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

序号:          

编码:          

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 

学校全称:             华南农业大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张雨婷   江明亮   容开智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附于申报书后,论文不超8000字,调查报告不超15000字。

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统一寄送。

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咨询。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代表情况

姓名

张雨婷

性别

出生年月

1987.3

学校

华南农业大学

系别、专业、年级

2006级社会工作

学历

本科生

学制

4

入学时间

2006.9

作品名称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实地调查

毕业论文题目

县、镇(乡)、村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现状调查

——以广东粤北山区2县4镇(乡)8村为例

通讯地址

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46栋205

邮政编码

510642

办公电话

13760627672

常住地

通讯地址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2

住宅电话

510642

其他作者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

江明亮

21

本科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容开智

20

本科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资格认定

学校学籍管理部门意见

以上作者是否为2009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是□否               (部门签章)

2009年4月13日

院、系负责人

或导师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否

负责人签名:

2009年4月13日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全称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

作品所属

领  域

 (C)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黄华华省长等省领导多次指出,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推动农业技术进村入户”既然是省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自然也应该是县(市)、乡(镇)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更应该是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县(市)、乡(镇)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本项目以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目的。具体地说,本项目是为了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杠杆。

本作品撰写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介绍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其次,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和相关资料,重点描述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一)农业基础技术的使用情况;(二)近两年农户获取新农业科技的现状分析和应用情况;(三)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情况。第三,分析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困境。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提高我国、我省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率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意义,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很不够。在中国期刊网上打入“科技入户”或“技术入户”四字进行搜索,只获得不到十篇相关学术文章(有些是新闻报道,更大量的不是论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更没有涉及广东)。由此可见,研究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紧贴广东实际,密切联系现阶段国家政策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较高的创新性。

2、本作品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创新性。本作品综合运用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描述与分析,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撰写作品之前,本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既进行了文献(包括网上文献)调查,更到有关农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特别是到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既调查了相关农民、农户、科技核心户、科技示范户,也调查了农村干部和农业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

3、本作品从农民的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访谈,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到了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科技应用的真实情况及农民对科技入户的认知程度。这方面获得的相关数据完全属独创。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作品主要是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撰写而成的,从实践上看,相关观点和结论有助于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而有助于推动我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有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使用的恰当结合;理论上,本作品的价值在于为深入研究农村科技入户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作品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以期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对策。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2008年12月,被“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评选为“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

2009年4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荣获“挑战杯”校内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1]张文明.诌议贫困山区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管理.2002,(5).

[2]窦铁岭, 张笑归, 王铁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01, 3(1).

[3]朱希刚,高启杰.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 1997,(4).

[4]沈农友.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 J ].农家致富, 2008, (17).

[5]马建庄.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完善推广服务体系[ J ].作物杂志, 2009, (1).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广东省(市)梅县、广宁、英德县(区)坑口、扶大、大湾等等乡(镇);

单位:梅县扶大镇农业站广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英德市大湾镇委等等。调查单位共25个,调查对象1030人次。

附:

本文作者在2008年 7、8月份实地访谈对象(部分)及联系电话:

梅县扶大镇农业站站长:黄仕雄 0753-2560821

梅县农业局科教股股长:张股长(不愿留电话)

梅县畜牧水产局畜牧股股长:夏股长 13539166990

梅县扶大镇三葵村村委书记:黄振忠(不愿留电话)

梅县扶大镇三葵村优质金柚园园主:黄国达、黄国宾兄弟 0753—2560428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农办副主任(亦是木薯种植大户):

邓作钿 15975286395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兽医站站长:黄志军 13542997354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坑口村村委副主任:薛水

13679577232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科技示范户:陈世英 0758-8851651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农业办主任:高祖发 13679575621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主管农业的纪检书记:13929802255

肇庆市广宁县南横街农业站站长:祝站长 13030210679

肇庆市广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黎头弟

13602996176

肇庆市广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琼娣  13727292736

肇庆市广宁县农业局局长(不愿留电话)

英德市大湾镇委彭副书记(不愿留电话)

英德市大湾镇委:彭副书记 13560050613

英德市大湾镇小联乡罗屋村农户:伍忠 13610597481

英德市大湾镇农户:刘德明 13553918176

管理部门签章

                          年   月   日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也还存在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非常关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反复强调要加快粤北山区开发步伐,增强东西两翼发展后劲。

广东政界和学界的共识是,要加快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实行扶持策略,至少要在科技、资金、政策等几个方面对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扶持。而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扶持最终应体现为科技真正进入千千万万的农户,只有这样才能把科技真正变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

本项目以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目的。具体地说,本项目是为了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杠杆。

提高我国、我省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率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意义,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很不够。在中国期刊网上打入“科技入户”或“技术入户”四字进行搜索,只获得不到十篇相关学术文章(有些是新闻报道,更大量的不是论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更没有涉及广东)。由此可见,研究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同类课题的研究明显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点:(1)主要以农业科技推广角度为主,极少有以农户角度为主的;(2)多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具体,从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缺乏对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困境的分析。(4)缺少对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深入访谈。而本课题、本作品力争弥补这四个方面的不足。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推荐者

情况

姓  名

张兴杰

性别

年龄

46

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2

单位电话

85283229

住宅电话

13380019499

推荐者

所在单位

签章

张兴杰教授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和常务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和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组通讯评审专家和广东省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组会议评审专家。

                (签章)     年   月   日

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本课题组于2008年暑假期间深入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了长达数十天的实地调查,先后访谈了梅县、广宁、英德等县市的农户、农技人员、农村干部等,共达一千多人次。

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科技能否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从而转变为农村的现实生产力,是决定我国农业、农村能否跃上新的发展台阶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这一选题,符合现阶段国家和广东省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需要,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必要性。本论文是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研究思路清晰,有明显的创新性、独创性。

其它说明

推荐者

情况

姓  名

向安强

性别

年龄

48

职称

教授

工作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2

单位电话

85283291

住宅电话

85280811

推荐者

所在单位

签章

向安强老师系我院社会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

                (签章)     年   月   日

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本作品确实是该课题组成员在深入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多个县市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先后修稿了七八次。

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证调查”这一作品,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该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推动我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科技入户,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确实是一篇优秀作品。

其它说明

校组织协调机构确认并盖章

         (团委代章)       年   月   日 

校主管领导或校主管部门确认并盖章

                            年   月   日

E.大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

组委会秘书处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组委会秘书处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组委会秘书处审查结果

