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是Piepenburg等人在2006年利用参与细胞DNA合成的蛋白重组和修复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主要依赖于三种酶:能结合单链核酸(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和链置换DNA聚合酶。
重组酶与寡核苷酸引物形成蛋白-DNA复合物,能够在双链DNA中寻找同源序列。一旦定位了同源序列,就会发生链置换反应形成并启动DNA合成,对模板上的靶标进行指数式扩增。单链DNA结合 (SSB) 蛋白与置换的DNA链结合并形成的D环,防止进一步替换。整个扩增反应迅速,从几个目标DNA拷贝开始,在几分钟内即可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应用场景:
1、病原菌快速检测,如用于检测沙眼衣原体
2、基因突变快速检测,如快速检测癌症单点突变
3、病毒快速检测,如HIV感染后即时检测
4、细菌快速检测,如鼠疫耶尔森氏菌(黑死病)地快速检测。
飞鱼+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虽然二者都简称RPA,但飞鱼RPA全称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这是一种依据预先设定的程序,代替或者协助人类在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中完成重复性工作的技术。
F-Primer(前向引物)和R-Primer(反向引物)是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中使用的引物。F-Primer用于引导DNA合成或扩增的正向方向,而R-Primer用于引导DNA合成或扩增的反向方向。
F-Primer和R-Primer可作为引物,与目标DNA的特定区域互补结合,然后通过DNA聚合酶的活性,进行DNA合成。这使得RP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能够在低温下工作,因此对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迅速扩增DNA。
PRA引物设计
飞鱼通过自动化脚本可批量对目标DNA序列进行分析,通过网页工具快速获取F-Primer和R-Primer序列及扩增产物大小等信息。
如今自动化工具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您在科研过程中需要解决海量的数据分析难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您对文中的自动化程序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们将免费分享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