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的并发与同步机制: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与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二)

目录

一、互斥锁(Mutex)

互斥锁概念

C语言中互斥锁的使用

二、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s)

条件变量概念

C语言中条件变量的使用


一、互斥锁(Mutex)

互斥锁概念

定义: 互斥锁(Mutex)是一种用于实现线程同步的低级原语,它确保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被互斥锁保护的资源(称为临界区)。互斥锁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能够按照某种预定的顺序或规则进行访问,避免因并发访问导致的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

作用: 互斥锁的主要作用在于:

  1. 保护临界区: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进入并操作临界区内的共享数据,防止数据竞争和状态不一致。
  2. 同步线程执行:通过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权限,实现线程间的协调和同步,确保按照预期的顺序执行相关操作。

在并发环境中的必要性: 在多线程并发环境中,如果没有互斥锁或其他同步机制,多个线程可能同时访问和修改共享数据,导致数据损坏、逻辑错误或程序行为不可预测。互斥锁是解决这类并发问题的关键工具,它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确保线程间的正确交互,维持程序的正确性和数据一致性。

C语言中互斥锁的使用

a. 互斥锁数据类型与API介绍

在Linux环境下,使用POSIX线程库(pthread)提供的互斥锁接口进行并发控制。主要涉及到的数据类型和API函数如下:

  • 互斥锁数据类型pthread_mutex_t,代表互斥锁对象。在使用前需要通过pthread_mutex_init()进行初始化。

  • 互斥锁API

    • 初始化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attr),创建并初始化一个互斥锁。attr参数可以指定互斥锁属性(如类型、优先级继承等),传入NULL使用默认属性。

    • 锁定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申请并获取互斥锁。如果互斥锁已被其他线程持有,调用线程将被阻塞,直到互斥锁变为可用。

    • 解锁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释放已持有的互斥锁,允许其他等待的线程获取该锁。

    • 销毁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在互斥锁不再使用时,释放其占用的系统资源。必须在所有线程都未锁定该互斥锁时调用。

b. 互斥锁操作示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互斥锁保护共享资源(全局变量shared_data)的示例: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shared_data = 0;

void* thread_function(void* arg)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临界区
    shared_data++;  // 修改共享数据
    printf("Thread %lu: Shared data = %d\n", pthread_self(), shared_data);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s[2];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 初始化互斥锁

    for (int i = 0; i < 2; ++i) {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thread_function, NULL);
    }

    for (int i = 0; i < 2; ++i) {
        pthread_join(threads[i], NULL);
    }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 销毁互斥锁

    return 0;
}

在这个示例中,两个线程同时尝试修改shared_data。通过在修改操作前后分别调用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unlock(),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进入临界区修改shared_data,有效避免了数据竞争。

c. 死锁与活锁防范

在使用互斥锁时,如果不谨慎,可能会遇到死锁和活锁问题:

  • 死锁: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持有的资源,导致所有线程都无法继续执行。预防措施包括:

    • 避免嵌套锁:尽量避免一个线程在持有锁A的同时尝试获取锁B,这可能导致循环等待。
    • 设置锁获取顺序:对于多个互斥锁,规定线程获取锁的固定顺序,避免因锁获取顺序不同导致的死锁。
    • 超时释放:在尝试获取锁时设置超时时间,超时后主动释放已持有的锁,尝试打破死锁。
  • 活锁:线程因某种条件反复尝试获取锁但始终无法成功,表现为不断地尝试但不阻塞。预防措施包括:

    • 避免无条件重试:在重试获取锁之前,引入随机等待时间或使用某种退避策略,增加成功获取锁的可能性。
    • 使用条件变量:在特定条件下等待,而非盲目重试,条件满足时再尝试获取锁。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互斥锁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死锁和活锁问题,确保线程间的正确同步与协作。

二、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s)

条件变量概念

定义: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是一种线程同步机制,它与互斥锁一起使用,允许线程在特定条件不满足时阻塞等待,直到其他线程改变了该条件并通知等待线程。条件变量为线程提供了比单纯互斥锁更灵活的同步方式,能够实现更复杂的线程间协调逻辑。

作用: 条件变量的主要作用在于:

  1. 线程阻塞与唤醒:线程在条件不满足时可以调用pthread_cond_wait()进入等待状态,释放互斥锁并暂停执行。当条件满足时,其他线程通过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broadcast()唤醒等待线程。

  2. 协调线程间同步:条件变量与互斥锁结合,能够精准控制多个线程在特定条件下的执行顺序,实现如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读者-写者问题等复杂的线程同步场景。

在协调线程间同步中的价值: 条件变量的价值在于能够解决仅靠互斥锁难以处理的同步问题,如等待特定资源数量达到阈值、等待某个事件发生等。它允许线程在等待条件时释放互斥锁,避免了在等待期间持续占用资源,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并发性能。

C语言中条件变量的使用

a. 条件变量数据类型与API介绍

在Linux环境下,使用POSIX线程库提供的条件变量接口进行线程同步。主要涉及到的数据类型和API函数如下:

  • 条件变量数据类型pthread_cond_t,代表条件变量对象。在使用前需要通过pthread_cond_init()进行初始化。

  • 条件变量API

    • 初始化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cond,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attr),创建并初始化一个条件变量。attr参数可以指定条件变量属性,通常传入NULL使用默认属性。

    • 等待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cond, pthread_mutex_t *mutex),使当前线程阻塞并释放给定的互斥锁,直到接收到信号或超时。在被唤醒后,会重新获取互斥锁。

    • 发送信号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唤醒一个等待该条件变量的线程。如果多个线程在等待,不确定哪个线程会被唤醒。