□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F.参赛作品打印处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

——对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470位农民的实地调查

作者:张雨婷  江明亮  容开智

指导老师:张兴杰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天河,510642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尤其是重点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现状及困境,以期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  科技入户  现状  困境分析

一、引言

2007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为306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0元,在全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但是,在广东省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不少农村地区年人均收入还徘徊在6000元左右。因此,发展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努力缩小这些地区与珠三角等其他地区经济的差距,成为建设“和谐广东”和经济强省,提升广东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农业科技入户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迫切需要。

研究本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现阶段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基本情况,评估农民对科技入户的需求,配合广东省各级政府有效推动科技进入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使科技真正成为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步伐、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杠杆。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的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范围确定的标准主要参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国家分类标准。本项目实地调查的广宁、英德、梅县均属于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范畴。肇庆市广宁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2000年人均GDP5788元人民币;清远市英德县位于广东省北部,2000年人均GDP3590元人民币;梅州市梅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2000年人均GDP6217元人民币。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资料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课题组于2008年7、8月对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情况的调查。课题组成员随学校三下乡服务团队于2008年暑期下乡调查,并积极发动各三下乡团队学生协助完成了对农户的有效调查问卷470份,课题组成员重点对调研地广宁县、英德县和梅县的农技服务组织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访谈。数据资料采用SPSS软件13.0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调查中的实地考察和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定性研究。

(三)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表1  样本概况

样本特征

频数

%

样本特征

频数

%

性别

330

141

70.1

29.9

是否外出

228

238

48.9

51.1

受教育程度

没上过学

小学及未毕业

初中及未毕业

高中及未毕业

大专及以上

29

153

189

89

11

6.2

32.5

40.1

18.9

2.3

经营主业

种植粮食

种植经济作物

水产养殖

畜禽饲养

林木种植

303

191

32

138

33

63.9

39.5

4.9

26.3

2.8

从事过下列哪些工作

乡村组干部

技术员

乡医生

乡教师

乡文艺工作者

科技核心或示范户

村内经商

村内企业上班

以上都没有做的

70

15

5

16

6

12

47

16

307

14.9

3.2

1.1

3.4

1.3

2.6

10.0

3.4

65.3

年龄

18-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

36

87

161

140

47

7.6

18.5

34.2

29.7

10

上一年家庭

纯收入(元)

4000以下

4000-6000

6000-8000

8000-10000

10000-20000

20000以上

170

161

32

39

39

29

36.2

34.2

6.8

8.3

8.3

6.2

家庭劳动人口

1-2

3-6

7-10

150

302

18

31.9

64.3

3.8

家里专门

务农的人口

0

1-2

3-4

5-9

21

388

50

11

4.47

82.6

10.6

2.3

据表1调查样本概况表明,调查地的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区间,占了总人数的82.3%,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和初中学历占了72%。劳动力就业方面,近一半的受访者外出务工,而剩下51.1%的留守农村的受访者大多数是一般农民,以务农为主职业。农民主要以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和畜禽饲养三大类为主,家庭收入普遍较低,2007年家庭纯收入6000元以下占了70.4%。

三、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

(一)农业基础技术的使用情况

1、农户使用灌溉技术情况

表2  现阶段农户使用灌溉技术情况

灌溉使用(n=465)

频数

百分比

不灌溉

22

4.7

漫灌

273

58.1

手浇

118

25.1

滴灌

3

0.6

喷灌

49

10.4

据表2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已经普及使用灌溉技术,但是主要以漫灌和手浇这两类依赖体力劳动而几乎无需科技成本的粗放型灌溉技术为主,占83.2%;滴灌和喷灌这两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使用率很低,两者相加只有11%。

2、农户使用农药情况

表3  现阶段农户使用农药情况

农药使用(n=462)

频数

百分比

不使用农药

15

3.2

使用化学农药

318

67.7

使用生物农药

12

2.6

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117

24.9

据表3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基本上都会使用农药,但依然以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为主,占67.7%;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农药相对较少,会使用生物农药的只占27.5%。

3、农户使用肥料情况

表4  现阶段农户使用肥料情况

肥料使用(n=465)

频数

百分比

不施肥

3

0.6

只用化肥

54

11.5

只用农家肥

8

1.7

使用化肥和农家肥

400

85.1

据表4数据显示,现阶段当地农民已经普及使用肥料,同时使用化肥和农家肥占最大比例,说明肥料的使用已经成为农民基本的科技投入。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新技术对化肥要求很高,尤其是新的品种的推广。我省欠发达地区的土壤中有不少是红壤,从客观上决定农户对化肥的使用比较大。

4、农户劳动防护使用情况

表5  农户劳动防护情况

劳动防护使用(多选)

频数

百分比

不使用劳动防护

248

52.8

戴手套

166

35.3

戴口罩

127

27.0

穿防护衣或塑料布

58

12.3

其他

18

3.8

据表5数据显示,在劳动中超过半数的农民都不采取劳动防护,在剩下的农民当中大部分的只是采用戴手套、戴口罩等简易的劳动防护,而会采取穿防护衣或塑料布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防护措施只有一成多。在梅县几个乡镇考察发现,种植大户对于这方面的意识高很多。但是我看过他们认为的“防护衣”,除了少部分是买回来专门做的,很多都是用雨衣代替或者撒完化肥或者农药后把衣服换掉。

5、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表6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农业机械使用(多选)

频数

百分比

机械收割机

75

16.0

机械动力抽水

160

34.0

机械打谷或脱粒机

267

56.8

机械犁

177

37.7

动物拉犁

250

53.2

农药喷雾器

255

54.3

其他

32

6.8

据表6数据显示,使用机械打谷机或脱粒机、动物拉犁、农药喷雾器等常用农业机械均超过五成,使用机械动力抽水、机械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均占三成多,使用机械收割机等较为先进的农业机械有近两成。

(二)近两年农户获取新农业科技的现状分析和应用情况

表7  近两年农民采用过新农技情况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是否采用新农技

(n=468)

202

43.2

266

56.6

采用新农技原因

(n=201)

政府倡导或者要求采用

5

2.5

周围的村民都在用

54

26.9

自己认为采用新农技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125

62.2

其他

17

8.5

农户认为当地的农技水平

(n=255)

