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电路复习--选择题
- 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 2.已知电路复阻抗Z= (3-j4) Ω, 则该电路一定量 ( ==B== )
- 3.在RL 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B== )
- 4、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C== )
- 5.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 ==B== )
- 6.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 ==A== )负反馈
- 7. 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 放通常工作在 (==A== )
- 8.函数 F(A,B,C)=AB+BC+AC 的最小项表达式为 ( ==B==)
- 9. 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 为( ==B== )的计数器。
- 10. 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设U2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 ==B==)
- 11.(√)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偏和集电结反偏
- 12.(√)pnp管工作于放大区的偏置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通集电结反偏
- 13.(√)对于电节(假设为PN结二极管)在正向偏置条件下,电节的电流主要是漂移电流
- 14.(x)==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由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向,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大小适中,故很少应用
- 15. (√)三极管小信号模型只能用于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不能用于分析静态工作状态
- 16.(√)功率放大电路效率是指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直流电源所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 117.(√) 乙类互补对称功放在输出不失真情况下,输入信号越大则输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 11.(√)OTL电路输出端必须串接大容量的电容器,它起到将单电源功放电路等效为双电源功放电路的作用
- 18.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 19. (x)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零点漂移,所以很少使用
- 20. (x)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第二级的输入电阻无关
- 21. (x)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与末前级电路的输出电阻无关
- 22. (x)由于集成运放是一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因此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 23. (√)将反馈引入放大电路后,使净输入信号削弱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强的为正反馈。
- 24.(√) 反馈信号为直流量的,为直流反馈,反馈信号为交流量的,为交流反馈
- 25.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能改善其性能
- 26. (√)输入信号受干扰而失真,引入负反馈后,在输出端可减小失真
- 27. (√)负反馈只能改善反馈环路内电路的放大性能,对反馈环路之外电路无效
- 28. (√)若要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在电路中的行为截然不同。理想电压源提供恒定的电压,无论电流如何变化;而理想电流源提供恒定的电流,无论电压如何变化。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等效变换关系。
2.已知电路复阻抗Z= (3-j4) Ω, 则该电路一定量 ( B )
复阻抗的虚部为-j4,表示电路中存在容性元件(电容器),因为电容器的阻抗在交流电路中表现为负虚数。所以,该电路一定是容性的。
A、感性 B、容性 C、阻性
3.在RL 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B )
在RL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电阻和电感上电压的矢量和。由于电阻和电感上的电压已知,且它们之间相位差90度(电阻电压与电流同相,电感电压超前电流90度),因此总电压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出,
A、28V B、20V C、 4V
4、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C )
A、UI B、I2X C、 0
5.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 B )
A.温度稳定性 B.单向导电性 C.放大作用 D.滤波特性
6.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 A )负反馈
A、电压 B、电流 C、串连 D、并联
7. 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 放通常工作在 (A )
A. 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B. 深度负反馈状态
C. 放大状态 D. 线性工作状态
8.函数 F(A,B,C)=AB+BC+AC 的最小项表达式为 ( B)
通过逻辑运算和化简,可以得到函数F(A,B,C)的最小项表达式为∑m (3, 5, 6, 7)。这意味着当且仅当输入变量A、B、C的组合为011、101、110、111时,函数F的值为1。
A. F(A,B,C)=∑m(0, 2, 4) B. F(A,B,C)=∑m (3, 5, 6, 7)
C. F(A,B,C)=∑m (0, 2, 3, 4) D. F(A,B,C)=∑m (2, 4, 6, 7)
9. 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 为( B )的计数器。
每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位(0或1),因此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的最大计数长度为2的N次方(即2ⁿ),表示可以计数的最大数值(从0到2ⁿ-1)。
A. n个 B.2ⁿ个 C.2n个 D.2ⁿ⁻¹个
10. 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设U2为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约为( B)
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0与输入电压U2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电容的滤波作用,输出电压的波动会减小,其平均值通常约为输入电压的1.2倍(这个值可能会因电路参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1.2是一个常见的近似值)。因此,U0≈1.2U2。
A、U0=0.45U2 B、 U0=1.2U2 C、U0=0.9U2 D、U0=1.4U2
11.(√)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偏和集电结反偏
12.(√)pnp管工作于放大区的偏置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通集电结反偏
13.(√)对于电节(假设为PN结二极管)在正向偏置条件下,电节的电流主要是漂移电流
电流的形成通常有两种主要的机制:漂移电流和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是由于电场作用,使得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在固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在电节(可能是指二极管或其他电子器件)中,当外加电压使得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触区域形成耗尽层时,电场会在耗尽层中建立起来。这个电场会推动电子从N区向P区漂移,同时推动空穴从P区向N区漂移,从而形成漂移电流。
扩散电流则是由于载流子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形成的电流。在没有外部电场作用时,或者在PN结的平衡状态下,扩散电流与漂移电流相等但方向相反,因此净电流为零。
在电节(如果是指PN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漂移电流是主要的电流成分,因为外加电压减小了耗尽层的宽度,增强了漂移运动的电场,使得更多的载流子可以跨越PN结。而在反向偏置时,漂移电流很小,因为此时耗尽层变宽,阻挡了大部分载流子的漂移运动。
因此,对于电节(假设为PN结二极管)在正向偏置条件下,漂移电流是主要的电流成分。但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电流的组成可能会有所不同。
14.(x)==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由于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向,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大小适中,故很少应用
15. (√)三极管小信号模型只能用于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不能用于分析静态工作状态
16.(√)功率放大电路效率是指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直流电源所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117.(√) 乙类互补对称功放在输出不失真情况下,输入信号越大则输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11.(√)OTL电路输出端必须串接大容量的电容器,它起到将单电源功放电路等效为双电源功放电路的作用
18.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19. (x)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零点漂移,所以很少使用
虽然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问题,但通过采取差分放大等技术可以减小其影响,因此在实际中仍有广泛应用。
20. (x)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第二级的输入电阻无关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第一级的输入电阻和跨导有关,同时也受到后续级联电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反馈)。
21. (x)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与末前级电路的输出电阻无关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主要取决于末级电路的输出电阻以及负载情况。
22. (x)由于集成运放是一个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因此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集成运放既可以放大直流信号也可以放大交流信号,这是由其直接耦合特性和宽频带特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