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
  • TCP/IP 是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
  • 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从上到下一依次为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
  • 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 PDU
  • PDU (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 OSI 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PDU。

  • 应用层 PDU 再传送到运输层
  • 加上运输层首部,成为运输层报文

  • 运输层报文再传送到网络层
  • 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 IP 数据报(或分组)

  • IP 数据报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
  • 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
  • 数据链路层帧再传送到物理层
  • 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

  • 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
  • 从发送端物理层传送到接收端物理层
  • 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
  • 应用层:PDU
  • 运输层:报文
  • 网络层:IP数据报
  • 数据链路层:帧
  • 物理层:比特流

注意:

  • OSI 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PDU (Protocol Data Unit)。这个名词现已被许多非 OSI 标准采用。
  • 任何两个同样的层次把数据(即数据单元加上控制信息)通过水平虚线直接传递给对方。这就是所谓的“对等层”(peer layers)之间的通信。
  • 各层协议实际上就是在各个对等层之间传递数据时的各项规定。 
  •  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 上层使用服务原语获得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 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