很高

3

1.2

比较高

21

8.2

一般

126

49.4

比较低

43

6.9

很低

62

24.3

据表7数据显示,近两年只有四成多的农民采用过新农技,近六成农民没有采用过新农技。新农技在农业中的普及推广,仍需要不断加快推进步伐。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 结合深入访谈的信息, 我们了解到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农药、肥料等基础技术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但机械化程度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对于农户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分析,我们采取了“变量集合”方式发现“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为主要方式,占27.9%,其他的都比较少。

表8  农户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分法变量

Count

Responses

Cases

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

7

3.8

3.8

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

23

12.5

12.6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

5

2.7

2.7

农业或农民协会组织的技

6

3.3

3.3

经营性农业组织的技术支

29

15.8

15.8

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

51

27.7

27.9

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科

20

10.9

10.9

向专业大户或核心示范户

13

7.1

7.1

阅读科技书籍和报刊

9

4.9

4.9

其他

21

11.4

11.5

Total responses

184

100.0

100.5

287 missing cases;  183 valid cases

从(一)和(二)的统计结果,我们发现:近两年农户采用新农业技术情况有两大显著特点:

1、现阶段新农业技术入户慢,使用农技的科技含量低。

近两年农民采用新农业技术的情况表明,现阶段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革新技术推广缓慢,新农业科技使用率低,而且这些地区农业科技的整体科技含量很低。当地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在农民的眼中看来也是比较“一般”(从表7发现,认为“一般”的差不多占5成,而“比较高”和“很高”的总共加起来还不到3成。)

2、农民自身是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主体,政府扶持力度亟待提高。

虽然现阶段农业技术革新在农民中推广缓慢,但是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数据(表7)显示,四成多的农民近两年都普遍采用过新农业技术,驱使农民采用新农业科技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认为采用新农技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和“周围的村民都在用”,分别占62.2%和26.9%,两者相加,村民农民自身的推动因素占89.1%,而政府部门的外部推动因素只有2.5%。可见现阶段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根据农民自身的需要,农民是推动农业技术革新的主体。

(三)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情况

1、近两年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四大途径

表9  近两年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途径

获取农技的选择途径(多选)

频数

百分比

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

85

18.1

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及支持

95

20.2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活动

15

3.2

农业、农民协会组织的技术学习

12

2.6

经营性技术组织的技术支持

73

15.5

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227

48.3

科技书籍和报刊

128

27.2

通过网络学习

8

1.7

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

262

55.7

向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学习

79

16.8

其他

90

19.1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被视为获得农业科技知识最主要的途径,86个接受深入访谈的农民有23人首选此项,占26.7%;其次为“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18人视其为最重要途径,占20.1%;位居第三的是“科技书籍和报刊”,15人首选此项,占17.4%;位居第四的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12人首选此项,占14.0%。

2、农民获取农业科技服务的各种指标的现状

农业科技服务是指由具有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的有关部门,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主动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的活动。据调查, 近两年来只有26.2%的农民曾经接受过农业技术科技服务。

在“技术员到现场指导”方面,我们发现技术员到户指导的传播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农民和技术员面对面交流, 传播效率高, 同时能确保使用新技术的效果。另一方面,技术员送技术上门,大大地节省了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成本,也能极大提高农民使用新技术的信心。

农业科技服务的时效。主要是在“生产前中后”(占43.0%) 和“生产前和

表10  过去一两年中农户接受农技组织的科技服务情况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是否接受过服务

(n=440)

125

26.6

315

67.0

服务类型

(n=461)

政府农技推广部门

60

12.8

经营性农业组织

15

3.2

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6

1.3

农业、农民协会

3

0.6

其他

43

9.1

服务方式

(多选)

科技人员现场指导

56

11.9

举办技术培训班

28

6.0

专家讲座

30

6.4

发放技术资料指导

77

16.4

宣传栏、阅报栏宣传

97

20.6

通过网络服务

7

1.5

广播、电视宣传

64

13.6

专业大户或核心示范户宣传

20

4.3

科技集市或展览

7

1.5

电话咨询

13

2.8

其他

40

8.5

是否定期

(n=165)

定期

25

5.3

不定期

140

29.8

服务领域

(n=168)

农业

83

49.4

林业

7

4.2

畜牧业

12

7.1

副业

64

38.1

渔业

2

1.2

服务时效

(n=165)

生产前

27

16.4

生产中

21

12.7

生产后

5

3.0

生产前和生产中

33

20.0

生产前和生产后

5

3.0

生产中和生产后

3

1.8

生产前中后

71

43.0

服务效果

(n=167)

提高农产品产量

84

50.3

提高农产品质量

51

30.5

减轻劳动强度

5

3.0

降低生产成本

19

11.4

其他

8

4.8

产中”(占20.0%)。表明生产前、中、后一条龙服务的比例有逐渐提高,可见在科技示范推广中,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所占比例仍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农业科技服务的技术效果。农业科技服务提供的主要还是适用性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占50.3%)。新技术提供的比例较低, 提高农产品质量占30.5%, 降低生产成本占11.4%, 以及减轻劳动强度占3.0%。说明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农业增长空间主要还是数量的增长、粗放低效的增长。有必要提高新技术在当地科技服务中的比重, 促使农业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高效方向的转变。

3、农户对这些农技组织提供的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度:

表11  农户对科技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情况

变量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很满意

22

13.3

13.3

比较满意

72

43.6

57

一般

58

35.2

92.1

不太满意

10

6.1

98.2

很不满意

3

1.8

100

Total

165

100

从表11看来,有57%获得农技组织服务的农户对服务评价较高。其中对于“认为所提供科技服务需要改善的是”的问题统计发现农民对此有三大建议,有61人认为需要改善的是:“技术内容要贴近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占37.4%,“服务方式应便于农民学、懂”有36人,占22.1%,“技术服务的次数要增加”占20.9%。

四、广东省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困境分析

(一)农民科技意识明显提高,但自身动力不足

1、现阶段农民科技意识增强,但采用农业技术意向不强

科技意识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要求和态度,对科学技术的评价和解释等内容。农民的科技意识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民在学习、使用科学技术时的态度与行为,对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农民对科技是否具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考察农民的科技意识现状:(1)农民对科技的认同程度;(2)农民对科技作用的评价;(3)农民对科技投入(时间、资金)的意愿。

表12  农户科技意识基本情况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认为掌握

科技知识

是否重要

(n=468)

