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JVM前的操作系统知识(后续还会补充)

目录

硬盘

CPU和内存关系

南北桥发展史

现在的64位PC最大也就是支持32GB的内存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硬盘

 

正常分类:机械硬盘(HDD)、固态硬盘(SSD)以及混合硬盘(SSHD)

为什么没有我们说的A盘和B盘

A盘和B盘是留给两种不同规格的软盘之间拷贝数据的。然而,软盘存储数据的能力简直太小,小到我们现在都几乎不敢想象。5.25英寸的软盘容量只有1.2MB,而3.5英寸的软盘容量也仅仅只有1.44MB而已,A,B盘就是以前的软盘,后来软盘被硬盘替代,硬盘出来后,后面的盘号就是从C盘开始命名

CPU和内存关系

CPU其实就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承载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是计算机指令的最终解释模块和执行模块

  • 控制器

由控制单元、指令译码器、指令寄存器组成。其中控制单 元是 CPU 的大脑,由时序控制和指令控制等组成;指令译码器是在控制单元的协调下完成指令读取、分析并交由运算器执行等操作。 指令寄存器是存储指令集,当前流 行的指令集包括 X86、 SSE、 MMX 等。控制器有点像 个编程语言的编译器,输入 0与1的源码流,通过译码和控制单元对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运算完成后,保存回寄存器,甚至是内存。

  • 运算器

运算器的核心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即 ALU,能够执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等各种命令,运算单元会从寄存器中提取或存储数据。相对控制单元来说,运算器是受控的执行部件。任何编程语言诸如 a+b 的算术运算,无论字节码指令,还是汇编指令, 最后一定会以 0 与 1 的组合流方式在部件内完成最终计算,并保存到寄存器,最后送 出 CPU。平时理解的栈与堆,在 CPU 眼里都是内存。

  • 寄存器

寄存器是 CPU 的高速缓存 LI、 L2、L3(右侧图片太老),缓存容量是在组装计算机时必问的 两个CPU 性能问题之一。缓存结构和大小对 CPU 的运行速度影响非常大,毕竟 CPU 的运行速度远大于内存的读写速度,更远大于硬盘。基于执行指令和热点数据的时间 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CPU 缓存部分指令和数据,以提升性能。但由于 CPU 内部空 间狭小且结构复杂,高速缓存远小于内存空间。

南北桥发展史

芯片组无疑是主板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主板上芯片组只不过是一个散热片底下的小芯片而已,曾经需要风扇才能满足散热要求的南北桥如何发展的呢,要说芯片组的发展史我们得先从芯片组的功能说起,为什么芯片组的后面有一个“组”字呢?因为芯片组曾经是分为南桥和北桥的,一般来说靠近CPU、散热片较大的为北桥,北桥的英文缩写为NB,南桥英文为south bridge简称SB。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俩的基本功能没啥改变,北桥负责协调控制主板上CPU、内存以及显卡等主要设备的通信,而南桥则负责USB、SATA等接口,以及各种集成设备和拓展

在南北桥都 没有集成进CPU里面的时候,同一代甚至不同代的芯片组存在多种搭配,也就是一种北桥可以搭配多种型号的南桥,因此可以更适合主板对拓展的需求,使主板定位更加精准,还是个挺有意思的事。但是当时北桥负责的是CPU的通信协调(cpu近北桥、远南桥的原因),不管什么硬件访问CPU都得经过北桥。这种设计会使延迟大幅增高,北桥承担的功能更多,也增大了主板故障率。南桥北桥被主板厂商搞到一起过,英伟达和ATI都有类似的芯片组系列,原理其实就是把南北桥封装在了一个晶圆里面,还顺便集成了一个集显,例如翔升G96TMX主板,这种设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主板

空间,也方便了主板的板型设计,但发热堪比电磁炉。

随着其他硬件的提升,芯片组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一些,所以在08-10年芯片组的功耗问题尤其是英特尔的北桥显得尤为突出,这使得CPU厂商改进北桥的计划提上了日程,首先是AMD在K8系列CPU上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中,这一改进大大降低了内存延迟,而且大幅降低了北桥发热,而英特尔则在北桥问题饱受诟病之后将内存控制器集成进了初代酷睿处理器中,同时将北桥的部分功能整合进了南桥,还起了个名字叫做PCH,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酷睿二代时期,北桥被完全集成进CPU,而隔壁AMD则将北桥大部分功能保留在主板上,这一情况在推土机、打桩机时期都没有改善,直到锐龙系列诞生才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主板上我们已经完全看不见北桥芯片,而且在新CPU中北桥也不再是一个基本独立的部分,而是分为PCIE控制器、内存控制器等,分散存在于晶圆的不同位置,因此说CPU和北桥已经同化也没啥问题。那么北桥没了,南桥呢?除了支持拓展接口的进步以及集成了本来的IO芯片功能以外,基本功能没发生什么大变化,不过纵观近十年,随着北桥和CPU技术的提高,南桥的功能也越来越少,在AMD最新的Zen2架构平台上,X570芯片组的南桥仅仅使用PCI-E X4通道和CPU连接,作用也仅仅是将这几根通道拆分,来支持几个PCI-E接口和USB2.0、SATA接口了,作用基本相当于一个内置的HUD,大部分功能已经被CPU代替

现在的64位PC最大也就是支持32GB的内存

简单理解,就是说32位还是64位,或者是其它位。是指总线,不是指CPU。

32位的总线,只能识别到4G内存,再大的内存,因为没有编址空间了,所以不能使用。而64位理论上可以使用16EB的内存,但实际上支持不了,因为受总线限制。目前PC之上的64位机器的寻址范围是32GB,这就意味着就算是我们在64为机器之上就算是安装了Windows 64位旗舰版也不能操作32GB的内存。

虽然说目前64位的CPU一次性数据吞吐量是8字节(这没错),但是其与外界连接的地址总线并没有64位而仅仅是有35位,这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在32位的情况之下我们的寻址范围是4GB,而现在线路拓展了3个,那么就是需要乘以二的三次方,也就是4GB*8=32GB。正是如此64位机器最大也就是支持32GB的内存。

32位架构的CPU数据总线宽度是32位,每次可以传输32位数据,可以计算4个字节。

64位架构的CPU数据总线宽度是64位,每次可以传输64位数据,可以计算8个字节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其它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通道,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输速度,每根线可以传输1位二进制数据,32根线每次就可以传输32位数据,64根线每次就可以传输64位数据。除了数据总线外还有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  

CPU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存储单元,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所能访问的最大内存空间大小,1根地址线能访问的内存空间是1bit,32根线访问的最大内存空间是4G,64根线...太大了。 

  控制总线  

CPU通过控制总线对外部器件进行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总线来传输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控制总线是各种信号线的集合,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