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移动通信论坛: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白皮书 2025

白皮书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发布,主要探讨通感一体技术在数字低空网络中的应用,涵盖技术需求、发展现状、挑战、解决方案、标准化影响及试验验证等方面,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数字低空网络对通感的需求:全球低空经济历经应用探索、规范化发展和普及应用阶段,中国政策大力支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预计 2035 年达 3.5 万亿元。低空经济依赖通信、导航、感知、管理技术协同发展,通感一体技术可拓展服务边界。在快递物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场景,通感一体技术能提升效率、保障安全、优化资源配置。

通感一体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在 ITU、3GPP 等国内外标准组织推动下,通感一体技术在标准化和研究应用方面取得进展,包括明确技术趋势、定义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等。但该技术在数字低空领域面临通感融合理论缺失、低空立体覆盖不足、感知精度受限、感知可信性不足和全局干扰复杂等挑战。

通感融合理论:构建通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通信性能(有效性和可靠性)、感知性能(均方误差、分辨率等)和通感一体性能(等效通信容量等)。提出分段级联的感知信道建模方法,以及多模态融合理论,涵盖低空传感器与环境建模技术和环境表征算法,为通感融合奠定理论基础。

低空通感一体架构及关键技术:数字低空整体架构包括支撑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及终端;通感架构包含通感整体架构和感知功能架构。通过覆盖增强技术(如双波形设计、波束管理)、感知精度提升技术(如波形设计、感知接收算法)、感知可信度提升技术(如 NLoS 感知、杂波抑制)和干扰抑制技术(如干扰协调、功控),应对低空通感面临的挑战。

通感一体标准化影响:通感一体技术对标准化产生多方面影响,如参考信号设计需权衡测距精度和最大测距范围,TDD 帧结构配置要考虑通信和感知融合,资源抢占与回避需解决资源冲突问题,信令交互要优化基站间和终端 - 基站间的信令,为系统标准化部署提供支撑。

低空通感试验验证:诺基亚贝尔和中国移动在室内验证中进行了波形测试、通感性能测试等;外场验证包括低频外场验证(自发自收和协作感知模式)和高频外场验证,验证了无人机轨迹追踪、感知性能等,为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总结与展望:6G 网络的通感一体化技术可推动数字低空发展,创造经济价值。未来需加强跨域技术融合创新,突破基础理论、非理想因素解决方案等,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通感融合技术的国际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白皮书 202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