非常重要

209

44.7

比较重要

142

30.3

一般

67

14.3

不太重要

8

1.7

不重要

10

2.1

说不清楚

32

6.8

认为科技知识

对于致富作用

(n=467)

作用很大

179

38.3

作用比较大

151

32.3

作用一般

71

15.2

作用不大

21

4.5

没有作用

10

2.1

说不清楚

35

7.5

是否愿意

投入时间

学习农技

(n=465)

非常愿意

75

16.1

比较愿意

128

27.5

一般

142

30.5

不太愿意

48

10.3

不愿意

42

9.0

说不清

30

6.5

是否愿意

投入资金

学习农技

(n=468)

非常愿意

57

12.2

比较愿意

125

26.7

一般

133

28.4

不太愿意

62

13.2

不愿意

58

12.4

说不清楚

33

7.1

据调查数据(表12)显示, 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有44.7%的农民认为掌握科技知识“非常重要”,30.3%的农民认为“比较重要”,两者相加有7成多的农民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掌握对于自身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见农民对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农民科技意识较高。另外,有七成的农民认为科技对于家庭致富的“作用很大”或“比较大”,这说明农民对科技作用的评价也较高。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意识程度,我们以赋分的方式进行分析(见表13)。通过表13的赋分分析发现,有六成多的农民对科技的意识程度在4分以上,其中有31.3%村民的科技意识得分为满分。根据均值统计得分(3.45),可知所调查的农民科技意识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表13  农民的科技意识程度

得分区间

人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5.00

146

31.3

31.3

4.00-4.99

170

36.4

67.7

3.00-3.99

104

22.3

89.9

2.00-2.99

29

6.2

96.1

1.00-1.99

18

3.9

100.0

均值=3.4499

Total

467

100.0

说明:将表11的“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很不重要”、“作用很大、作用比较大、一般、作用不太大和没有作用”和“很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太愿意和很不愿意”分别赋予5、4、3、2和1分(“说不清”为缺省),根据每个被调查的农民对以上4个问题的回答,计算出每个农民科技意识的平均得分,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得分越高表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意识程度越高。

2、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技术困难

据表1样本概况数据显示,近八成的农民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自身文化知识的严重匮乏,一方面导致农民应用科技的意识不高(据表14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与科技意识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274,而且该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0.000﹤0.05,即极其显著。受教育程度越高,学习科技的意愿越强烈)或对科技的认识十分局限,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有强烈意向采用新科技的农民客观上很难掌握农业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表14  受教育程度与科技意识关系

样本特征

科技意识

5

4.00-4.99

3.00-3.99

2.00-2.99

1.00-1.99

Total

受教育程度

没上过学

6

6.0

10

3

4

29

小学及未毕业

32

48.0

47

16

8

151

初中及未毕业

61

77.0

33

7

6

184

高中、中专、技校等及未毕业

39

36.0

11

3

89

大专及以上

7

2.0

2

11

Total

145

169.0

103

29

18

464

3、新技术知识缺少,小农经济模式和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制约

表15  农民不采用新农业技术原因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是否采用新农技

(n=468)

202

43.2

266

56.6

不采用

新农技的原因

(多选)

没有或缺少本钱

115

24.5

有应用的失败

30

6.4

技术难学会和掌握

45

9.6

技术要求严格,麻烦

46

9.8

农业不赚钱

64

13.6

规模小,效应不大

105

22.3

新技术太多,不知该用哪些

12

2.6

害怕被骗

39

8.3

没有学习过新的技术

130

27.7

其他

51

10.9

据调查数据(表15)显示,近六成农民选择不采用新的农业技术,主要原因集中在“没有学过新的技术”、“没有或缺少本钱”和“规模小,效益不大”三个方面,分别占27.7%、24.5%、22.3%。115个选择了“没有或缺少本钱”的农民中有71人将此项作为首要原因,占61.7%;130个选择了“没有学过新的技术”地农民中有77人将此项作为首要原因,占59.2%;105个选择了“规模小,效益不大”的农民中有39人将此项作为首要原因,占37.1%。可见由于农民缺少新技术的知识和家庭经济水平较低,是制约农民采用新农业技术的最主要原因,而农民普遍的规模小的小农经济模式也是制约农业科技革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经济水平影响了农民对新技术投资的信心。小规模的种植决定了大部分农产品自己内销,使用新技术产生的增加效益比较少了(家庭收入与农民科技意识相关系数是0.160,显著系数0.01<0.05)。

5、采用新农业技术效益不明显,农民缺乏动力驱使

表16  农户采用新农业科技增加家庭收入情况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新农技效益

(n=209)

增加了很多

17

8.1

增加了一些

163

78.0

没有增加

29

13.9

新农技未能增加家庭收入的原因

(n=29)

技术不适应本地

5

17.2

技术难度大,应用失败

1

3.4

市场效益不好

4

13.8

自然因素导致收成不好

6

20.7

其他(说不清)

13

44.8

据调查数据(表16)显示,只有不到一成的农民认为“增加了很多”,近八成的农民认为采用新的农业科技“增加了一些”家庭收入,效果不明显,一成多农民认为“没有增加”。可见,应用新的农业科技对于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来说,整体效益不明显,农民对于采用新农技没有足够的动力驱使。一成多认为“没有增加”的农民大部分都说不清原因,占44.8%,剩下的则普遍认为“自然因素”、“技术不适应本地”和“市场效益”是导致应用新农业技术不能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农技推广工作薄弱

1、农民科技知识主要依靠自发学习,政府推动力不足

据调查数据(表9)显示,在接触过农技知识的农民中,主要获取的途径也仅限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两种方式,选择人数比例最多的三种农技接触途径分别为:“向邻居和亲朋好友学习”(55.7%);“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48.3%);“科技书籍和报刊”(27.2%)。而“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和“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 等最为重要的外界技术组织的支持在农民科技知识的获取中所发挥的作用甚微,所占人数比例不到40%。可见,目前农民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尚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而且,政府的专业部门在政策扶持、科技培训上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农业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各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通过对部分农民和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由于经费不足,推广服务部门被迫被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农技人员的离岗和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3、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获得培训农民的人数比例较低。

本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农民科技教育资源原本不足,加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大都是以县为单位,有限的农民科技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直接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难以发挥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效应。

3、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政绩导向不合理

经过多个月来的下乡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由于待遇不好,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同时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造成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的偏低,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强,直接制约了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三)现阶段农业科技入户受外部因素制约明显

