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资源限制

一、资源限制

1、资源限制的使用

当定义Pod时可以选择性地为每个容器设定所需要的资源数量。最常见的可设定资源是CPU和内存大小,以及其他类型的资源

2、reuqest资源(请求)和limit资源(约束)

  • 1.当为 Pod 中的容器指定了 request 资源时,调度器就使用该信息来决定将 Pod 调度到哪个节点上。当还为容器指定了 limit 资源时,kubelet 就会确保运行的容器不会使用超出所设的 limit 资源量。kubelet 还会为容器预留所设的 request 资源量,供该容器使用
  • 2.如果 Pod 所在的节点具有足够的可用资源,容器可以使用超过所设置的 request 资源量。不过,容器不可以使用超出所设置的 limit 资源量
  • 3.如果给容器设置了内存的 limit 值,但未设置内存的 request 值,Kubernetes 会自动为其设置与内存 limit 相匹配的 request 值。类似的,如果给容器设置了 CPU 的 limit 值但未设置 CPU 的 request 值,则 Kubernetes 自动为其设置 CPU 的 request 值,并使之与CPU 的 limit 值匹配

3、Pod和容器的资源请求和限制

#定义创建容器时预分配的CPU资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cpu

#定义创建容器时预分配的内存资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memory

#定义创建容器时预分配的巨页资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hugepages-<size>

#定义cpu的资源上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cpu

#定义内存的资源上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memory

#定义巨页的资源上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hugepages-<size>

4、了解拓展 CPU 的资源单位

  • CPU 资源的 request 和 limit 以 cpu 为单位。Kubernetes中的一个 cpu 相当于一个 vCPU(1个超线程)

  • Kubernetes 也支持带小数 CPU 的请求。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cpu为0.5
    的容器能够获得一个 cpu 的一半 CPU 资源(类似于 Cgroup 对 CPU 资源的时间分片)。表达式 0.1 等价于表达式 100m(毫核),表示每 1000 毫秒内容器可以使用的 CPU 时间总量为 0.1*1000 毫秒 kubernetes 不允许设置精度小于 1m 的 CPU 资源

5、了解拓展 内存资源单位

内存的 request 和 limit 以字节为单位。可以以整数表示,或者以 10 为底数的指数的单位(E、P、T、G、M、K)来表示,或者以2为底数的指数的单位(Ei、Pi、Ti、G1、Mi、Ki)米表示

如:1KB=103=1000,1MB=106=1000000=1000KB,1GB=10^9=1000000000=1000MB
1K1B=210=1024,1M1B=220=1048576=1024K1B

PS:在买硬盘的时候,操作系统报的数量要比产品标出或商家号称的小一些,主要原因是标出的是以MB、GB为单位的,1GB就是1,000,000,000Byte,而操作系统是以 2 进制为处理单位的,因此检查驶盘容量时是以MiB、GiB为单位,1GiB=2^30=1,073,741,824,相比较而言,1GiB要比1GB多出1,073,741,824-1,000,000,000=73,741,824Byte,所以检测实际结果要比标出的少一些

6、资源限制示例

编写yaml资源配置清单

mkdir /opt/test
vim test1.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1
spec:
  containers:
  - name: web
    image: nginx
    env:
    - name: WEB_ROOT_PASSWORD
      value: "password"
    resources:
      requests:
        memory: "64Mi"
        cpu: "250m"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500m"
  - name: db
    image: mysql
    env:
    - name: MYSQL_ROOT_PASSWORD
      value: "password"
    resources:
      requests:
        memory: "64Mi"
        cpu: "250m"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500m"

释放内存node节点,以node1为例

由于mysql对于内存的使用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先检查内存的可用空间是否能够满足mysql的正常运行,若剩余内存不够,可对其进行释放操作

