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顶会ICLR,今年只有一家中国大模型公司受邀演讲

机器学习三大顶会之一的ICLR 2024,正在维也纳如火如荼地举行。

虽然首个时间检验奖、杰出论文奖等“重头戏”已经陆续颁布,但在其它环节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样是作为ICLR重要组成部分的特邀演讲(Invited Talk),每年都会邀请在机器学习领域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行演讲。

而今年,中国只有一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并且仅从他的演讲主题The ChatGLM’s Road to AGI中,我们就能挖到更多的线索——

ChatGLM,正是由清华系初创智谱AI所推出的千亿参数大语言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被ICLR官方唯一“翻牌”的智谱AI团队,又在长达1个小时的特邀演讲中说了些什么?

我们继续往下看。

唯一受邀的中国大模型团队

在“大模型之战”开启以来,智谱AI的ChatGLM不夸张地说,是一直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的玩家之一。

事实上,智谱AI从2019年就已经入局LLM的研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智谱AI与OpenAI在AIGC的各个模态上均已呈现出生态对标之势

  • ChatGPT vs ChatGLM

  • DALL·E vs CogView

  • Codex vs CodeGeex

  • WebGPT vs WebGLM

  • GPT-4V vs GLM-4V

虽然生态对标得很紧密,但从技术路线上来看,智谱的GLM与GPT是截然不同的。

当下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仅编码器架构(Encoder-only)、仅解码器架构(Decoder-only)、编码器-解码器架构(Encoder-Decoder)。

GPT是属于“仅解码器架构”的玩家,而GLM则是借鉴“编码器-解码器架构”的思路去发展;因此也有一番独树一帜的味道。

而作为此次唯一被ICLR邀请做演讲的中国大模型公司,智谱AI团队在现场先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ChatGLM一步步走向GLM-4V,即从LLM迈向VLM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张发展时间线中,先有一个整体脉络上的感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到技术上的实现,比较关键的节点便是CogVLM的提出,主打让大模型带上视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gVLM模型主要包含四个组件,分别是ViT编码器、MLP适配器、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和视觉专家模块。

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改变了视觉语言模型的训练范式,从浅层对齐转向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CogVLM还被Stable Diffufion 3用来做了图像标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此,智谱AI团队在本次特邀演讲环节中,更多地介绍并亮出了近期的前沿成果。

例如CogView3,是一个更快、更精细的文生图模型。

其创新之处便是提出了一个级联框架,是第一个在文本到图像生成领域实现级联扩散的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实验结果来看,CogView3在人类评估中比当前最先进的开源文本到图像扩散模型SDXL高出77.0%,同时只需要大约SDXL一半的推理时间。

CogView3的蒸馏变体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只需SDXL的1/10的推理时间。

同样是基于 CogVLM,智谱AI所做的另一项研究CogAgent,则是一款具有视觉Agent能力的大模型。

CogAgent-18B拥有110亿的视觉参数和70亿的语言参数, 支持1120*1120分辨率的图像理解。在CogVLM的能力之上,它进一步拥有了GUI图像Agent的能力。

据了解,CogAgent-18B已经在9个经典的跨模态基准测试中实现了最先进的通用性能;并且在包括AITW和Mind2Web在内的GUI操作数据集上显著超越了现有的模型。

除此之外,智谱AI团队还提出:AI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关键在于Loss,而并非模型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此,团队提出了Pre-training Loss作为语言模型“涌现能力”的指标,训练了30多个不同模型参数和数据规模的语言模型,并评估了他们在 12 个英文和中文数据集上的表现:

  • Pre-training Loss 与下游任务性能呈负相关,即预训练损失越低,下游任务性能越好。这一结论适用于不同参数尺寸的语言模型,不受模型大小、训练数据量的影响。

  • 对于一些下游任务,当 Pre-training Loss 低于某个阈值时,性能才会超过随机猜测水平,呈现出“涌现能力”。这些任务的性能阈值大致相同,约在2.2左右。

  • 即使使用连续指标评估,仍观察到“涌现能力”的存在。这表明涌现能力并非由非线性或离散指标导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如针对LLM解决数学问题,提出了Self-Critique的迭代训练方法,通过自我反馈机制,帮助LLM同时提升语言和数学的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ChatGLM通向AGI的后续计划,智谱AI在本次特邀演讲中也亮出了自己的“三步走”。

首先是GLM-4的后续升级版本,即GLM-4.5

据了解,新升级的模型将基于超级认知SuperIntelligence和超级对齐SuperAlignment技术,同时在原生多模态领域和AI安全领域有长足进步。

团队表示:

通向通用人工智能之路,文本是最关键的基础。

但下一步则应该把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模态混合在一起训练,变成一个真正原生的多模态模型。

其次,为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团队将引入GLM-OS的概念

GLM-OS是指以大模型为中心的通用计算系统,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基于已有的All-Tools能力,再加上内存记忆memory和自我反馈self-reflection能力,GLM-OS有望成功模仿人类的PDCA机制,即Plan-Do-Check-Act循环。

首先做出计划,然后试一试形成反馈,调整规划然后再行动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大模型依靠PDCA循环机制形成自我反馈和自我提升——恰如人类自己所做的一样。

最后,是GLM-zero

这项技术其实智谱AI从2019年以来便一直在钻研,主要是研究人类的“无意识”学习机制:

当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依然在无意识地学习。

“无意识”学习机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我学习self-instruct、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和自我批评self-critics。

团队认为,人脑中存在着反馈feedback和决策decision-making两个系统,分别对应着LLM大模型和Memory内存记忆两部分,GLM-zero的相关研究将进一步拓展人类对意识、知识、学习行为的理解。

