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的各个生命周期

1.软件开发模型

        1> 瀑布模型

             (1)瀑布模型的特点

                     1)是线性模型的一种,每一个阶段只执行一次。 2)文档驱动。

             (2)瀑布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1)开发的各个阶段比较清晰,当前阶段完成后,只需关注后续阶段。

                    缺点:1)不响应需求的变化。   2)风险往往延至后期才显露,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2> 快速原型模型(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 )

        

  (1)快速原型模型的特点

                    1)快速的构建软件的原型

                     2)支持用户参与优缺点: 优点: 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项目开发风险。 缺点: 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适合开发小型的、灵活性高的系统)。

    3> 螺旋模型

            (1)螺旋模型特点: 引进了风险分析活动

            (2)螺旋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螺旋模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驱动的方法体系。

                     缺点: 采用螺旋模型需要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门知识。(对开发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开发成本高)

2.测试模型
        1> V模型

          (1)V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由英国国家计算机中心文献中发布,旨在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V模型本身是软件开发中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V模型标明了测试过程中本身存在的不同阶段,从左到右,描述了开发过程和测试过程间的阶段对应关系。 

           (2)V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测试V模型即包含了底层测试又包含了高层测试;

                     缺点: 当需求变更时将会导致返工量非常大,模型灵活性比较低。

    2> 双V模型

            (1) W模型介绍: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并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和设计同样要测试。

            (2) W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1).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和设计。 2).更早地介入测试,能尽早得发现缺陷进行修复。

                    缺点: 对于测试技术要求高,实践起来困难。

3.质量模型
 软件质量,就是软件与明确地和隐含地定义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 ISO 9126软件质量模型是评价软件质量的国际标准,这个模型是软件质量标准的核心,对于大部分的软件, 都可以考虑从这这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去测试、评价一个软件。

4.测试用例
        1> 测试用例概念(测试用例是测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类文档,它是测试工作的核心,是一组在测试时输入和输出的标准,是软件需求的具体对照)

2> 测试用例方法

            1)黑盒测试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判定表法,错误推测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不需要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需要考虑程序的输出规格即可;他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合理分类,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分类:有效等价类(指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出合理的,有效的数据集合)和无效等价类(指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出不合理的,无效的数据集合)

                    >>>边界值分析法:选取等于,临界与该值左右两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其基本思想是在最小值,略低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最大值等处取值。

                    >>>判定表法:将判定表的每一列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检查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错误推测法:进行错误的操作,验证程序是否对出错的场景和情况有些应对能力,来选择测试用例数据

            2)白盒测试法(1.静态测试法,2.动态测试法(语句覆盖法,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路径覆盖))

    3>测试用例的内容

            主要内容:1)用例编号,2)所属模块,3)用例标题,4)优先级,5)前置条件,6)操作步骤,7)测试数据,8)预期结果,9)实际结果

            辅助内容:1)通过否,2)bugID,3)编写人员,4)编写时间,5)测试人员,6)测试时间,7)备注

    4> 测试用例评审(用例评审主要是产品、开发和测试人员针对测试用例能否用于项目的测试而做的工作。评审包括同行评审,小组评审,部门评审和第三方评审)

    5> 测试评审的意义(通过评审发现用例的不足;方便测试人员改进用例;达到在测试时提高测试质量的目的)

    6>测试用例实例

5.缺陷 1> 什么是缺陷

          缺陷通常是指bug,他是指在软件中存在影响软件正常的运行的问题

    2> 缺陷产生的原因

            1)需求的不明确和变更,2)软件的复杂结构,3)编码问题,4)项目期限短 ,5)使用新技术

    3> 缺陷分类

            1)界面类,2)功能类,3)性能类,4)安全类,5)兼容类

    4> 缺陷报告(描述软件缺陷现象和重现步骤的集合)

    5> 缺陷报告的核心要素

            1)缺陷编号,2)缺陷状态,3)缺陷标题,4)重现步骤(复现步骤),5)严重程度,6)优先级,7)缺陷类型,8)测试环境

    6> 缺陷管理

            1)提交缺陷的注意事项(可复现:缺陷可以复现;唯一性:一个缺陷只报告一个问题;规范性:缺陷报告编写要规范,符合公司要求或规范(准确:描述的信息要准确无误;具体:有细节,避免模糊不清的词语,如功能中断,功能不正确,功能不起作用等等;简洁易懂:描述简单不要产生歧义;次序清晰:描述信息有条件,有先后顺序))

    7> 缺陷的跟踪流程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