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注入漏洞详解

本文详细阐述了SQL注入漏洞的产生原因、原理,分类包括不同类型的注入、提交方式,以及漏洞可能出现在的各种场景。讲解了如何判断和利用SQL注入,提供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和典型案例,强调了其高危性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漏洞描述

SQL注入漏洞产生的原因是网站应用程序在编写时未对用户提交至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校验(类型、长度、业务参数合法性等),同时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进行有效地特殊字符过滤,使得用户的输入直接带入数据库执行,超出了SQL语句原来设计的预期结果,导致了SQL注入漏洞。

漏洞原理

简单点说,就是服务端未对用户的输入进行过滤和验证,导致恶意的sql语句直接与后端sql查询语句进行,造成了非本意的查询结果并且回显到页面上,最终导致数据库敏感信息泄露等。

SQL 注入漏洞的核心原理在于攻击者能够将恶意的 SQL 代码注入到应用程序的 SQL 查询语句中,从而执行未经授权的数据库操作

sql注入分类

  1. 从注入参数类型分:数字型注入、字符型注入
  2. 从注入效果分:报错注入、无显盲注(布尔盲注、延时盲注)、联合注入、堆叠注入、宽字节注入、二次注入
  3. 从提交方式分:GET注入、POST注入、HTTP头注入(UA注入、XFF注入)、COOKIE注入

漏洞场景

SQL注入漏洞可能出现在一切与数据库交互的地方,比如常见的查询用户信息、查询订单信息等查询处;搜索、筛选、过滤等;更新用户信息、添加备注等。另外,其他日志记录、分析等处也可能出现,比如记录用户登录处,记录用户登录日志处;比如常见的请求头中的字段,UA、XFF等。

SQL 注入的常见位置

  1. URL参数:攻击者可以在应用程序的 URL 参数中注入恶意 SQL 代码,例如在查询字符串或路径中
  2. 表单输入:应用程序中的表单输入框,如用户名、密码、搜索框等,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输入验证和过滤,就可能成为 SQL 注入的目标
  3. Cookie:如果应用程序使用 Cookie 来存储用户信息或会话状态,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 C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