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压磁、力磁耦合、逆磁致伸缩、金属磁记忆效应等-应力致使材料磁化状态改变的现象,目前多研究于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即磁力检测、压磁检测、金属磁记忆检测等弱磁检测技术。
磁力检测是磁机械效应的一种外在体现,其物理本质是力-磁耦合。
力-磁耦合是将应力场和磁场耦合在一起,建立应力与磁场强度的关系。铁磁性材料构件置于地磁场中受到工作载荷的作用时,由逆磁致伸缩效应可知在铁磁性构件应力集中的部位会产生自有漏磁场。磁力检测就是通过检测铁磁性构件的漏磁场强度从而判断铁磁性构件缺陷位置。
为探明应力与试件表面漏磁场的关系,实现磁参数与应力数值的量化研究,力磁耦合基础理论是重要的转折桥梁。Jiles 和 Atherton 基于铁磁性物质的磁畴理论和畴壁运动建立了单轴应力下铁磁性材料的磁机械效应理论数学模型。但起初JA模型主要面对磁滞回线这样变化磁场下材料的磁响应过程,而金属磁记忆这类效应发生在固定磁场下,即地磁场作为激励磁场,应力导致材料内部磁化强度变化这一过程,因此JA模型在固定磁场下以应力为自变量的理论体系逐渐建立。
- 2. 基于COMSOL力磁耦合的有限元仿真过程
为能够对磁力检测的物理机理进一步的研究及完善,借鉴第三节中对的弹性阶段 J-A模型以及任吉林教授提出的能量最小原理对铁磁构件弹性阶段的力磁耦合进行理论建模;
应力与磁化强度关系模型(JA模型推导结果)
通过 COMSOL Multiphysics 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具体的实现如下:
COMSOL Multiphysics 进行力磁耦合仿真分析主要涉及两个物理场,一个固体力学另一个无电流磁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仿真,分别为:静力学分析、静磁学分析、力磁耦合分析。
首先进行静力学分析:建立要仿真的几何模型(包括铁磁构件和空气区),待几何模型建立好后定义铁磁构件和空气区的材料属性,对铁磁构件加载,进行静力分析;
后进行静磁学分析:使用静力学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在相同几何模型、相同网格划分条件下,依据应力与磁化强度关系模型,为静磁学中各单元进行磁参数赋值,实现初始铁磁性材料的属性的定义,将仿真环境设置为地磁场环境,进行静磁场分析,得到应力与地磁场作用下试样表面的磁场分布,实现在应力和地磁场环境共同作用情况下进行应力磁场耦合分析,实现力磁耦合仿真。
力磁耦合仿真流程图
几何结构与网格划分
应力分布计算结果
试件表面检测路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