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功上岸的学姐,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备考小秘诀。其实复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用对方法,你也完全可以轻松应对!
下面就给大家展示考研机械复试最常见面试问题【在第三部分哦】,内容大家可以按需阅读,挑自己最关心的部分看哦!
一、机械复试淘汰率高达20%,你中招了吗?
机械专业的复试竞争是真的激烈,淘汰率高达20%。稍微准备不周全,就可能会掉队!尤其是以下这几类考生,特别容易“翻车”:
1. 专业基础不扎实
老师提问的时候,如果连一些基础概念都说不清楚,比如材料力学的核心内容,你回答不上来,或者表现得不够自信,那很容易被减分。
2. 实践经历不够丰富
如果老师问你“有没有做过和机械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你却没有任何经验,或者讲不出细节,会让导师觉得你动手能力不足。
3. 初试成绩一般
如果你的初试分数并没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报考热门专业或导师,复试表现就得特别出彩,否则很容易被刷掉。
4. 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有的同学一上考场就紧张,面试时说话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这种表现是复试中的“大忌”,即使准备再充分,导师也可能觉得你不够专业。
对照一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这些情况?如果是,那就要赶紧针对性地补强自己的短板啦!
二、面试老师到底考什么?核心是基础知识!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喜欢找“必考题”,觉得背了这些题目就万无一失。 学姐亲身经历告诉你:千万别犯这个错!
复试老师并不会按照所谓的“题库”提问,而是根据你的专业背景,从本科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考察你的专业能力。
面试提问的特点:
以基础知识为主
比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本科期间学过的内容。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回答逐步深入提问,而不是随意跳到完全不同的学科。
考察逻辑与表达能力
除了答案对错,老师还非常看重我们的逻辑性和表达是否清晰流畅。
错误复习方法:
- 背“题库”:题目跨度大,记不住,没逻辑,复试时碰不到还浪费时间。
- 临时抱佛脚:复试前才开始突击基础知识,很难做到扎实掌握。
正确的方法是:全面夯实本科基础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三、考研机械专业重点面试问题总结
为帮助学弟学妹们高效备考,学姐在下面总结了机械专业20多门重点科目的重点面试题,包含材料力学、控制工程、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力学、液压传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测试技术、汽车理论等。干货满满,小伙伴们快拿小本本记下来!面试题就要开始啦。
内容太多,学姐会在这个栏目后续继续更新下一篇章内容,码字不易,嘿嘿,我想上热门~~
下面为文字展示:【公式粘贴显示可能会显示不全】
机械原理面试重点提问61题!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机械?
答: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 什么是机构?
答:用来传递与变化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
- 什么是机器?
答: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设计的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 何谓构件?构件与零件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其区别。
答:构件是指由一个或者多个小零件刚性联接而成的独立运动单元体,是组成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零件是独立的制造单元,任何机器都是由零件组成。
- 何谓运动副和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由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两构件上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称为运动副元素;按接触方式分为高副低副,按相对运动形式分为移动副、转动副、齿轮副、凸轮副、螺旋副,按引入约束数目分:I级副-V级副。
- 何谓高副?何谓低副?在平面机构中高副和低副一般各带入几个约束?齿轮副的约束数目应如何确定?
答:点线接触为高副,面面接触为低副;
各带入1个和2个约束;若两齿轮(条)固定则引入一个约束,不固定引入2个约束。
- 何谓运动链?运动链与机构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可相对运动的系统;机构是具有固定构件的运动链。
- 何谓机构的自由度?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是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亦及必须给定的独立的广义坐标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注意复合铰链(包含机架),去除局部自由度(某些构件产生的局部运动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去除虚约束(在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带入的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只起重复约束作用)。
- 什么是虚约束,那么在实际机构中为什么又常常存在虚约束?
答:虚约束是指对机构运动起不到实际约束作用的约束。
虚约束可以改善构件的受力情况,提高机构的刚度和强度,有于保证机械顺利通过某些特殊位置。(尽量减少虚约束)
-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就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自由度的数目。当机构不满足这一条件时,如果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则机构的运动不确定;若原动件数目大于机构的自由度,则导致机构的最薄弱环节破坏。
- 基本杆组具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机构的级别?选择不同的原动件对机构的级别有无影响?
答:基本杆组是自由度为零、不可再拆的运动链。
机构的级别是所含基本杆组的最高级别。
选择不同的原动件使得机构中所含基本杆组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机构的级别发生变化。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何谓速度瞬心?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有何区别?
答: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即为两构件的速度瞬心。瞬心处绝对速度是否为零。(瞬心数目:K=N(N-1)/2 绝对瞬心数目:N-1 相对瞬心数目:(N-1)(N-2)/2)
- 用速度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作机构速度分析有什么优缺点
答:速度瞬心法:只能进行速度分析,适用于简单的平面机构
矢量方程图:作图不是很准确
- 何谓三心定理?
