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确定了网络中节点和通道之间的物理布局和连接,决定了节点之间的可用路径总数。拓扑的实现复杂度取决于两个因素:每个节点的链路数量(即节点度)和芯片上布局拓扑的难易程度(所需的导线长度和金属布线层数)
3.1 指标
常用片上网络拓扑结构:
3.1.1 与网络流量(traffic)无关的指标
①度(degree):节点拥有的链路数量
②对分带宽(bisection bandwidth): 将网络划分为两个相同部分后,两部分之间的通信带宽。上图ring mesh torus的对分带宽分别为2,3,6。
③网络直径(diameter): 拓扑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跳数的最大值。上图ring mesh torus的网络直径分别为4,4,2。
3.1.2 与网络流量相关的指标
①跳数(hop count):很简单,拓扑平均跳数可以很好的反应网络延迟。
②最大通道负载(maximum channel load):描述了网络中最繁忙的信道在最繁忙时的负载情况。最大注入带宽,也就是每个节点在网络饱和前每秒可注入的最大比特数与最大通道负载成反比,可规定
对于网络当前最繁忙信道的通道负载,我们难以具体得到具体数值,因此引入一个相对指标:注入带宽系数,因此当我们说通道负载为2,即注入带宽系数为2,表示当前该信道通道负载是最大注入带宽的2倍。此时,注入带宽为原来的1/2时,网络就已经饱和。
以通过单一通道连接的两个ring 结构为例。首先,我们假设网络流量均匀且随机,即每个节点向网络中其他节点(包括其自身)发送消息的概率相等。要计算最大通道负载,首先要确定瓶颈通道。在这个例子里,瓶颈通道就是连接两个ring结构的通道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