#查看内存
free -mh


#手动释放缓存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free -mh

#解释
0:0是系统默认值,默认情况下表示不释放内存,由操作系统自动管理
1:释放页缓存
2:释放dentries和inodes
3:释放所有缓存

#注意:
如果因为是应用有像内存泄露、溢出的问题,从swap的使用情况是可以比较快速可以判断的,但free上面反而比较难查看。相反,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告诉用户,修改系统的一个值,“可以”释放内存,free就大了。用户会怎么想?不会觉得操作系统“有问题”吗?所以说,既然核心是可以快速清空buffer或cache,也不难做到(这从上面的操作中可以明显看到),但核心并没有这样做(默认值是0),我们就不应该随便去改变它
一般情况下,应用在系统上稳定运行了,free值也会保持在一个稳定值的,虽然看上去可能比较小。当发生内存不足、应用获取不到可用内存、OOM错误等问题时,还是更应该去分析应用方面的原因,如用户量太大导致内存不足、发生应用内存溢出等情况,否则,清空buffer,强制腾出free的大小,可能只是把问题给暂时屏蔽了

创建资源

kubectl apply -f q.yaml

跟踪查看pod状态

kubectl get pod -o wide -w

OOM(OverOfMemory)表示服务的运行超过了我们所设定的约束值
Ready:2/2,status:Running说明该pod已成功创建并运行,但运行过程中发生OOM问题被kubelet杀死并重新拉起新的pod

image-20221009160708312

查看容器日志与详细信息

kubectl logs test1 -c web
kubectl logs test1 -c mysql

kubectl describe pod test1 
#nginx启动正常,mysql报错

image-20221009160625895

删除pod

kubectl delete -f q.yaml

image-20221009161053878

修改yaml配置资源清单,提高mysql资源限制

vim  q.yaml

image-20221009161208787

再次创建资源

kubectl apply -f q.yaml

#跟踪查看pod状态
kubectl get pod -o wide -w

image-20221009161328831

查看pod详细信息

kubectl describe pod test1

image-20221009161402930

查看node资源使用

kubectl describe node node2

image-20221009161455967

二、健康检查

1、健康检查的定义

健康检查又称为探针(Probe),是由kubelet对容器执行的定期诊断。

2、探针的三种规则

1.livenessProbe(存活探针)

判断容器是否正在运行。如果探测失败,则kubelet会杀死容器,并且容器将根据restartPolicy 来设置 Pod 状态,如果容器不提供存活探针,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

2.readinessProbe(就绪探针)

判断容器是否准备好接受请求。**如果探测失败,端点控制器将从与 Pod 匹配的所有service endpoints 中剔除删除该 Pod 的 IP 地址。**初始延迟之前的就绪状态默认为Failure。如果容器不提供就绪探针,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

3.startupProbe启动探针(1.17版本新增)

判断容器内的应用程序是否已启动,主要针对于不能确定具体启动时间的应用。如果匹配了 startupProbe 探测,则在 startupProbe 状态为 Success 之前,其他所有探针都处于无效状态,直到它成功后其他探针才起作用。如果 startupProbe 失败,kubelet 将杀死容器,容器将根据 restartPolicy 来重启。如果容器没有配置 startupProbe,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

4.同时定义

以上三种规则可同时定义。在 rbeadinessProbe 检测成功之前,Pod 的 running 状态是不会变成 ready 状态的

3、Probe支持的三种检测方法

1.exec

在容器内执行执行命令,如果容器退出时返回码为0则认为诊断成功

2.tcpSocket

对指定端口上的容器的IP地址进行TCP检查(三次握手)。如果端口打开,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3.httpGet

对指定的端口和路径上的容器的IP地址执行httpGet请求。如果响应的状态码大于等于200且小于400(2xx和3xx),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4、探测结果

每次探测都将获得以下三种结果之一:

  • 成功:容器通过了诊断
  • 失败:容器未通过诊断
  • 未知:诊断失败,因此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5、exec方式

vim exec.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labels:
    test: liveness				#为了健康检查定义的标签
  name: liveness-exec
spec:						#定义了Pod中containers的属性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
    image: busybox
    args:						#传入的命令
    - /bin/sh
    - -c
    - touch /tmp/healthy; sleep 30; rm -rf /tmp/healthy;sleep 600
    livenessProbe:
      exec:
        command:
        - cat
        - /tmp/healthy
      initialDelaySeconds: 5			#表示pod中容器启动成功后,多少秒后进行健康检查 
      periodSeconds: 5				#在首次健康检查后,下一次健康检查的间隔时间 5s