1、受欠发达地区的地理资源影响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除雷州半岛等少数地区多是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山城”,山多田少,许多贫困县都是“八山一水一亩地”。一方面,山区农村受地形的影响,自身耕地面积少,农户大多只能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巨大,保险机制还未建立

农业自古以来都是“望天打卦”,受自然影响十分巨大,这也是客观上制约农业科技入户的一个重大原因。尤其广东地区台风频繁,每年都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现阶段,农业本身“耗时长,收益低”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自然灾害对农业巨大的影响,从事农业的风险性很高。譬如今年的冰雪灾害使很多农户损失惨重,很多有创业激情的农民因此失去信心,而许多还在观望的农民更是深受打击。

肇庆市广宁县几个砂糖桔大户表示,非常希望国家能出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的高风险。而且就在今年,今年推行的母猪保险让养猪的农户吃了定心丸,大大的降低了农民养猪的风险。

3、交通闭塞,信息不畅

农业发展具有滞后性,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农业经营容易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农业效益不高。欠发达农村地区交通闭塞,农作物无法及时流通到市场或者只能堆积在附近的小市场,造成农业效益不高。同时,调查还了解到,作为贫困农村地区科技信息传播的两个主要途径之一,大众传媒的科技服务依然存在某些问题,例如农民反映,电视、广播的科技节目虽然直观形象,但是播出时间大多不是农民的空闲时段,而且适合当地条件的不多。

如今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及时通畅,但在欠发达农村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据我们调查,差不多有五成农民不知道有网络这个事物存在,用过的只有28人,占6%的比例,听过但没有用过的有49.8%。按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部门要求,现在不少农村政府已经配备了电脑和网络,以期农民可以更好地获取农业信息。然而实际情况,却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小结及建议

目前,我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入户存在着种种困难,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尤其需要完善农民职业培训, 改善农村从事农业人口的年龄结构, 优化科技入户的经济环境, 增加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优惠政策,解决好欠发达农村地区在推进科技入户时遇到的难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尽快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好农民在实践科技入户过程中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黄东山.提高广西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研究[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9).

[2]李恒昌.农户科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选择[J].经济管理论坛,2005(7).

[3]王宏杰.农民学习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6(2).

[4]奉公,周莹莹,何洁,董炳艳.从农民的视角看中国农业科技的供求、传播与应用状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5]段继元. 对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3)3—33.

[6]张文明.诌议贫困山区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管理.2002(5):39- 40.

[7]吕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研究.福建农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004, 9—12;24—46.

[8]袁红瑛、朱明宽、葛松林.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瓶颈及其突破. 农业科技管理. 1996,(5):20—22.

[9]曹晓婕.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5(8) : 70.

[10]窦铁岭,张笑归,王铁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01,3(1):65—67.

[11]沈农友.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 J ].农家致富, 2008, (17).

[12]徐小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中小龙头企业的困境与出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4).

[13]朱希刚,高启杰.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 1997,(4).

[14]马建庄.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完善推广服务体系[ J ].作物杂志, 2009, (1).

[15]何勇海,农民为什么不想种地,新西部,2008第五期.

[16]张正华,工业反哺农业:金融服务面临新的挑战[N].金融时报,2006- 06-16.

[1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源于人民网《人民日报》.

[18]广东2006年年鉴.

附录一:本文作者在2008年 7、8月份实地访谈对象(部分)及联系电话(见第28页)

附录二:“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调查问卷(见第29页)

附录三:本课题组实地访谈、调查图片(部分)(见第37页)

附录一:本文作者在2008年 7、8月份实地访谈对象(部分)及联系电话

梅县扶大镇农业站站长:黄仕雄 0753-2560821

梅县农业局科教股股长:张股长(不愿留电话)

梅县畜牧水产局畜牧股股长:夏股长 13539166990

梅县扶大镇三葵村村委书记:黄振忠(不愿留电话)

梅县扶大镇三葵村优质金柚园园主:黄国达、黄国宾兄弟 0753—2560428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农办副主任(亦是木薯种植大户):邓作钿 15975286395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兽医站站长:黄志军 13542997354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坑口村村委副主任:薛水金 13679577232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科技示范户:陈世英  0758-8851651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农业办主任:高祖发  13679575621

肇庆市广宁县坑口镇主管农业的纪检书记  13929802255

肇庆市广宁县南横街农业站站长:祝站长  13030210679

肇庆市广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黎头弟  13602996176

肇庆市广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琼娣  13727292736

肇庆市广宁县农业局局长(不愿留电话)

英德市大湾镇委彭副书记(不愿留电话)

英德市大湾镇委:彭副书记  13560050613

英德市大湾镇小联乡罗屋村农户:伍忠  13610597481

英德市大湾镇农户:刘德明  13553918176

附录二:“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现状及困境分析”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

调查员签名:_______

尊敬的农民朋友:

您好!

本次调查想了解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基本状况,调查的有关情况将会有助于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与您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期盼得到您的合作!

本调查是不计名的,问题的回答也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对于您回答的情况我们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密,故请您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真实看法回答问题,并尽量发表您自己的各种看法。

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祝您万事如意!

                                                     华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科技入户”课题调查组

2008年7~8月

注:

① 只须在选择答案前面的□中打“√”,竖线右边勿填;② 未注明多选者只选一项即可;

③“按重要性选择前三项”的请注意排序填写;④ 题号前有标志的要进行深入访谈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____  ①□男             ②□女                            A1 ____

                                                  

2、您的年龄:____ 岁                                                    A2 ____

                                                         

3、您的受教育程度:___                                               A3 ____

①□没上过学  ②□小学及未毕业  ③□初中及未毕业 

④□高中、中专、技校等及未毕业  ⑤□大专及以上

4、您是否有过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经历?__                                 A41____

  ①□ 是                             ②□否

 

__年                                                           A42____

5、您是否从事过下列工作?(可多选)__                                     

①□乡、村、组干部   ②□乡村技术员      ③□乡村医生                   A51__  A52__ A53__

④□乡村教师         ⑤□乡村文艺工作者  ⑥□科技核心户或示范户         A54__  A55__ A56__  

⑦□村内经商         ⑧□在村内企业上班  ⑨□以上都没有                 A57__  A58__ A59__

                                                                       

6、目前您家中有____人,其中劳动力人口___人,专门务农的有____人。        A61__ A62 ___ A63__

                                                                       

