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怎么判断关系是第几范式~看一遍就懂了~

数据库:怎么判断关系是第几范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知识点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下面不必浏览

什么是”范式(NF)”

按照教材中的定义,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表示一个关系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的合理化程度”。很晦涩吧?实际上你可以把它粗略地理解为一张数据表的表结构所符合的某种设计标准的级别。就像家里装修买建材,最环保的是E0级,其次是E1级,还有E2级等等。数据库范式也分为1NF,2NF,3NF,BCNF,4NF,5NF。一般在我们设计关系型数据库的时候,最多考虑到BCNF就够。符合高一级范式的设计,必定符合低一级范式,例如符合2NF的关系模式,必定符合1NF。
2.1 函数依赖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但并不是特别严格的定义):若在一张表中,在属性(或属性组)X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必定能确定属性Y的值,那么就可以说Y函数依赖于X,写作 X → Y。也就是说,在数据表中,不存在任意两条记录,它们在X属性(或属性组)上的值相同,而在Y属性上的值不同。这也就是“函数依赖”名字的由来,类似于函数关系 y = f(x),在x的值确定的情况下,y的值一定是确定的。
例如,对于表3中的数据,找不到任何一条记录,它们的学号相同而对应的姓名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说姓名函数依赖于学号,写作 学号 → 姓名。但是反过来,因为可能出现同名的学生,所以有可能不同的两条学生记录,它们在姓名上的值相同,但对应的学号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说学号函数依赖于姓名。表中其他的函数依赖关系还有如:

系名 → 系主任学号 → 系主任
(学号,课名) → 分数

但以下函数依赖关系则不成立:

学号 → 课名
学号 → 分数
课名 → 系主任
(学号,课名) → 姓名

从“函数依赖”这个概念展开,还会有三个概念:

2.1.1完全函数依赖
在一张表中,若 X → Y,且对于 X 的任何一个真子集(假如属性组 X 包含超过一个属性的话),X ’ → Y 不成立,那么我们称 Y 对于 X 完全函数依赖,记作 X F→ Y。(那个F应该写在箭头的正上方,没办法打出来……,正确的写法如图1)

图1
例如: 学号 F→ 姓名 (学号,课名) F→ 分数 (注:因为同一个的学号对应的分数不确定,同一个课名对应的分数也不确定)

2.1.2 部分函数依赖
假如 Y 函数依赖于 X,但同时 Y 并不完全函数依赖于 X,那么我们就称 Y 部分函数依赖于 X,记作 X P→ Y,如图2。

图2
例如:(学号,课名) P→ 姓名 传递函数依赖假如 Z 函数依赖于 Y,且 Y 函数依赖于 X (感谢 @百达 指出的错误,这里改为:『Y 不包含于 X,且 X 不函数依赖于 Y』这个前提),那么我们就称 Z 传递函数依赖于 X ,记作 X T→ Z,如图3。

图3

2.2 码
设 K 为某表中的一个属性或属性组,若除 K 之外的所有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 K(这个“完全”不要漏了),那么我们称 K 为候选码,简称为码。在实际中我们通常可以理解为:假如当 K 确定的情况下,该表除 K 之外的所有属性的值也就随之确定,那么 K 就是码。一张表中可以有超过一个码。(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通常选择其中的一个码作为主码) 例如:对于表3,(学号、课名)这个属性组就是码。该表中有且仅有这一个码。(假设所有课没有重名的情况)

2.3 非主属性
包含在任何一个码中的属性成为主属性

  • 15
    点赞
  • 14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 回答1: 一般来说,判断关系模式第几范式需要根据关系模式中的实体和属性的数量来判断。如果关系模式中只有一个实体和一个属性,那么这个关系模式就是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中有多个实体和多个属性,但是每个实体都只有一个属性,那么这个关系模式就是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中的属性都是不可分割的,那么这个关系模式就是第三范式。 ### 回答2: 判断关系模式第几范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功能依赖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关系模式中的属性之间的功能依赖关系。例如,假设有一个关系模式R(A, B, C, D),其中属性组A确定属性B的值,属性B确定属性C的值,属性组C确定属性D的值。在这个例子中,A->B, B->C, C->D是功能依赖关系。 2. 第一范式(1NF):判断关系模式是否满足1NF的要求,即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值。如果关系模式中的属性存在多值依赖或重复的属性,那么该关系模式就不满足1NF。 3. 第二范式(2NF):判断关系模式是否满足2NF的要求,即所有非主属性对于主属性完全依赖。如果关系模式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即非主属性对于关系模式的某一部分关键字而不是全部关键字依赖,那么该关系模式就不满足2NF。 4. 第三范式(3NF):判断关系模式是否满足3NF的要求,即所有非主属性直接依赖于主属性,而不是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如果关系模式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即非主属性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那么该关系模式就不满足3NF。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个关系模式学生(学号, 姓名, 系别, 系主任),其中学号是主键。如果学生关系模式中存在同一个系别下有多个系主任的情况,那么该关系模式不满足2NF,因为非主属性“系主任”对于关系模式的部分关键字“系别”而非全部关键字“学号”依赖。如果我们将系别和系主任分别建立为单独的关系模式,并且用系别作为外键关联两个关系模式,那么就满足了2NF和3NF的要求。也就是说,通过分解关系模式可以将不满足范式要求的关系模式转换为满足范式要求的关系模式。 ### 回答3: 关系数据库范式化是为了避免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判断一个关系模式是否符合某个范式需要根据范式的定义进行分析。 以第三范式为例,判断一个关系模式是否符合第三范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判断。 1. 分析关系模式的属性是否都是原子值:首先观察关系模式的属性,如果属性是非原子的,即包含了多个值,则不符合第三范式。例如,设计一个学生关系模式,其中一个属性是“联系方式”,包含了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和家庭地址等多个值,这时就不满足第三范式。 2. 检查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传递依赖:传递依赖是指关系模式中的一个非主属性对主属性存在依赖,同时还存在其他非主属性对这个非主属性存在依赖。例如,如果一个关系模式中存在非主属性A对主属性B存在依赖,同时还存在其他非主属性C对属性A存在依赖,这时就不满足第三范式。 3. 检验关系模式中是否存在部分依赖:部分依赖是指关系模式中的一个非主属性对主属性存在依赖,同时还存在其他非主属性对这个主属性存在依赖。例如,如果一个关系模式中存在非主属性A对主属性B存在依赖,同时还存在其他非主属性C对属性B存在依赖,这时就不满足第三范式。 通过对关系模式的属性和依赖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关系模式是否符合第三范式。如果存在非原子值或者存在传递依赖或部分依赖,那么就不符合第三范式。只有在不违反这些规范的情况下,关系模式才能被认为是第三范式的。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