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怎样通过免填邀请码,提高App邀请效率?

App 邀请机制是每个产品几乎必做的功能点,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作为常置功能用于推荐,二是作为裂变活动用于邀请。

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可以归为社交分享的一种表现方式。相较于营销推广,邀请好友机制显然获客的预算成本低得多。另外,邀请的优点不仅在于引流新用户,在邀请时无形中也增强了老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和活跃度。简单来说,这是产品低成本拉新促活的不二之选。

本文主要针对邀请机制中的形式和流程做分析,希望能提供一些 App 推广的参考价值和思路。

一、邀请形式

  1. 邀请码
    使用邀请码形式的场景要分为两种:

作为稀有物资少量发放,一般用于产品早期内测或者控制内容质量、营造社区氛围。与其说这是种拉新手段,倒不如说是一种用户社群的运营策略,比如:早期的知乎、网易星球。
平台业务存在明显的层级分销属性,邀请码可以作为其中的传播标识大量发放,鼓励用户成为裂变金字塔的一环。比如:趣头条的师徒阅读奖励机制。
此外,邀请码形式是十分灵活的,在规则上需要考虑的点包括:

邀请码的获取:由官方发放控制资源,还是由用户账号自主生成?
邀请码的数量:一个用户可以发放或使用几个邀请码?
邀请码的时限:是否设置使用期限,超过有效期不可使用?
邀请码的次数:是给单个对象使用后就核销,还是可以被多个被邀请人同时使用?
邀请码的必要性:是否是新用户的必填选项,还是选填项目?
邀请码的优点在于文字这种载体精巧易传播,在一些弱设计社区平台,比如:百度贴吧、社区论坛,你不可能要求用户到处去发邀请链接或邀请图片,相反,邀请码这种特殊的 ID 属性更直接简便,用户无需点开图片或链接,直接就能接收到文字信息的冲击,便于特定场景的传播,参考直播答题火热期间各平台的邀请码刷屏现象。

同时,比起在邀请落地页上填写手机号码,填写邀请码的方式明显更具隐私性,用户的心理防范程度不会那么深。

  1. 邀请链接
    目前除了邀请码外,大多数邀请形式的本质上都是链接至 H5 下载落地页,包括邀请图片、邀请短信、邀请网页、邀请邮箱、扫描二维码等形式,因此我将这些统一归类为邀请链接形式。

大多数邀请链接都会在 H5 落地页上,要求被邀请人填写手机号码或邮箱等信息,一是顺势引导用户注册,掌握用户信息,便于日后的精准营销及沉默唤醒;二是在这一环节识别用户间邀请的层级关系,便于后续发放双方奖励。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