7、您家庭目前经营的主业是:

主业

①□种粮

②□种经济作物(蔬菜、瓜果、药材等)

③□水产

养殖

④□畜禽

饲养

⑤□林木

种植

⑥□其他

A71__A711__      A72___A722     

A73__A733__      A74___A744     

A75__A755__      A76___A766     

经营

规模

____亩

____亩

____亩

____只/头

____亩

8、今后几年内,您家最想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限选三项)。      

①□种粮食        ②□种植经济作物     ③□水产养殖                A81__ A82__ A83__

④□畜禽饲养      ⑤□林木种植         ⑥□加工制造业              A84__ A85__ A86__

⑦□手工业        ⑧□外出打工或经商   ⑨□其他_____               A87__ A88__ A89__                                                               

9、去年一年您家庭的纯收入是__元。                                A91__

①□1000元以下        ②□1000-2000元   ③□2000-3000元  

④□3000元-4000元     ⑤□4000-5000元   ⑥□5000元以上

   其中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是__元                      A92__

10、您认为自己家庭的收入在村里属于什么情况?_                     A10__

①□上等水平     ②□中上等水平       ③□中等水平

④□中下等水平   ⑤□下等水平         ⑥□说不清或不知道

二、关于科技的意识或态度

1、您认为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是否重要? ___                      B1__

①□非常重要      ②□比较重要           ③□一般

④□不太重要      ⑤□不重要             ⑥□说不清或不知道

2、您认为科学技术对于农民家庭致富的作用如何?___                B2__

①□作用很大      ②□作用比较大        ③□作用一般

④□作用不太大    ⑤□没有作用          ⑥□说不清或不知道

3、您认为目前影响农民致富的主要因素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

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                ②□缺少新的农业技术       B31__ B32__

③□农民文化水平低,学习新技术有困难    ④□缺少资金               B33__ B34__

⑤□缺少市场信息                        ⑥□农民负担较重           B35__ B36__

⑦□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无保障              ⑧□缺少劳动力             B37__ B38__

⑨□缺乏社会关系                        ⑩□缺少农业技术人员指导   B39__ B310__

11□农产品价格偏低                      12□其他 __               B311__ B312__

                                           

4、您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学习是否主动积极?___                    B4__

①□非常积极     ②□比较积极           ③□一般

④□不太积极     ⑤□不积极             ⑥□说不清

5、您是否愿意为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投入适当的资金? ___              B5__

①□非常愿意     ②□比较愿意           ③□一般

④□不太愿意     ⑤□不愿意             ⑥□说不清

6、您家一年平均用于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参加培训班、购买学习资料等)  B61__

的资金投入是___元;占家庭年纯收入的___%。                   B62__

7、您是否愿意为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投入适当的时间? ___              B7__

①□非常愿意     ②□比较愿意           ③□一般

④□不太愿意     ⑤□不愿意             ⑥□说不清

8、对于示范推广的农业新技术,您会___。                            B8__  

①□积极主动地应用于生产    ②□看到别人应用取得好效果后再应用

③□多数人应用,我就应用    ④□想尝试,但怕风险   ⑤□不予理睬      

9、您是否愿意做科技示范户?__                                      B9__

①□是                            ②□否

主要原因是                       主要原因是                          B91__ B92__

①□政府动员                  ①□有风险

②□有政府扶持                ②□担心技术难学会

③□科技能带来好的效益        ③□无钱投入

④□觉得光荣                  ④□其他_      

⑤□其他___                  

三、获得科技服务的情况

1、在当地是否有以下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或服务者(多选)?___         

①□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②□乡农业技术站                 C11__ C12__

③□村技术员                        ④□农业或农民协会               C13__ C14__

⑤□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⑥□科技核心户或示范户           C15__ C16__

⑦□经营性农业组织(企业、公司等)  ⑧其他___                     C17__ C18__

2、您平时是否经常接触农业科技知识?___                            C2__

①□经常接触    ②□一般  ③□偶尔接触  ④□几乎没有  

3、您平时接触农业科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  

①□各级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    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及支持   C31__ C32__

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有关活动 ④□农业或农民协会组织的技术学习  C33__ C34__

⑤□经营性农业组织(企业公司等)的技术支持 ⑥□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C35__ C36__

⑦□科技书籍和报刊  ⑧□通过网络学习  ⑨□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       C37__ C38__ C39__

⑩□向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示范户学习     11□其他___            C310__ C311__

4、过去的一两年中,您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组织的科技服务?__          C4__

  ①□ 是                                        ②□否

 主要是下列哪一类农技组织提供的?___

①□政府农技推广部门       ②□经营性农业组织(企业、公司等)  C41__

③□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④□农业(农民)协会   

      ⑤□其他___

                                      

5、此类农技组织提供技术服务的方式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  。

①□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②□举办技术培训班      ③□专家讲座        C51__ C52__ C53__

④□发放技术资料指导 ⑤□公共宣传栏、阅报栏宣传   ⑥□通过网络服务   C54__ C54__ C56__

⑦□广播、电视宣传       ⑧□专业大户或科技示范户、核心户宣传        C57__ C58__

⑨□科技集市或展览       ⑩□电话咨询       11□其他___           C59__C510__ C511__

                                                                 

6、此类农技组织提供技术服务的时间是:                           

a.是否定期__①□定期     ②□不定期                                C6a__

b.平均次数__①□每月一次或以上    ②□每季度一次                   C6b__

③□每季度两次        ④□半年一次     ⑤□一年一次

7、此类农技组织提供技术服务的内容是:

                                                                                 

a.从生产领域来看,所提供的科技服务主要是___方面的。               C7a__

①□农业  ②□林业  ③□畜牧   ④□副业(种经济作物等)  ⑤□渔业

b.从生产环节来看,所提供的科技服务主要是 ___的                  C7b__

①□生产前          ②□生产中           ③□生产后 

④□生产前和生产中  ⑤□生产前和生产后   ⑥□生产中和生产后  

⑦□生产前、中、后

c.从技术效果来看,所提供的科技服务主要是___的                   C7c__

①□提高农产品产量    ②□提高农产品质量 

③□减轻劳动强度      ④□降低生产成本     ⑤□其他__

d.从技术类别来看,所提供的科技服务主要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

①□良种            ②□套种                 ③□防病防疫            C7d1__ C7d2__  C7d3__

④□果蔬储藏、运输  ⑤□节水旱作             ⑥□施肥                C7d4__ C7d5__ C7d6__

⑦□新饲料          ⑧□农业机械操作         ⑨□地膜覆盖            C7d7__ C7d8__ C7d9__

⑩□农产品加工      11□树木嫁接             12其他__              C7d10__C7d11__C7d12__

8、总体而言,您对此类农技组织所提供科技服务的满意程度是___。 

①□很满意  ②□比较满意  ③□一般  ④□不太满意    ⑤□很不满意     C8__

9、您认为此类农技组织提供的科技服务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是

(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

①□技术内容要贴近当地生产的实际情况 ②□技术服务的次数要增加        C91__ C92__

③□技术服务的方式应灵活多样   ④□技术服务的方式应便于农民学、懂    C93__ C94__

⑤□技术服务时间要注意结合农民的劳作时间 ⑥□技术服务的收费要降低    C95__ C96__

⑦□技术人员的服务态度要改善    ⑧□技术人员本身的科技素质要提高     C97__ C98__

⑨□技术服务保持连贯性          ⑩□其他___                       C99__ C910__

四、大众媒介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1、您是否经常收看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电视节目___                  D1 __

①□经常定期看 ②□有时看 ③□碰到才看       ④□从来不看

     

a您看到的农业科技电视节目                b原因(多选)①□没有电视   D1a__    D1b1__

对您的生产帮助如何?___                            ②□没有有线            D1b2__

①□帮助很大         ②□帮助比较大                   ③□不感兴趣            D1b3__

③□一般  ④□帮助不太大  ⑤□没有帮助                ④□没有时间            D1b4__

⑤□其他__           D1b5__

2、您是否经常收听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广播?___

①□经常定期听 ②□有时听 ③□碰到才听      ④□从来不听                D2__

a

您收听的农业科技广播节目               b原因(多选)①□没有收音机   D2a__   D2b1__

对您的生产帮助如何?___                          ②□没有相关节目         D2b2__

①□帮助很大         ②□帮助比较大                ③□不感兴趣              D2b3__

③□一般  ④□帮助不太大  ⑤□没有帮助             ④□没有时间              D2b4__

                                                   ⑤□其他__              D2b5__

3、您是否经常看农业科技方面的报纸和杂志?___                           

①□经常    ②□一般      ③□偶尔        ④□从来不看              D3__

                                                                      

a这些报纸和杂志主要是来自于 ___                                  D3a__

①□自己订阅或定期买    ②□自己临时买的  ③□借别人的

④□报栏、阅览室等      ⑤□免费发送的    ⑥□其他___

b您所看到的这些报纸杂志对您的生产帮助如何?___                   D3b__               

①□帮助很大              ②□帮助比较大                  

③□一般  ④□帮助不太大  ⑤□没有帮助

4、您是否经常看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___                               

①□经常      ②□一般     ③□偶尔        ④□从来不看             D4__

                                                                      

这些图书主要是来自于___                                          D41__

①□自己买的   ②□借别人的   ③□在书店看 

④□阅览室的   ⑤□免费发送的 ⑥□其他___          

您所看到的这些图书对您的生产帮助如何?___                        D42__

①□帮助很大         ②□帮助比较大                  

③□一般  ④□帮助不太大  ⑤□没有帮助

                                      

5、您是否使用过网络?___                                            

①□用过                    ②□听过但没用过      ③□没听过     D5__

                                                                

a您上网的频率是__       c原因(多选):___                   D5a__  D5c1__

①□经常/每周都用          ①□没有电脑                                 D5c2__

②□一般/每月都用          ②□没有网络                                 D5c3__

③□偶尔/几个月用一次      ③□有网络但不会用                           D5c4__

④□极少/一年用一次        ④□觉得用处不大                             D5c5__

⑤□其他__                        

b您是否使用网络学习农业技术知识?___                          D5b__

①□是         ②□否

6、您是否知道相关的一些农业信息网?___                        D6__

①□知道    ②□不知道

五、科技的使用情况

1、您家现有的农业科学技术使用情况:                    

a.灌溉技术:___                                               E1a__

①□不灌溉  ②□漫灌  ③□手浇  ④□滴灌  ⑤□喷灌

b.农药:___                                                   E1b__

①□不使用农药    ②□使用化学农药

③□使用生物农药  ④□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c.肥料:___                                              

①□不施肥            ②□只用化肥                             E1c1__  E1c2__

③□使用化肥和农家肥  ④□只用农家肥                           E1c3__  E1c4__

d.劳动防护(多选):___                                         

①□没有防护  ②□戴手套 ③□戴口罩                              E1d1__E1d2__ E1d3__

④□穿防护衣/披塑料布 ⑤□其他__                               E1d4__E1d5__

e.农业机械的使用(多选):___                                     

①□机械收割机 ②□机械动力的水泵 ③□机械打谷机/脱粒机          E1e1__E1e2__ E1e3__

④□机械犁 ⑤□动物拉犁 ⑥□打农药的喷雾器 ⑦□其他__          E1e4__E1e5__ E1e6__ E1e7__

f.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_ 。         

①□自留种       ②□私营种子站   ③□到村里来的私人商贩         E1f1__E1f2__ E1f3__

④□集体、国营种子站              ⑤□政府农业技术站/代销        E1f4__E1f5__

⑥□到村里来的农业技术员 ⑦□政府免费提供  ⑧□其他__          E1f6_ E1f7__E1f8__

2、在近两年的农业生产中您是否采用过新的农业技术?__                   E2__

  ①□ 是                                  ②□否

 

a采用新技术的主要原因是___ 。                                E2a__

①□政府要求采用,不得不用         

②□周围的村民都在用            

③□自己认为采用新技术能对家庭的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④□其他__       

b所采用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      

①□各级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         ②□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和支持 E2b1__ E2b2__

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有关活动 ④□农业或农民协会组织的技术学习   E2b3__ E2b4__

⑤□经营性农业组织的技术支持         ⑥□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           E2b5__ E2b6__

⑦□向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示范户学习  ⑧□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科技频道   E2b7__ E2b8__

⑨□阅读科技书籍和报刊      ⑩□通过网络学习     11□其他__           E2b9__ E2b10__ E2b11__

                                               

                                         

注:2题中回答①“是”请回答3,回答②“否”请回答4。

 

