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1. 数据库(DataBase,DB)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 (永久储存)、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也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主要功能:
(1) 数据定义功能:
①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②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定义。

(2)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① 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
② 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
③ 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④ 提供多种存取方法(索引查找、hash查找、顺序查找等)来提高存取效率

(3)数据操纵功能:
① 提供数据操控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②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修改……)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① 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以保证事物的正确运行。
②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① 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
② 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
③ 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

(6) 其他功能
① 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
② 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另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
③ 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
(定组操运建维其:丁族曹云建围棋)

  1.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程序)、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用户
应用系统
用户
...
用户
应用开发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员

引入数据库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含与关系)

硬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他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分组编存检维)

②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发展的基础上(前三个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飞跃。

1.1.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结构化

①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②所谓“整体”结构化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仅仅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组织或企业;不仅数据内部是结构化的,而且整体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是具有联系的。(数据记录可变长)

③在数据库系统中,记录的结构和记录之间的联系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从而减轻了程序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④在数据库系统中,不仅数据是整体结构化的,而且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或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1或一组记录;而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2不能细到数据项。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和不一致性,是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包括物理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数据在数据库中怎样存储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按完冰敷
① 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使用造成的数据泄密和破坏。==每个用户只能按规定对某些数据以某些方式进行使用和处理。

② 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数据的完整性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并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③ 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当多个用户的并发进程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或使得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

④数据库恢复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回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亦称为完整状态或一致状态)的功能。

总结

1、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2、 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新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能简化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1.2 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就是说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2、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2.1 两类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被人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2、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这些模型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① 概念模型(conceputal model),也称信息模型,他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②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网关面对半)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和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等。他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③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他是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或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④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各种机器上实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或者说是支持某种数据模型的。

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换为机器世界。
图示如下:

现实世界
抽象认识
信息世界 概念模型
机器世界 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自然语言解释: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可以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的。

1.2.2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的用途: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的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另一方面还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1.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①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例如:一个学生

②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例如:学生实体可以由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院系、入学时间等属性组成。属性组合(201315121,张山,男,199505,计算机系,2013)即表征了一个学生。

③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例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

④ 实体型(entity type):
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院系,入学时间)

⑤ 实体集(entity set):
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

⑥ 联系(relationship):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个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类型

2.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该方法用E-R图(E-R diagram)3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方法也称E-R模型。

E-R模型:百度百科:E-R模型

1.2.3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说,数据结构描述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与对象的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如网状模型中的数据项、记录,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如网状模型中的系型(set type)

数据结构是所描述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② 数据库主要有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

④ 数据模型对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定义:
Ⅰ 反映和规定其必须遵守的基本的和通用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Ⅱ 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以反映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遵守的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

1.2.4 常用的数据模型(层网关面对半)

1、常用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 oriented data model)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object relational data model)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semistructure data model)
其中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称为格式化模型 4

2、在格式化模型中数据结构的单位是基本层次联系。所谓基本层次联系是指两个记录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对多(包括一对一)的联系

3、基本层次联系:

Lij
Ri
Rj

Ri位于联系Lij的始点,称为双亲结点,Rj位于联系Lij的终点,称为子女结点。

1.2.5 层次模型

①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
② 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
③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1、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定义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
① 有且只有一个节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节点称为根节点。

② 层次模型的特点:
Ⅰ 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Ⅱ 在层次模型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记录类型之间的联系用节点之间的连线(有向边)表示。这种联系是父子之间的一对多的联系,这就使层次数据库系统只能处理一对多的实体联系。

Ⅲ 每个记录类型可以定义一个排序字段,也称为码字段。
Ⅳ 任何一个给定的记录值只能按其层次路径查看,才能显出它的全部意义

Ⅴ 没有一个子女记录值能够脱离双亲记录值而独立存在

2、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①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主要有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进行插入、删除、更新操作时要满足层次模型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Ⅰ 插入:*如果没有相应的双亲结点就不能插入他的子女结点值。
Ⅱ 删除: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值,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将被同时删除。
Ⅲ 更新:更新操作时,应更新所有相应记录,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层次模型的优缺点

① 层次模型的有点主要有:
Ⅰ 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比较简单清晰
Ⅱ 层次数据库的查询效率高。层次数据库的性能由于关系数据库,不低于网状数据库
Ⅲ 层次数据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② 层次模型的缺点主要有:
Ⅰ 结点之间的多对多联系表示不自然。
Ⅱ 对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限制比较多,因此应用程序的编写比较复杂。
Ⅲ 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
Ⅳ 由于结构严密,层次命令趋于程序化。

1.2.6 网状模型

*网状数据库系统采用网状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网状数据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统,亦称CODASYL系统(数据系统语言研究会,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

1.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
Ⅰ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Ⅱ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② 网状模型与层次模型的区别
Ⅰ 允许多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
Ⅱ 允许结点有多个双亲结点
Ⅲ 允许两个结点之间有多种联系(称之为复合联系)
Ⅳ 网状模型可以更直接地去描述现实世界。
Ⅴ 层次模型实际上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

2.网状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条件

① 网状模型一般来说没有层次模型那样严格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但具体的网状数据库系统对数据操纵都加了一些限制,提供了一定的完整性约束。

3.网状模型的优缺点

① 网状模型的有点主要有:
Ⅰ 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
Ⅱ 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② 网状模型的缺点主要有:
Ⅰ 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
Ⅱ 网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要嵌入某一种高级语言(如COBOL、C)中,用户不容易掌握,不容易使用。
Ⅲ 由于记录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实现的,应用程序在访问数据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存取路径,因此用户必须了解系统结构的细节,加重了编写应用程序的负担。

1.2.7 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① 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②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③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
④ 码(key):也称为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⑤ 域 (domain):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来自某个域
⑥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⑦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条件,这些规范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也就是说,不允许表中还有表