常用的探针可选参数

initialDelaySeconds:

  • 指定 kubelet 在执行第一次深测前应该等待5秒,即第一次探测是在容器启动后的第6秒才开始执行。默认是0秒,最小值是0

periodSeconds:

  • 指定了 kubelet 应该每5秒执行一次存活探测。默认是10秒。最小值是1

failureThreshold:

  • 当探测失败时,Kubernetes 将在放弃之前重试的次数。存活探测情况下的放弃就意味着重新启动容器。就绪探测情况下的放弃 Pod 会被打上未就绪的标签。默认值是3。最小值是1

timeoutSeconds:

  • 探测的超时后等待多少秒。默认值是1秒。最小直是1。(在Kubernetes 1.20版木之前,exec 探针会忽略 timeoutSeconds 探针会无限期地持续运行,甚至可能超过所配置的限期,直到返回结果为止)

上述命令解释

在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Pod具有单个Container。该perioSeconds字段指定kubelet应该每5秒执行一次活动性探测。该initiaDelaySeconds字段告诉kubelet在执行第一个探测之前应该等待5秒。为了执行探测,kubelet cat /tmp/healthy在容器中执行命令。如果命令成功执行,则返回0,并且kubelet认为Container仍然重要。如果命令返回非0值,则kubelet将杀死Container并重启它

1.在这个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Pod只有一个容

2.容器中的command字段表示创建一个/tmp/live文件后休眠30秒,休眠结束后删除该文件,并休眠10分钟

3.仅使用livenessProbe存活探针,并使用exec检查方式,对/tmp/live文件进行存活检测

4.initialDelaySeconds字段表示kubelet在执行第一次探测前应该等待5秒

5.periodSeconds字段表示kubelet每隔5秒执行一次存活探测

示例2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veness-exec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exec-container
    image: busybo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command: ["/bin/sh","-c","touch /tmp/live ; sleep 30; rm -rf /tmp/live; sleep 3600"]
    livenessProbe:
      exec:
        command: ["test","-e","/tmp/live"]
      initialDelaySeconds: 1
      periodSeconds: 3
	  
kubectl create -f exec.yaml

kubectl describe pods liveness-exec

kubectl get pods -w

6、httpGet方式

vim httpge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labels:
    test: liveness
  name: liveness-http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
    image: k8s.gcr.io/liveness
    args:
    - /server
    livenessProbe:
      httpGet:
        path: /healthz
        port: 8080
        httpHeaders:
        - name: Custom-Header
          value: Awesome
      initialDelaySeconds: 3
      periodSeconds: 3

在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Pod具有单个Container。该periodSeconds字段指定kubectl应该每3秒执行一次活动性探测。该initiaDelaySeconds字段告诉kubelet在执行第一个探测之前应等待3秒。为了执行探测,kubectl将HTTP GET请求发送到Container中运行并在端口8080上侦听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healthz路径的处理程序返回成功代码,则kubectl会认为任何大于或等于400的代码均表示成功,其他代码都表示失败

示例2: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veness-httpget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soscscs/myapp:v1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livenessProbe:
      httpGet:
        port: http
        path: /index.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1
      periodSeconds: 3
      timeoutSeconds: 10
	  
kubectl create -f httpget.yaml
kubectl get pods


kubectl exec -it liveness-httpget -- rm -rf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kubectl get pods

7、tcpSocket方式

定义TCP活动度探针

第三种类型的活动性探针使用TCP套接字,使用此配置,kubelet将尝试在指定端口上打开容器的套接字。如果可以建立连接,则认为该让其运行状况良好,如果不能,则认为该容器是故障容器

vim tcpsocke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goproxy
  labels:
    app: goproxy
spec:
  containers:
  - name: goproxy
    image: k8s.gcr.io/goproxy:0.1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readi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10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 15
      periodSeconds: 20