答: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必位于同一直线上。
- 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
答:一个构件上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与该构件的几何图形相似,字母排序方向与其几何图像排序方向一致。
- 科氏加速度?
答:两构件作相对运动,牵连运动为转动。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 什么是代换质量?
答:质量代换法中假想的集中质量。
- 什么是代换点?
答:代换质量所在的位置。
- 运动副中的总反力?
答:运动副中法向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 什么是摩擦角?
答: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其值等于摩擦系数的反正切值。
- 当量摩擦系数:
答:考虑了接触面形状及接触面摩擦系数
- 摩擦圆
答: 以轴颈中心为圆心,与总反力方向相切的圆;摩擦圆半径与轴颈半径和当量摩擦系数成正比
- 如何确定机构转动副中总反力的方位?
答:1). 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不计摩擦时总反力的方向。
2). 计摩擦时的总反力应与摩擦圆相切。
3). 轴颈2对轴颈1的总反力Fr12对轴颈中心之矩的方向必与轴颈1相对于轴颈2的相对角速度w12相反。
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 什么是机械效率,其意义是什么?
答:机械效率是输出功(有效功)和输入功(驱动功)的比值,它反映了输入功(有效功)的有效利用程度
- 什么是自锁和自锁性能,移动副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是什么,自锁时阻抗力和机械效率满足什么条件?
答:自锁: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不管驱动力多大都不能使构件运动的现象
自锁性能:机构反行程自锁而正行程不自锁
移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内,转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圆之内。自锁时,无论驱动力怎样增加,生产阻抗力和机械效率恒小于等于零
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
- 什么是质径积和偏心距?刚性回转件平衡精度的常用定量指标是什么?
答:质径积:偏心质量与质心向径的乘积
偏心距:转子质心相对回转中心的偏距,也等于质径积与质量的比值
选用许用不平衡量指标时,对于具体给定的转子,用质径积衡量比较好,因为比较直观,便于操作;偏心距则适于衡量转子平衡的优劣或平衡的检测精度,因为便于比较。
平衡精度的常用定量指标是是偏心距与转子回转速度的乘积。
- 机构进行动平衡后是否还需要静平衡?
答:做动平衡试验的试件多用于回转动态场合,所以当满足动平衡试验性能后即可当满足其性能要求,不需要再进行静平衡试验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 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
答:
阶段 | 功能关系 | 速度、角速度 |
启动阶段 | 由零上升 | |
稳定阶段 | 等速稳定运转或周期波动 | |
停车阶段 | 逐渐减少到零 |
- 飞轮调速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飞轮调速是利用它的储能作用,其实质是一个能量存储器。由于飞轮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故其转速略有变化就能储存或释放很大的能量。当机械出现盈功或者亏功时,飞轮分别将能量储存和释放,从而降低速度波动的幅度。
a.过分追求机械运转速度的均匀性,将会使飞轮过于笨重
b.安装飞轮后机械的速度仍有波动,只是幅度有所减小
c.为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最好将飞轮安装在机械的高速轴上
- 机械的速度波动分为哪两种,分别怎么调节?
答: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周期性速度波动可加装飞轮调节,当原动机为电机时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会由电机的自调性自动调节,当原动机为蒸汽机、汽轮机或内燃机时可以安装调速器调节。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何谓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的传动特点?
答:原动件的运动要经过一个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中间构件才能传动到从动件的低副机构,这个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中间构件称为连杆,而把这些具有连杆的机构统称为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传动特点:㈠运动副为低副接触,压强较小,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便于润滑不易产生大的磨损,几何形状较简单便于加工制造。⑵从动件能实现各种预期的规律。⑶由于连杆的运动必须经过中间构件进行传递,因而传动路线长,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积累,同时也使机械效率降低。⑷在连杆机构运动中,连杆与滑块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以用一班的平衡方法加以消除,因而连杆机构不宜用于高速运动。
-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是什么?它有哪些演化型式?研究平面四杆机构演化的目的何在?
答: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
⑴改变构件的运动尺寸和形状(曲柄滑块机构),
⑵改变运动副的尺寸(偏心轮机构),
⑶选用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⑷运动副元素的逆换;
机构的演化,不仅是为了满足动方面的要求,还往往是为了改善受力状况以及满足结构设计上的需要。
- 何谓曲柄?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是什么?
答:与机架相铰接能整周回转的构件称为曲柄;
曲柄存在条件:⑴最短杆是机架或连架杆,⑵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 什么是极位夹角、急回特性、行程比系数,它们有什么关系?
