4条PCIe 4.0通道
第一个PCIe插槽有16条PCIe 5.0通道
太强了
这两个接口都是和CPU直接连接的,它们的速度最快,延迟也最低
它是主板上额外的芯片,它就像CPU的秘书,将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接口,以及低速接口的数据汇总后,再传输给CPU,南桥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拓展坞。通过它可以拓展出更多的接口和插槽。
Z760战神MAX比B760M迫击炮II的接口数量要更丰富
在多数情况下,Z系列和X系列主板的供电与接口 ,都会比B系列主板要更强一些,B系列比H和A系列强一些。
插针(条线):可以连接风扇或者拓展出更多的接口。
不同主板的条线区别很大。
左下角的音频跳线。
前面板跳线接口JFP
连接机箱上的开机键和重启键,开机指示灯,硬盘指示灯
主要用来连接机械硬盘和2.5寸固态硬盘
用来给前面板的USB-C接口,提供大功率的快充供电
24Pin接口为整块主板的硬件供电
在系统启动失败时显示错误代码
高端主板还会有些特殊的针脚或者组件
用来接驳主板盒子内的温度传感器
板载声卡
切分与切换数据传输通道
所有的底层硬件运行规则综合在一起, 就是主板的固件程序,简称B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