3、与采用新技术之前相比,您家在采用新技术后家庭收入是否得到了增加?__ E3__            

①□增加了很多         ②增加了一些           ③没有增加

                  a收入没有增加的主要原因___                        E3a__

①□技术不适宜本地使用

  ②□技术难度大,应用失败

③□市场效益不好        ④□自然因素导致收成不好

                  ⑤□其他___

4、在近两年的农业生产中您为何没有采用新技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 

①□

没有或缺少本钱           ②□有应用失败的风险                     E41__ E42__

③□技术难学会,难掌握        ④□新技术要求严格,怕麻烦               E43__ E44__

⑤□搞农业不赚钱             ⑥□种植或养殖规模小,效益不大,懒得折腾   E45__ E46__

⑦□新技术太多,不知该用哪些 ⑧□怕被人骗                             E47__ E48__

⑨□没有学习过新的农业技术       ⑩□其他___                       E49__ E410__

                 

   a您为何没有学习新的农技?(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 

①□想学,但不知去哪里学  ②□想学,但错过了培训机会

                    E4a1__ E4a2__

③□

没有或缺少本钱        ④□有应用失败的风险                          E4a3__ E4a4__

⑤□技术难学会,难掌握     ⑥□新技术要求严格,怕麻烦                    E4a5__ E4a6__

⑦□搞农业不赚钱          ⑧□种植或养殖规模小,效益不大,懒得学          E4a7__ E4a8__

⑨□现有的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不大  ⑩□其他___                  E4a9__ E4a10__

六、对科技服务的评价及需求

1、您最信赖的农业科技服务提供者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 。         

①□政府农技推广部门                ②□邻居或亲朋好友                  F11__ F12__

③□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④□科技书籍和报刊                  F13__ F14__

⑤□网络                            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F15__ F16__

⑦□农业或农民协会                  ⑧□经营性农业组织                  F17__ F18__

⑨□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示范户    ⑩□其他                            F19__ F110__

2、您选择农业技术学习途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         

①□技术提供者的可靠性   ②□技术使用后的经济效益                    F21__ F22__

③□学习需要的费用       ④□学习需要的时间长短                      F23__ F24__

⑤□学习方便安排         ⑥□技术容易学习                            F25__ F26__

⑦□有优惠政策的扶持     ⑧□其他                                    F27__ F28__

3、您认为最有效的技术学习方式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                              

①□技术员下乡到户指导         ②□通过广播、电视的科技频道          F31__ F32__

③□自己看有关科技书籍和报刊   ④□参加培训班                        F33__ F34__

⑤□向邻居或亲朋好友学习       ⑥□专业大户或科技核心户、示范户      F35__ F36__

⑦□专家讲座         ⑧□参加科技集市或展览     ⑨□电话咨询         F37__ F38__ F39__

⑩□通过网络学习    11□其他                                         F310__ F311__

 

4、在未来两三年的家庭生产中,您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程度是__。      F4__

①□非常需要      ②□比较需要           ③□一般

④□不太需要      ⑤□不需要             ⑥□说不清或不知道

 

5、请您根据未来两三年家庭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情况填写下表:

a.生产领域上, 需要的科技服务主要是___;                          F5a__

①□农业  ②□林业  ③□畜牧   ④□副业(种经济作物)  ⑤□渔业

b.生产环节上,需要的科技服务主要是 ___;                          F5b__

①□生产前          ②□生产中           ③□生产后 

④□生产前和生产中  ⑤□生产前和生产后   ⑥□生产中和生产后  

⑦□生产前、中、后

c.技术效果上,需要的科技服务主要是___;                           F5c__

①□提高农产品产量  ②□提高农产品质量  ③□减轻劳动强度

④□降低生产成本    ⑤□增加经济收入   ⑥□其他___

d.技术品种上,需要的科技服务主要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       

①□良种            ②□套种等               ③□防病防疫            F5d1__ F5d2__ F5d3__

④□果蔬储藏、运输  ⑤□节水旱作       ⑥□施肥                 F5d4__ F5d5__ F5d6__

⑦□新饲料          ⑧□农业机械操作         ⑨□地膜覆盖            F5d7__ F5d8__ F5d9__

⑩□农产品加工      11□树木嫁接             12其他__              F5d10__ F5d11__ F5d12__

6、您目前最希望政府帮您做的事情是(请按重要性排列前三项)___

①□提供生产资金支持    ②□组织行业协会        ③□及时收购农产品   F61__ F62__ F63__

④□提供生产和市场信息  ⑤□提供农业科技支持    ⑥□创办农民学校     F64__ F65__ F66__

⑦□兴修水利            ⑧□整顿农资市场秩序    ⑨□提高农产品价格   F67__ F68__ F69__

⑩□改善生态环境      11□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管理 12□其他___     F610__ F611__ F612__

7请对农村的科技服务工作说一句您最想说的话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

附录三:本课题组实地访谈、调查图片(部分)

  

■课题组深入农家做深入访谈

■课题组深入农家做深入访谈

 

■课题组采访肇庆坑口镇农业办干部

■课题组在坑口镇上林村实地调查

 

■梅县农业局科教股长张女士跟课题组讨论科技入户

■课题组在梅县扶大镇狗爪豆种植大户张怀兴园中拍摄

■梅县农业局科教股长张女士谈科技入户

■课题组和农资店负责人做深入访谈

 

■课题组在英德市大湾镇农资店调查

 

■课题组在英德市对当地的农资店进行调研

■课题组随三下乡队伍采访大湾镇政府工作人员

 

■调查组在梅县畜牧水产局采访畜牧科科长

■课题组在梅县扶大镇拍摄的农户对狗爪豆进行初加工的操作

■课题组随三下乡队伍采访大湾镇政府工作人员

 

■课题组调查员张雨婷在梅县农业局调研

■沙糖桔种植大户介绍他新近投资的桔园情况

 

■调查组参观广宁县农业龙头企业

■课题组参观广宁坑口镇木薯基地

■广宁县农户家中的竹制品

■调查组采访广宁县林业局领导

 

 

■课题组委派的同学跟农户做访谈

■课题组委派的同学跟农户做问卷调查

 

■课题组委派的同学跟农户做问卷调查

■在广宁县农户对竹子进行初加工

 

■课题组在广宁县坑口镇参阅到的文件

■课题组在广宁县我们查阅到的相关文件

G1.大赛评审委员会预审意见粘贴处

G2.大赛评审委员会终审意见粘贴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力学AI有限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