答:极位夹角:当机构从动件处于两极限位置时,主动件在两相应位置时所夹角度,
>0时有急回特性,
越大急回运动越明显,
=180*(K-1)/(K+1)
急回特性:当连杆机构的主动件为等速回转时,从动件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从动件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
行程比系数:K=(
+180)/(
-180)=快行程平均速度 / 慢行程平均速度
- 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研究传动角有何意义?
答:压力角:从动件受力点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
意义:表示机构的传力性能,传动角越大传力性能越好。
- 在四杆机构中,死点和极位实际上是同一个位置,那末为什么有时叫它死点,有时又叫它极位,它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当摇杆为主动件连杆与从动曲柄共线是的位置称为死点。
- 死点与自锁有什么区别?说明死点的危害及其克服方法,以及死点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答:死点是当主动件为摇杆连杆与从动曲柄共线时,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而不能使从动件转动出现顶死现象;
机械自锁是由于摩擦的存在,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无论如何增大,也无法使其运动的现象称为机械的自锁。
克服方法:飞轮惯性,机构错列。利用死点传递的力通过转矩中心出现顶死的特性进行夹紧等工作。
- 机构倒置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同一运动链,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时,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并未改变。
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推杆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性比较?
答:
等速运动 | 刚性冲击 | 低速轻载 |
等加速、减速运动 | 柔性冲击 | 中速轻载 |
余弦加速度运动 | 柔性冲击 | 中低速重载 |
正弦加速度 | 无冲击 | 中高速轻载 |
五次多项式 | 无冲击 | 高速中载 |
- 凸轮存在冲击时,其速度线图和加速度线图各有什么特点?
答:柔性冲击:速度线图存在尖点,加速度线图存在有限跳跃
刚性冲击:速度线图有间断点,加速度线图出现无穷大跳跃
- 什么是凸轮的压力角?设计凸轮机构时为什么要控制压力角的最大值?
答:凸轮与推杆接触点的正压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为压力角。
压力角增大会使凸轮与推杆的压力增大,过大的压力角甚至会使机构自锁无法运动。
- 如何减少直动推杆盘状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
答:当直动推杆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通过增大基圆半径减小压力角。
- 什么是凸轮的理轮廓线和实际廓线?滚子推杆的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有什么关系?
答:将滚子中心当作从动件的尖端设计出的凸轮廓线称为理论廓线,以理论廓线上各点为圆心作一系列滚子圆,该圆的包络线为凸轮的实际廓线。
当推杆为尖顶时,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重合。当推杆为滚子时,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相差r0。
- 设计滚子推杆盘状凸轮的廓线时,若发现实际廓线变尖,则在几何尺寸上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增大基圆半径或者适当减小滚子半径,有时则必须修改推杆的运动规律,使凸轮工作廓线上出现尖点的地方代以合适的曲线。
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答:互作啮合传动的一对齿轮,在任意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其连心线
- 渐开线的特性?优点?
答: a) 发生线上BK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动的弧长;
b) 发生线既是渐开线的法线又是基圆的切线;
c) 渐开线上某一点离基圆越远,其曲率半径越大;
d)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越小,渐开线越陡峭;
e) 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优点:以渐开线为齿轮的齿廓,不但满足定传动比,并且能平稳地传动渐开线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加工简单且具有可分性。
- 什么是齿轮分度圆压力角,为什么要规定分度圆压力角为标准值?
答:齿轮分度圆上啮合点公法线方向与啮合点速度方向的夹角
因为压力角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从参数,为了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方便。
- 什么是齿轮模数,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规定模数标准值,不同齿轮的标准值是怎样规定的?
答:模数是齿距p与pi的比值,它决定了齿轮及其轮齿大小和承载能力
模数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从参数,为了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方便
直齿轮只有一种模数,斜齿轮法面参数为标准值,锥齿轮大端为标准值,蜗杆轴面参数为标准值,蜗轮端面参数为标准值
- 何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齿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及中心距有何关系?
答:重合度:通常把实际啮合线长度与齿轮法向齿距的比值称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重合度与模数无关,而随着齿数的增多而增大。重合度还随着中心距的减小,齿顶点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与压力角和顶隙系数无关。
- 何为根切现象,它有何危害,如何避免?
答:在某些情况下,渐开线齿轮传动会发生两轮齿廓的渐开线与渐开线之间或渐开线与过渡曲线之间相互重叠的现象,称为齿廓干涉。若齿廓干涉发生在展成切齿中,使被加工齿轮的齿根或齿顶渐开线被切去一部分,则称为切齿干涉。根切是发生在被加工齿轮齿根部的一种切齿干涉。
根切现象不仅将降低轮齿的抗弯强度,而且可能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减小。
①避免方法:在设计齿轮时,为了避免根切现象,则啮合极限点N必须位于刀具齿顶线之上,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因此设计被切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
- 齿轮为什么要变位修正?