⑧术语对比:

关系术语一般表格的术语
关系名表名
关系模式表头(表格的描述)
关系(一张)二维表
元组记录或行
属性
属性名列名
属性值列值
分量一条记录中的一个列值
非规范关系表中有表(大表中嵌有小表)
2.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①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②关系模型中的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而不像格式化模型中那样是单记录的操作方式。
另一方面,==关系模型把存取路径向用户隐蔽起来,用户只要指出“干什么”或“找什么”,不必详细说明“怎么干”或“怎么找”,==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独立性,提高了用户生产率。

3.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① 优点:
Ⅰ 关系模型与格式化模型不同,他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Ⅱ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对数据的检索和更新结果也是关系(即表)。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Ⅲ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② 缺点:
Ⅰ 存取路径对用户是隐蔽的,查询效率往往不如格式化数据模型。
Ⅱ 为了提高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因此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

1.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数据库系统内部的系统结构(从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2、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结构(从数据库最终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为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多层结构等

1.3.1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① 在数据模型中有“型”和“值”的概念。型是指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例如:学生记录定义为(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籍贯)这样的记录型,而(201315130,李明,男,计算机系,19,江苏南京市)则是该记录型的一个记录值。

模式(schema) :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他仅仅涉及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值。模式的一个具体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instance),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

③模式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联系,实例反映的是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④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相对变动的,实例随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更新而变动。

1.3.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如图:

三级模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模式(schema)

(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2)理解:
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又与具体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模式数据定义语言(模式DDL)来严格地定义模式。

2.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介于模式与应用之间
(1)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他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2)理解: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不同的用户在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保密的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模式与外模式的关系:一对多
同一外模式也可以为某一用户的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外模式与应用的关系:一对多)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是不可见的;(外模式的用途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外模式数据定义语言(外模式DDL),来严格定义外模式

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1)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他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2)理解:
记录的存储方式;索引的组织方式;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图书出版公司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和数据独立性

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2、在系统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外模式/模式映像

(1)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对应于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2u

(2)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改变,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像

(1)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
(2)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说明逻辑记录和字段在内部是如何表示的。该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3.数据库模式
  • 即全局逻辑结构是数据库的中心与关键
  • 独立于数据库的其他层次
  • 设计数据库模式结构时应首先确定数据库的逻辑模式

(1)数据库的内模式:

  • 依赖于他的全局逻辑结构
  • 独立于数据库的用户视图,即外模式
  • 独立于具体的存储设备
  • 将全局逻辑结构中所定义的数据结构及其联系按照一定的物理存储策略进行组织,以达到较好的时间与空间效率。

(2)数据库的外模式:

  • 面向具体的应用程序
  • 定义在逻辑模式上
  • 独立于存储模式和存储设备
  • 当应用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相应的外模式不能满足其试图要求时,该外模式就得做相应改动
  • 设计外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到应用的扩充性

(3)特定应用程序

  • 在外模式描述的数据结构上编制的
  • 依赖于特定的外模式
  •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外模式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除非应用需求本身发生变化,否则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修改

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得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去,另外,由于数据的存取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软人)

1.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要求:

  • 要有足够大的内存,存放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数据缓冲区和应用程序
  • 有足够大的磁盘或磁盘阵列等设备存放数据库,有足够大的磁带(或光盘)作数据备份
  • 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能力,以提高数据传送率。

2.软件

主要包括: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支持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
  • 具有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便于开发应用程序
  • 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应用开发工具是系统为应用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提供的高效率、多功能的应用生成器、第四代语言等各种软件工具。他们为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3.人员

各种人员的数据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1)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

  •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 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 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 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以改善系统性能。当用户的需求增加和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还要对数据库进行较大的改造,包括修改部分设计,即数据库的重构

(2)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

  • 系统分析员负责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范说明
  • 要和用户及数据库管理员相结合,确定系统的硬软件配置
  • 参与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参与用户需求调查和系统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设计

(3)应用程序员

  • 负责设计和编写应用系统的程序模块
  • 进行调试和安装

(4)用户

  • 这里用户是指最终用户,最终用户通过应用系统的用户接口使用数据库。
  • 用户可分为三类:偶然用户(企业或组织机构的高中级管理人员)、简单用户(多数用户)、复杂用户(工程师、科学家等)

错题(参考大学生搜题酱)

1.实现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的是(A)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关系模型 D.逻辑模型
解: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2.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应用程序管理数据的是(A)
A.人工管理阶段 B.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
C.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D.数据库系统阶段

3.最常使用的概念模型是E-R模型。

4.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中的单位是基本层次联系,这是指两个记录(型) 以及它们之间的 一对多(包括一对一)的联系。

英文名称

名称英文(缩写)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数据操控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
数据模型data model
关系relation
元组tuple
domain
概念模型conceputal model
实体entity
属性attribute
key
实体型entity type
联系relationship
模式schema
实例instance
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
E-R图E-R diagram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
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 oriented data model
对象关系数据模型object relational data model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semistructure data model
数据库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
数据系统语言研究会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CODASYL)
数据库任务组Data Base Task Group(DBTG)
模式schema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子模式subschema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

  1. 数据记录是指对应于数据源中一行信息的一组完整的相关信息。例如,客户邮件列表中的有关某位客户的所有信息为一条数据记录。 ↩︎

  2. 粒度就是同一维度下,数据统计的粗细程度,计算机领域中粒度指系统内存扩展增量的最小值。 ↩︎

  3. 由陈品山(P.P.S.Chen,Peter Chen)于1976年提出。链接:百度百科:E-R图 ↩︎

  4. 格式化。 链接:百度百科:格式化 ↩︎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cuw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