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常见的网络原理

熟悉TCP/IP原理,OSI七层模型,了解VLAN、NAT、路由、交换机配置,并且了解OSPF、RIP等动态路由协议;

目录

一、TCP/IP

二、OSI七层模型

三、VLAN、NAT、路由、交换机配置

四、动态路由协议


一、TCP/IP

TCP/IP概念层

TCP/IP协议,是包含一系列构成互联网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应用协议,传输协议,网际层协议,路由控制协议),其通信原理的过程就是对应的数据入栈和出栈的过程。

数据在每层有不同的格式,从上到下依次叫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从应用层通过协议栈向下传递,每经过一层加上对应层协议报头,最后封装成"数据帧"发送到传输介质上,到达路由器或者目的主机去掉头部,交付给上层需要者。这一过程称为封装,传输,分离,分用。

数据段:TCP 数据流中的信息;

数据包:IP 和 UDP 等网络层以上的分层中包的单位;

数据帧:数据链路层中包的单位;

发送方—入栈:封装,确保能传输到目的地。

① 应用程序处理

首先应用程序会进行编码处理,这些编码相当于 OSI 的表示层功能;

编码转化后,邮件不一定马上被发送出去,这种何时建立通信连接何时发送数据的管理功能,相当于 OSI 的会话层功能。

② TCP 模块的处理

TCP 根据应用的指示,负责建立连接、发送数据以及断开连接。TCP 提供将应用层发来的数据顺利发送至对端的可靠传输。为了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在应用层数据的前端附加一个 TCP 首部。

③ IP 模块的处理

IP 将 TCP 传过来的 TCP 首部和 TCP 数据合起来当做自己的数据,并在 TCP 首部的前端加上自己的 IP 首部。IP 包生成后,参考路由控制表决定接受此 IP 包的路由或主机。

④ 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的处理

从 IP 传过来的 IP 包对于以太网来说就是数据。给这些数据附加上以太网首部并进行发送处理,生成的以太网数据包将通过物理层传输给接收端。

接收方—出栈:解封装,得到最终传输的数据。

① 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的处理

主机收到以太网包后,首先从以太网包首部找到 MAC 地址判断是否为发送给自己的包,若不是则丢弃数据。

如果是发送给自己的包,则从以太网包首部中的类型确定数据类型,再传给相应的模块,如 IP、ARP 等。这里的例子则是 IP 。

② IP 模块的处理

IP 模块接收到 数据后也做类似的处理。从包首部中判断此 IP 地址是否与自己的 IP 地址匹配,如果匹配则根据首部的协议类型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模块,如 TCP、UDP。这里的例子则是 TCP。

另外吗,对于有路由器的情况,接收端地址往往不是自己的地址,此时,需要借助路由控制表,在调查应该送往的主机或路由器之后再进行转发数据。

③ TCP 模块的处理

在 TCP 模块中,首先会计算一下校验和,判断数据是否被破坏。然后检查是否在按照序号接收数据。最后检查端口号,确定具体的应用程序。数据被完整地接收以后,会传给由端口号识别的应用程序。

④ 应用程序的处理

接收端应用程序会直接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通过解析数据,展示相应的内容。

二、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计算机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在计算机上的各种工作。提供完成用户所提出的各种网络服务及应用所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各种协议。

表示层: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以及数据描述,使应用程序不必担心在各台计算机中表示和存储的内部格式差异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表示层所建立的通信会话

传输层:在网络的基础上为搞成提供“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两种服务。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TCP)和不太可靠的“面向无连接”(UDP)的数据传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网络层:最复杂的一层,①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② 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动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

物理层:是实现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三、VLAN、NAT、路由、交换机配置

1.VLAN:第一步:创建VLAN

                第二步:将接口划入到VLAN

                第三步:配置TRUNK干道(将交换机和电脑之间的链路称为ACCESS链路,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称为TRUNK链路)

                第四步:VLAN间路由(将路由器的一个物理接口逻辑上分成多个虚拟的子接口。)

2.NAT:网络地址转换—实现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之间的转换,有静态NAT(一对一的NAT)、动态NAT(多对多)

                1,创建公网IP地址组

                2,通过ACL抓取私网流量

                3,做动态NAT

四、动态路由协议

1.RIP协议—路由信息协议

RIPV1和RIPV2的区别 1,V1是有类别的路由协议,V2是无类别的路由协议;

1、启用RIP 协议并指定协议号

2、选择版本

3、Network 通告(RIP 协议进支持主类通告

4、查看RIP 路由表

2.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使用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计算和选择路由保证了区域内部的无环路。(以自身为根节点计算出一颗最短路径树)

区域划分——OSPF可应用于中大型网络环境中,OSPF进行了结构化部署

                      目的:区域内部传递拓扑信息,区域之间传递路由信息

OSPF与RIP相比:

传递的是拓扑信息,SPF算法将图形结构转化为树形结构。使用带宽作为开销值的评判标准。

接口开销 = 参考带宽 / 接口链路带宽

2.OSPF传递LSA(链路状态通告),其资源占用大于传递路由协议的RIP。但OSPF没有像RIP30s一次的周期更新高频率。并非直接路由更新,而是在区域同步LSDB后通过SPF算法计算得到无环路的最短路径树(SPT)

3.OSPF协议的计时器时间短语RIP,收敛速度快于RIP。

1、启用OSPF协议,指定进程号100

2、创建OSPF区域

3、Network通告(支持反掩码通告)

最后查看OSPF路由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