答:①在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齿轮中,由于小齿轮齿廓渐开线的曲率半径较小,而且参与啮合的次数又较多,因而强度较低,容易损坏,从而影响了整个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
②标准齿轮传动不适用于中心距
的场合。因为当
时,就根本无法安装;而当
时,虽然可以安装,但将产生过大的齿侧间隙,而其重合度也将随之降低,影响传动的平稳性。
③当以目前广为采用的范成法切割渐开线齿轮时,如果被加工的标准齿轮的齿数过少,则其齿廓就发生根切现象。为了改善和解决标准齿轮存在的不足之处,就必须突破标准齿轮的限制,对齿进行变位修正。
- 试叙述蜗轮蜗杆正确啮合的条件,以及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
答:蜗杆轴面模数,压力角等于蜗轮端面模数,压力角。特别的当蜗轮蜗杆的轴线交错角垂直,还需要保证蜗杆的导程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
特点: 1. 传动平稳,啮合冲击及噪音小。
2. 传动比大,结构紧凑。
3. 摩擦磨损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
4. 当蜗杆导程角小于摩擦角时机构反行程具有自锁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
- 齿轮传动要匀速、连续、平稳地进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必须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等。
- 三个正确啮合条件。
答: 1. 蜗轮蜗杆,蜗杆轴面模数,压力角等于蜗轮端面模数,压力角。特别的当蜗轮蜗杆的轴线交错角垂直,还需要保证蜗杆的导程角等于蜗轮的螺旋角。
2. 锥齿轮,两轮大端模数压力角分别相等,锥距相等,锥顶重合。
3. 斜齿轮,法面模数压力角相等,外啮合时
。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 轮系基本定义
答:定轴轮系:轮系转动时其各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转轮系:轮系运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绕齿轮轴线转动(行星轮系自由度为1,差动轮系自由度为2)
行星轮:绕动轴线转动的齿轮(基本构件)
太阳轮:绕固定轴线转动的齿轮(基本构件)
行星架(系杆):支撑行星轮且绕固定轴线转动的构件
- 什么是过轮(惰轮),起什么作用
答:过轮:定轴轮系中,既是主动轮又是从动轮,不影响传动比大小但可以改变传动方向
- 首、末轮转向关系如何确定?
答:首、末两轮轴线平行时,转向相同传动比为“+”,反之为“-”
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时,转向关系只能在图上用箭头标注
- 什么是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为什么可以用转化机构法来计算周转轮系中基本构件间传动比?
答:虚拟的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使之绕行星架的固定轴线回转,此时周转轮系就转化为定轴轮系,这个定轴轮系称为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转化机构为定轴轮系
第十二章 棘轮、槽轮机构
- 棘轮机构的组成及特点?
答:组成:棘轮、棘爪、摇杆、机架
特点:机构简单,制造方便,运动可靠转角可调。但是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和噪声,运动精度差,常用于低速轻载场合。
- 槽轮机构的组成及特点?
答:组成:主动拨盘、从动槽轮、机架
特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率高,能平稳地间歇地进行转位。单转动时尚存在柔性冲击,故常用于速度不太高的场合。
- 可谓槽轮系数k?
答: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是指当主动拨盘回转一周时,槽轮的运动时间
之比,以k表示。
四、如何高效备考机械复试面试?
抓住重点科目,系统复习
复习时,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以下本科基础课程上,按科目的顺序来复习基础
- 材料力学:如应力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等。
- 机械设计:如齿轮设计、轴承选型等基础内容。
- 液压传动: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设计问题。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包括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方法。
- 其他:理论力学、控制工程、工程材料等,都是机械专业复试中常见的考点。
整理实践经验,要讲好自己的故事
哪怕实践经历不多,我们也可以从大学课程设计、实验项目入手,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案例库”,这块问到概率很大。
模拟面试,提升临场表现
找学姐或者同学帮忙,模拟复试场景,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抗压能力。多练几次,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从容。
五、最后面试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回答要条理清晰
常见的回答最好都要提前准备好模板,每个问题分点作答,让老师觉得我们逻辑性强,不要想着临场发挥!!
不懂不要硬答
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诚实说“不太清楚”,然后提出自己的理解,不要不懂装懂!这个是大忌。
展示你的热情和态度
面试不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对态度和潜力的考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会加分哦!
结语
考研机械复试并不可怕,只要按照以上方法复习,做好基础知识的巩固,提升我们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面试表现,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复试,进入理想的学校!
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像学姐一样,复试拿高分,成功上岸!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