    • 广播信号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唤醒所有等待该条件变量的线程。

    • 销毁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在条件变量不再使用时,释放其占用的系统资源。必须确保没有线程正在该条件变量上等待。

b. 条件变量操作示例

以下是一个使用条件变量协调生产者-消费者线程同步的示例: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int buffer_size = 10;
int buffer_count = 0;
int buffer[buffer_size];

void* producer_thread(void* arg) {
    int item;
    while (1)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while (buffer_count == buffer_size) {  // 缓冲区满,生产者等待
            pthread_cond_wait(&cond, &mutex);
        }

        item = produce_item();  // 生成新项
        buffer[buffer_count++] = item;
        printf("Producer produced item %d, buffer count: %d\n", item, buffer_count);

        pthread_cond_signal(&cond);  // 唤醒消费者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

void* consumer_thread(void* arg) {
    int item;
    while (1) {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while (buffer_count == 0) {  // 缓冲区空,消费者等待
            pthread_cond_wait(&cond, &mutex);
        }

        item = buffer[--buffer_count];
        printf("Consumer consumed item %d, buffer count: %d\n", item, buffer_count);

        pthread_cond_signal(&cond);  // 唤醒生产者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

int main() {
    pthread_t producer, consumer;

    pthread_create(&producer, NULL, producer_thread, NULL);
    pthread_create(&consumer, NULL, consumer_thread, NULL);

    pthread_join(producer, NULL);
    pthread_join(consumer, NULL);

    return 0;
}

在这个示例中,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通过条件变量cond和互斥锁mutex协调同步。当缓冲区满时,生产者等待;当缓冲区空时,消费者等待。当缓冲区状态发生变化时,通过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broadcast()唤醒等待线程,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序交替执行。

c. 假唤醒与循环等待条件

使用条件变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假唤醒:即使条件未满足,线程也可能被唤醒(例如,信号量错误或定时器超时)。为避免假唤醒时竞争资源,应始终在条件变量等待前后加解锁互斥锁,确保线程在检查条件、修改数据和再次等待之间保持互斥锁的保护。

  • 循环等待条件:多个线程间存在循环依赖,每个线程都在等待其他线程释放资源,形成死锁。预防措施包括:

    • 设置线程获取资源的顺序:确保线程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获取资源,打破循环等待。
    • 使用超时机制:在线程等待资源时设置超时时间,超时后主动释放已持有的资源,尝试打破循环等待。

遵循以上原则,可以有效地使用条件变量实现复杂的线程间同步,同时避免假唤醒和循环等待条件等问题,确保线程间的正确协作。

  • 21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同步问题,用于描述多个线程之间的生产和消费关系。在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使用Windows API提供的信号量机制来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一个使用C语言实现Windows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示例代码: ```c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define BUFFER_SIZE 10 #define PRODUCER_LOOP 100 #define CONSUMER_LOOP 100 int buffer[BUFFER_SIZE]; int in = 0; int out = 0; int count = 0; HANDLE hSemEmpty, hSemFull, hMutex; DWORD WINAPI producer(LPVOID lpParam) { int i, data; for (i = 0; i < PRODUCER_LOOP; i++) { data = i; WaitForSingleObject(hSemEmpty, INFINITE); WaitForSingleObject(hMutex, INFINITE); buffer[in] = data; in = (in + 1) % BUFFER_SIZE; count++; printf("Producer %d produced data %d\n", GetCurrentThreadId(), data); ReleaseMutex(hMutex); ReleaseSemaphore(hSemFull, 1, NULL); } return 0; } DWORD WINAPI consumer(LPVOID lpParam) { int i, data; for (i = 0; i < CONSUMER_LOOP; i++) { WaitForSingleObject(hSemFull, INFINITE); WaitForSingleObject(hMutex, INFINITE); data = buffer[out]; out = (out + 1) % BUFFER_SIZE; count--; printf("Consumer %d consumed data %d\n", GetCurrentThreadId(), data); ReleaseMutex(hMutex); ReleaseSemaphore(hSemEmpty, 1, NULL); } return 0; } int main() { HANDLE hProducer[2], hConsumer[2]; DWORD producerId[2], consumerId[2]; hSemEmpty = CreateSemaphore(NULL, BUFFER_SIZE, BUFFER_SIZE, NULL); hSemFull = CreateSemaphore(NULL, 0, BUFFER_SIZE, NULL); hMutex = CreateMutex(NULL, FALSE, NULL); hProducer[0] = CreateThread(NULL, 0, producer, NULL, 0, &producerId[0]); hProducer[1] = CreateThread(NULL, 0, producer, NULL, 0, &producerId[1]); hConsumer[0] = CreateThread(NULL, 0, consumer, NULL, 0, &consumerId[0]); hConsumer[1] = CreateThread(NULL, 0, consumer, NULL, 0, &consumerId[1]); WaitForMultipleObjects(4, hProducer, TRUE, INFINITE); WaitForMultipleObjects(2, hConsumer, TRUE, INFINITE); CloseHandle(hSemEmpty); CloseHandle(hSemFull); CloseHandle(hMutex); return 0; } ``` 在这个例子,定义了一个大小为10的缓冲区,两个生产者线程和两个消费者线程。生产者线程循环100次,每次产生一个数据并将其存入缓冲区,消费者线程循环100次,每次从缓冲区取出一个数据进行消费。 使用Windows API提供的CreateSemaphore、WaitForSingleObject和ReleaseSemaphore函数实现信号量机制,使用CreateMutex函数实现互斥锁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线程使用WaitForSingleObject和ReleaseSemaphore函数需要注意顺序,不然会导致线程死锁或者数据混乱的情况。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JJ69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