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 王道考研

目录

一、基本介绍

定义

功能

组成

分类

标准化工作

标准的分类

标准化工作相关组织

二、性能指标 ※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延RTT

利用率

三、分层结构 ※

分层基本规则

正式认识分层

7层OSI参考模型

怎么来的 

怎么分的

怎么传的

各层功能

TCP/IP参考模型

OSI和TCP/IP的相同点

OSI和TCP/IP不同点

5层参考模型

思维导图


一、基本介绍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互联(互联互通)的、自治(无主从关系,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集合

是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连接起来,软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功能

  1. 数据通信
  2. 资源共享    软件 硬件 数据
  3. 分布式处理     hadoop
  4. 提高可靠性
  5. 负载均衡

组成

分类

范围分: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WAN、个人区域网PAN

使用者分:专用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专业网(国家、军队)

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阔扑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常用于广域网)

传输技术分:广播式网络(共享公共信道)、点对点网络(分组存储转发路由选择机制)

标准化工作

标准的分类

法定标准:权威机构指定 OSI

事实标准:某些公司的产品市场主流地位,都用慢慢边公认了达成某种协议标准 TCP/IP

标准化工作相关组织

二、性能指标 ※

速率

带宽 

 由图中可以得出,带宽变高,只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东西变多了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或接口的数据量

单位也是b/s、kb/s、mb/s和上面两个一样

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单位是s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可以理解是此时此刻的数据容量

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收到立即发送确认),一个往返

RTT越大,等越久,在收到确认之前就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末端处理时间

注意:他是不包括发送时延(传输时延,放到信道的时间)的,只算放上去后的时间

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有+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三、分层结构 

分层基本规则

  1. 各层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功能
  2. 每层间界面自然清晰,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 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
  4. 保存下层上层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次提供的服务
  5. 整个分层结构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正式认识分层

每层(同一层,对等实体)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在n层(下层)对n+1层(上),不仅包含n层本身功能,还包含下面的层提供的功能

仅仅相邻层间有接口,接口功能的具体细节实现不用管,只用接口

7层OSI参考模型

怎么来的 

目的:为了解决各家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法定标准的模型)

理论成功,市场失败,没有进入市场(TCP/IP是现在主流的),但OSI有学习价值

怎么分的

怎么传的

端到端:进程间的通信,每个进程都用端口号port标识,所有叫端到端port to port

记忆:顾客要寄快递,不用管中途快递经过什么城市,只管从哪里寄到哪里(端到端),而下面三层(快递员)要管经过的地方(点到点)

各层功能

应用层

用户于网络的界面,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协议: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表示层

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功能:

  1. 数据格式交换 翻译官
  2. 数据加密解密
  3. 数据压缩和恢复

主要协议:JPEG、ASCII

会话层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连接上有序传输数据,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

  1.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2. 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传大文件)

传输层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通信,端到端通信(上面四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1. 可靠传输(有确认机制)、不可靠传输(不管有没有收到 小数据)
  2. 差错控制(报文段丢了,传输层纠错)
  3. 流量控制(发送端和接收端速度匹配 控制发送速度)
  4. 复用(多个应用同时用传输层服务)
  5. 分用(传输层把多个应用同时发来的信息分别给上面应用层对应的进程)

网络层

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单位:数据报

数据报过长的时候就可以切割成一个个小的分组

  1. 路由选择(选最佳传输路径)
  2. 流量控制
  3. 差错控制
  4. 拥堵控制(若所有节点来不及分组,就会丢弃大量分组,网络拥堵状态,这时就要减缓拥堵)

数据链路层 

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传输单位是

  1. 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2. 差错控制(帧错+位错)
  3. 流量控制
  4. 访问(接入)控制(控制主机们对信道的访问

物理层

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传输单位:比特

透明传输:不管传数据是什么样比特组合,都能在链路传输

  1. 定义接口特性(确定插头有多少引角,每条角多少连接)
  2. 定义传输模式(单工单方向的、半双工双工双向的)
  3. 定义传输速率
  4. 比特同步(这边发1,另一端准确无误接收1,同步的)
  5. 比特编码(什么样电压表示1、什么样电压表示0)

TCP/IP参考模型

OSI和TCP/IP的相同点

  1. 都分层
  2. 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 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把不同厂家计算机连接)

OSI和TCP/IP不同点

  1. 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2. 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3. 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面向连接:分3阶段,1建立连接,发出一个建立连接请求,只有连接成功后,才进行2数据传输,传输完毕后,3释放连接

面向无连接:直接传输

5层参考模型

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和之前7层OSI模型差不多,都是链路层多个尾 

思维导图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卒获有所闻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