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Inquiry|创新与城市间知识溢出:社会、地理和技术的连通性和心理开放性

文献来源:Obschonka M, Tavassoli S, Rentfrow P J, et al. Innovation and inter-city knowledge spillovers: Social, geographical, and technological connectedness and psychological openness[J]. Research Policy, 2023, 52(8): 104849.

一、文章介绍

         跨经济主体的知识溢出是技术创新过程的核心。然而,人们对溢出效应传播并表现为创新的机制知之甚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该文研究了来自其他城市(知识库)的知识溢出是如何扩散和被吸收的。我们通过比较城市间知识溢出的三种机制(地理、技术和通过社交媒体链接产生的社会)来细化连通性的概念。我们还研究了局部心理开放如何促进这种扩散和吸收过程。利用美国360个城市作为我们的实证背景,我们发现地理中介和社会中介(但不是技术中介)的知识溢出与专利率呈正相关。此外,研究结果还证实了心理开放对社会中介知识溢出与专利率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通过对知识溢出机制进行更全面的测试,我们的研究表明,经常被引用的与知识池的物理接近仍然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因素。然而,一个城市与知识池的虚拟联系(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媒体联系)也很重要,特别是如果这个城市在心理上更开放的话。这种地方开放的催化剂可能会发生,因为开放的人口更好地吸收流入的知识,并通过关键创新者更有效地利用它。

        本研究旨在对城市间溢出机制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文研究了美国城市的创新如何与多个不同的城市间连通性概念相关联,以及这种连通性如何与城市的宏观心理构成(即居民对新想法的心理开放程度)相互作用。该文假设:

        (1)与高创新城市紧密联系的城市受益于更大的溢出效应,因此它们本身具有更高的创新率;

        (2)心理开放的人口增加了这些联系在促进传入的知识溢出效应的扩散和吸收方面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通过比较三种类型的连通性(地理、技术和社会)来完善连通性的概念,并提出心理开放性对这种连通性的催化作用。我们通过考察城市的专利率与“溢出池”之间的关联来检验这些假设,该“溢出池”是通过将其他城市最近的专利率相加而构建的,并根据城市之间不同类型的接近程度进行加权:地理(互惠欧几里得距离)、技术(专利类别分布的相似性)和社会(Facebook好友连接率)。

二、文章中值得注意的点

(1)数据来源该如何衡量呢?

        通过组合四种类型的数据源来构建最终的数据集。首先,使用专利数据作为构建因变量的基础,并测量大都市地区的技术接近度。其次,我们使用了一个独特的宏观心理学数据集,其中包含大都市地区五大人格特征(包括开放性)的平均指标。该数据集来自高斯林-波特互联网项目(GPIP),该项目收集了2000年至2015年美国居民个人层面的大五人格数据(Rentfrow等人,2008;另见Ebert et al, 2022)。该数据库由美国不同大都市地区的数百万调查对象组成,已成功用于若干区域研究(例如,G¨otz等人,2020;Obschonka et al, 2015;Stuetzer et al, 2018)。第三,我们使用了Bailey等人(2018年)提供的2016年Facebook好友连接数据。最后,我们使用各种公开可用的数据源,包括美国人口普查局和ACS(美国社区调查)来测量大都市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我们用作控制变量的各种人口和经济特征(下文将详细解释)。

        大多数变量最初是在邮政编码级别上可用的。结合并汇总了所有变量,直到大都会统计区(msa)水平,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的城市。选择msa作为我们的空间分析单元,因为它们是由城市核心和具有强大经济和社会联系的邻近社区组成的功能区。msa代表了一组标准的空间实体,它们在创新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Boschma et al ., 2015)以及宏观心理特征(Obschonka et al ., 2015)。最终的数据集包含了美国的360个msa,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5年的大多数变量(以及2000年至2015年的人格特征变量)。

(2)文章结论有何意义?

        该研究对研究有几个更高层次的含义。首先,我们的主要含义是,溢出文献应该继续更直接地整合创新的人类方面,特别是人类联系在当今数字化世界。他们还从人和地方人群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前提下提请注意宏观心理特征。虽然许多创新学者一直强调创新的人的一面,如创新过程背后的人的代理,实证研究往往只是间接地解决了这些人的心理和行为。创新过程中人类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现代概念及其宏观心理背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创新研究,以解决溢出效应问题。

        他们甚至更进一步,将关于连通性和开放性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学术界、学术研究人员的创新性和潜在的知识溢出,这些都是创新过程的主要例子。除了局部机制(空间邻近性和局部溢出,Breschi和Lissoni, 2001)之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虚拟联系、克服简单地理边界的社会联系促进的实际知识流动,以及对新的、潜在的具有挑战性和破坏性的新知识的某种心理开放等因素,都可能有助于新的学术研究的创新性。

        创新研究的另一个核心含义涉及我们对城市间的关注。通过考虑潜在的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研究结果挑战了知识流动通常是地理本地化的普遍假设,因为“知识流动模式受到往往位于同一地点的同伴的复杂网络的影响”。相反,我们的研究支持另一种研究流,暗示了相对非本地化的知识溢出的相关性。未来的研究可以研究城市间的对等网络效应,以及虚拟链接如何产生这种社会接近性,推动沟通,从而产生溢出过程。此外,在先前的溢出研究中发现,组织研究的视角可能还不够,因为知识流动也发生在人和群体之间,这也需要更多的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最后,经济地理学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接近性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否为面对面和相关的互动。后covid时代的远程和混合工作意味着面对面的互动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频繁。因此,不一定需要面对面交流的知识溢出的重要性可能会被放大。这些城市通过虚拟链接与创新型城市建立社会联系,在特定情况下受益于溢出效应,这对后冠状病毒时代的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相关想法

(1)关于个人的一些启示

        该文献名为《创新与城市间知识溢出:社会、地理和技术联系与心理开放》启示社会企业也是被作为社会创新而被大家所熟知,之前的研究重点在于社会企业的区域分布特征(限于认证社会企业)、社会企业的发展驱动因素。在社会企业的驱动因素方面的研究,我觉得可以利用该文献框架进行深一步研究,该研究的点在于:一:已经证实社会企业的分布是与地理空间和技术创新与心理开放存有一定相关关系,通过国内社会企业认证数据可以得行业数据足证可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可借鉴进行探究社会创新与知识溢出得关系。

(2)转化落地的难度

         难度在于研究数据的换取,宏观数据较易,但开放数据可借助csg调查数据,这条文章升级换代可能性很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封印师请假去地球钓鱼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