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度
难度是由所有学生的平均值/总分得到的。值越高难度越低。
2.区分度
区分度是用前27%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减去后27%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再除以总分得到的。值越高区分度越好。
3.具体步骤
(1)难度
输入数据,逐题计算每道题目的难度,先求每道题学生的得分平均值,然后再除以满分,即可得到题目难度
(2)区分度
- 第一步,根据总成绩进行排序,选择扩展选定区域
- 第二步,计算前27%和后27%的学生的每道题的平均值,共六名学生,前27%可算前两名,后27%即最后两名。
- 第三步,用前27%学生的均值-后27%学生的均值,再除以满分,即可得到区分度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题区分度非常好,第三题需要进行修改一下。
区分度(D)的值域被限定在-1.00到+1.00之间。一般而言,当D为正时,我们称之为积极区分;D为负时,则为消极区分;D等于0则表示没有区分效果。对于具有积极区分效果的试题,D值越高,其区分能力就越强。
具体来说,若试题的区分度达到0.4及以上,表示其区分度非常好;在0.3至0.39之间,则区分度较好;0.2至0.29之间,区分度稍显不足,需要调整;而低于0.19的区分度则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应考虑将其淘汰。如果区分度为负,说明这道题目存在问题,可能需要删除或进行修订。
由此我们判断1,4,5题均可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