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能电站综合效率要求
根据GBT 36549-2018《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指标及评价》:储能电站综合效率应为评价周期内,储能电站生产运行过程中上网电量与下网电量的比值,即评价周期内储能电站和电网之间的关口计量表储能电站向电网输送的电量总和/储能电站从电网接受的电量总和。
二、储能装置效率
根据GB/T 51437-2021《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标准》:
储能装置效率应根据电池效率、功率变换系统效率、电力线路效率、变压器效率等因素按下式计算:
Φ=Φ1×Φ2×Φ3×Φ4
Φ1:电池效率,储能电池完成充放电循环的效率,即电池本体放出电量与充入电量的比值。根据储能电池技术性能,在1C倍率下,电池的充放电转换效率不小于92%(双向),在0.5C倍率下,电池的充放电转换效率不小于94%(双向);
Φ2:功率变换系统效率,包括整流效率和逆变效率;根据市场PCS生产情况,一般取98.5%(单向);
Φ3:电力线路效率,考虑交直流电缆双向输电损耗后的效率;
Φ4:变压器效率,考虑变压器双向变压损耗后的效率。
三、储能电站辅助系统损耗
储能电站作为一个实现一定功能的整体,在运行时由大量的辅助设备来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例如:一体化电源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环境系统、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