这个例子同时使用 readinessProbe 和 livenessProbe 探测。kubelet 会在容器启动 5 秒后发送第一个 readinessProbe 探测。这会尝试连接 goproxy 容器的 8080 端口。如果探测成功,kubelet 将继续每隔 10 秒运行一次检测。除了 readinessProbe 探测,这个配置包括了一个 livenessProbe 探测。kubelet 会在容器启动 15 秒后进行第一次 livenessProbe 探测。就像 readinessProbe 探测一样,会尝试连接 goproxy 容器的 8080 端口。如果 livenessProbe 探测失败,这个容器会被重新启动

TCP检查的配置与HTTP检查非常相似,此示例同时使用就绪和活跃度探针,容器启动5秒后,kubelet将发送第一个就绪探测器。这些尝试连接到goproxy端口8080上的容器。如果探测成功,则容器将标记为就绪,kubelet将继续每10秒运行一次检查。

除了就绪探针之外,此配置还包括活动探针。容器启动后15秒钟,kubelet将运行第一个活动谈着,就像就绪探针一样,这些尝试goproxy在端口8080上连接到容器。如果活动探针失败,则容器将重新启动

示例2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robe-tcp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soscscs/myapp:v1
    livenessProbe:
      timeoutSeconds: 1
      tcpSocket:
        port: 8080
      periodSeconds: 10
      failureThreshold: 2
      initialDelaySeconds: 5

kubectl create -f tcpsocket.yaml

kubectl exec -it probe-tcp  -- netstat -natp

kubectl get pods -w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probe-tcp   1/1     Running             0          1s
probe-tcp   1/1     Running             1          25s       #第一次是 init(5秒) + period(10秒) * 2
probe-tcp   1/1     Running             2          45s       #第二次是 period(10秒) + period(10秒)  重试了两次
probe-tcp   1/1     Running             3          65s

三、总结

1、探针

探针分为3种

  • livenessProbe(存活探针)∶判断容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失败则杀掉容器(不是pod),再根据重启策略是否重启容器

  • readinessProbe(就绪探针)∶判断容器是否能够进入ready状态,探针失败则进入noready状态,并从service的endpoints中剔除此容器

  • startupProbe∶判断容器内的应用是否启动成功,在success状态前,其它探针都处于无效状态

2、检查方式

检查方式分为3种:

  • exec∶使用 command 字段设置命令,在容器中执行此命令,如果命令返回状态码为0,则认为探测成功

  • httpget∶通过访问指定端口和url路径执行http get访问。如果返回的http状态码为大于等于200且小于400则认为成功

  • tcpsocket∶通过tcp连接pod(IP)和指定端口,如果端口无误且tcp连接成功,则认为探测成功

3、用的探针可选参数

常用的探针可选参数有4个

  • initialDelaySeconds∶ 容器启动多少秒后开始执行探测
  • periodSeconds∶探测的周期频率,每多少秒执行一次探测
  • failureThreshold∶探测失败后,允许再试几次
  • timeoutSeconds ∶ 探测等待超时的时间

状态,并从service的endpoints中剔除此容器

  • startupProbe∶判断容器内的应用是否启动成功,在success状态前,其它探针都处于无效状态

2、检查方式

检查方式分为3种:

  • exec∶使用 command 字段设置命令,在容器中执行此命令,如果命令返回状态码为0,则认为探测成功

  • httpget∶通过访问指定端口和url路径执行http get访问。如果返回的http状态码为大于等于200且小于400则认为成功

  • tcpsocket∶通过tcp连接pod(IP)和指定端口,如果端口无误且tcp连接成功,则认为探测成功

3、用的探针可选参数

常用的探针可选参数有4个

  • initialDelaySeconds∶ 容器启动多少秒后开始执行探测
  • periodSeconds∶探测的周期频率,每多少秒执行一次探测
  • failureThreshold∶探测失败后,允许再试几次
  • timeoutSeconds ∶ 探测等待超时的时间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