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边界值方法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点

关于边界点,可以分为上点、内点和离点

上点:就是边界上的点,不管它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就是说,如果该点是封闭的,那 上点就在值域范围内,如果该点是开放的, 那上点就不在值域范围外
内点:就是在值域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点 
离点:就是离上点最近的一个点,如果边界 是封闭的,那离点就是值域范围外离上点最 近的点,如果边界是开放的,那离点就是域 范围内离上点最近的点

2、利用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的原则

①如果输入(输出)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该以该范围的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值作为测试数据;如 一个文本输入区域允许输入1个到255个字符,那么输入0个、1个、255个字符和256个字符做为边 界条件值。
② 如果输入(输出)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 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如超市打折,买3件相同商品打7折,则2件、3件、4件商品做为边界条 件值。
③将规则1和2应用于输出条件,即设计测试用例使输出值达到边界值及其左右的值;如某程序的规 格说明要求计算出“每月保险金扣除额为0至1165.25元”,其边界值可取0.00及1165.24、还可取 0.01及1165.26等。
④如果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到的输入或输出是一个有序的集合,应该注意选取有序集合的第一个和 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数据;如下拉列表中可以对5个行政区域进行选择,可以选择第一个和最后 一个。
⑤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如对16-bit 的整数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边界。
⑥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
 

3、内部边界值分析

在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某些边界值条件是不需要呈现给用户的,或者说用户是很难注意到的,但同时确实属于检验范畴内的边界条件,称为内部边界值条件或子边界值条件
 
内部边界值条件主要有下面几种:
数值的边界值检验
字符的边界值检验
其它边界值检验
 

4、场景设计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 

用户一系列的操作事件触发时的情景形成了场景

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了事件流

设计方法
• 通过运用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的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
• 场景法一般包含基本流和备用流,从一个流程开始,通过描述经过的路径来确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用流来完成整个场景。
 
场景测试用例生成
• 基本流(直黑线表示):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软件功能按照正确的事件流实现的一 条正确流程
• 备选流或异常流(彩线表示):出现故障或缺陷的过程,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 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中 (如备选流1和3);也可能起源于另一个备选 流(如备选流2),或者终止用例而不再重新加 入到某个流(如备选流2和4)
 
基本流和备选流的识别原则
• 一个业务只存在一个基本流
• 基本流只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
• 基本流是主流程,备选流是分支流程
• 备选流的终点,可以是一个流程的出口,也可以回到基本流,还可以汇入其它的备选流
• 备选流汇合时,谁汇合到谁,取决于该流程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小的汇入大的
• 如果在流程图中出现了两个不相上下的基本流,一般需要分成两个两个业务看待
 
场景法的设计步骤及应用场合

设计步骤

• 根据需求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条备选流
• 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 对每个场景生产相应的测试用例
• 重新复审一遍所有测试用例,去掉部分多余的以及实际业务当中不太可能发生的,测试用例确定后,对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应用场合

• 基于场景的测试一般是在SIT/UAT阶段,在功能测试之后进行。测试场景是基于用户需求分析设计得出的,站在用户角度描述用户与系统的各种交互;所以功能测试关注的 重点是系统功能特征(各种正常和异常分支),场景测试关注的是业务流程、业务场 景或事务,关注的重点不同,分析设计的方法也有差异

 

5、判定表法

• 在所有的黑盒测试方法中,基于判定表(也称决策表)的测试是最为严格、最有逻辑性的测试方法。
• 判定表的概念: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 判定表的优点: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
•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当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判定表通常由以下4部分组成:
• 条件桩——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得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给出的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 动作项——指出在条件项的各组取值情况下应采取的动作

 

构造判定表的5个步骤: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2)确定规则的个数。
有n个条件的判定表有2n个规则(每个条件取真、假值)。
(3)填入条件项。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判定表。
(5)简化判定表,合并相似规则。
•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便可以合并。
• 合并后的条件项用符号“-”表示,说明执行的动作与该条件的取值无关,称为无关条件
 

6、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需要测试人员具备的技术
•有关被测系统的知识,如设计方法或实现技术
•有关的早期测试阶段的结果的知识
•测试类似或相关系统的经验
•典型错误的知识
•通用的测试经验规则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