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elnet 命令用于登录远程主机,是基于telnet 协议的远程登录程序,对远程主机进行管理。相较于ssh远程连接,telnet 采用明文传输报文,安全性不好,很多Linux服务器都不开放 telnet 服务。
命令语法
telnet [-a][-e char][-f log_file][-l user][-t term_type][host [port]]
选项参数
- -a:这个标志告诉 telnet 命令在连接建立后将回车字符发送到远程主机。
- -e char:指定一个字符作为 telnet 命令的转义字符,默认为“^]”(Ctrl+])。
- -f log_file:指定一个文件名将会把会话的日志记录到该文件中。
- -l user:指定要在远程计算机上使用的登录名。
- -t term_type:指定终端类型,可以是 vt100、ansi、vt52 或 xterm。
- host:指定要连接的远程主机的 IP 地址或主机名。
- port:指定要连接的远程主机的端口号,如未指定则使用默认端口号 23。
命令示例1——连接到远程主机的特定端口
telnet可以用于确定服务器的某个端口是否能访问。例如:
telnet ip地址 端口
示例:telnet 192.168.0.10 8080
当使用 Telnet 命令连接到远程 IP 地址和端口时,如果连接成功,则会返回类似以下的响应:
Trying 192.168.0.10...
Connected to 192.168.0.10.
Escape character is '^]'.
- “Trying 192.168.0.10…” 表示正在尝试连接指定的 IP 地址
- “Connected to 192.168.0.10.” 表示连接已经建立
- “Escape character is '^]'.” 是提示信息,在终端按下键盘的 Ctrl + ] 组合键即可进入 socket 交互模式
如果连接失败,则会显示类似以下的错误信息:
Trying 192.168.0.10...
telnet: 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 Connection refused
其中,“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 Connection refused” 表示无法连接到远程主机,可能是因为端口未打开或主机不可达等原因。
因此,如果连接成功,则会显示第一种响应,如果连接失败,则会显示第二种响应或其他相关错误信息。
命令示例2——指定登录名连接到远程主机
telnet -l user 192.168.0.10
# 输入 quit 退出 telnet 模式
命令示例3——指定日志文件连接到远程主机
telnet -f log.txt 192.168.0.10
命令示例4——指定终端类型连接到远程主机
telnet -t vt100 192.1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