而这也是GLM大模型团队第一次向外界公开这一技术趋势。

当然,除了这场特邀演讲之外,回顾本届ICLR其它亮点,可以说大模型着实是顶流中的顶流。

ICLR 2024,大模型赢麻了

首先是斩获本届ICLR颁发的第一个时间检验奖(Test of Time Award)的论文,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变分自编码器(VAE)。

正是这篇11年前的论文,给后续包括扩散模型在内的生成模型带来重要思想启发,也才有了现如今大家所熟知的DALL·E 3、Stable Diffusion等等。

也正因如此,在奖项公布之际便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纷纷表示“Well deserve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论文一作Diederik Kingma现任DeepMind研究科学家,也曾是OpenAI创始成员、算法负责人,还是Adam优化器发明者。

VAE采用了一个关键策略:使用一个较简单的分布(如高斯分布)来近似复杂的真实后验分布。模型的训练通过最大化一个称为证据下界(ELBO)的量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方法可以被看作是在图像重建的同时,对潜在变量的分布施加了一种“规范化”约束。

与传统自编码器相比,VAE所学习的潜在表示通常具有更强的解释性和更好的泛化能力。

在论文的实验部分,作者展示了VAE在MNIST数据集上生成手写数字图像的能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CLR 2024的首个时间检验奖还设置了亚军(Runner Up)奖项。

同样也是非常经典的一项研究,作者包括OpenAI首席科学家的Ilya、GAN的发明者Ian Goodfello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项研究名为Intriguing properties of neural networks,官方对其的评价是:

研究强调了神经网络容易受到输入的微小变化的影响。

这个想法催生了对抗性攻击(试图愚弄神经网络)和对抗性防御(训练神经网络不被愚弄)领域。

除了时间检验奖之外,每年的杰出论文奖(Outstanding Paper Awards)也是必看点之一。

本届ICLR共有五篇论文荣登杰出论文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篇:

Generalization in diffusion models arises from geometry-adaptive harmonic representations

这篇来自纽约大学、法兰西学院的研究,从实验和理论研究了扩散模型中的记忆和泛化特性。作者根据经验研究了图像生成模型何时从记忆输入转换到泛化机制,并通过 “几何自适应谐波表征 ”与谐波分析的思想建立联系,进一步从建筑归纳偏差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篇:

Learning Interactive Real-World Simulators

研究机构来自UC伯克利、Google DeepMind、MIT、阿尔伯塔大学。汇集多个来源的数据来训练机器人基础模型是一个长期的宏伟目标。这项名为 “UniSim ”的工作使用基于视觉感知和控制文字描述的统一界面来聚合数据,并利用视觉和语言领域的最新发展,从数据中训练机器人模拟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篇:

Never Train from Scratch: Fair Comparison of Long-Sequence Models Requires Data-Driven Priors

来自特拉维夫大学、IBM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最近提出的状态空间模型和Transformer架构对长期顺序依赖关系的建模能力。作者发现从头开始训练Transformer模型会导致对其性能的低估,并证明通过预训练和微调设置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篇:

Protein Discovery with Discrete Walk-Jump Sampling

基因泰克、纽约大学的研究解决了基于序列的抗体设计问题,这是蛋白质序列生成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作者引入了一种创新而有效的新建模方法,专门用于处理离散蛋白质序列数据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五篇:

Vision Transformers Need Registers

来自Meta等机构的研究,识别了vision transformer网络特征图中的伪影,其特点是低信息量背景区域中的高规范Tokens。作者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提出了关键假设,利用额外的register tokens来解决这些伪影问题,从而提高模型在各种任务中的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在五篇杰出论文奖中,与大模型相关的研究就占了四篇,可以说是赢麻了。

除此之外,还有11篇论文获得了获得荣誉提名(Honorable mentions),其中三篇论文是全华人阵容。

整体来看,本届会议共收到了7262 篇提交论文,接收2260篇,整体接收率约为 31%。此外Spotlights论文比例为 5%,Oral论文比例为 1.2%。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10天):初阶应用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 大模型 AI 能干什么?
  • 大模型是怎样获得「智能」的?
  • 用好 AI 的核心心法
  • 大模型应用业务架构
  • 大模型应用技术架构
  • 代码示例:向 GPT-3.5 灌入新知识
  • 提示工程的意义和核心思想
  • Prompt 典型构成
  • 指令调优方法论
  • 思维链和思维树
  • Prompt 攻击和防范

第二阶段(30天):高阶应用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 为什么要做 RAG
  • 搭建一个简单的 ChatPDF
  • 检索的基础概念
  • 什么是向量表示(Embeddings)
  • 向量数据库与向量检索
  • 基于向量检索的 RAG
  • 搭建 RAG 系统的扩展知识
  • 混合检索与 RAG-Fusion 简介
  • 向量模型本地部署

第三阶段(30天):模型训练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 为什么要做 RAG
  • 什么是模型
  • 什么是模型训练
  • 求解器 & 损失函数简介
  • 小实验2:手写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并训练它
  • 什么是训练/预训练/微调/轻量化微调
  • Transformer结构简介
  • 轻量化微调
  • 实验数据集的构建

第四阶段(20天):商业闭环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 硬件选型
  • 带你了解全球大模型
  • 使用国产大模型服务
  • 搭建 OpenAI 代理
  • 热身:基于阿里云 PAI 部署 Stable Diffusion
  • 在本地计算机运行大模型
  • 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 基于 vLLM 部署大模型
  • 案例:如何优雅地在阿里云私有部署开源大模型
  • 部署一套开源 LLM 项目
  • 内容安全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0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