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
成绩分析报告中涉及到很多统计指标,包括满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得分率、难度、区分度、标准差、标准分、信度等,下面将概念较复杂的指标进行简单说明。
得分率
考生在某一题或整卷的得分情况,计算公式:得分率=平均分/满分*100%
难度
难度是指考生解答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测评试题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人才测评的鉴别性。
难度值在0~1之间,难度值越大,表示该题越简单。
客观题计算公式:
其中P表示试题难度,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表示参加测试的人数。
主观题计算公式:
其中 表示所有考生在该题上的平均分,K表示该题的满分。
区分度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的得分,使高水平应试者得分高,低水平应试者得分低。
客观题某一题区分度的计算公式:D=P(h)-P(l)
说明:将总分最高的27%作为高分组,最低的27%作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通过该题的百分比,即P(h)和P(l)。
主观题某一题区分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高分组该题所得总分;
:低分组该题所得总分;H:该题最高分;L:该题最低分;N:考生人数(总人数的25%)。
标准差
标准差能反映各分数相对平均分的离散程度,是所有分数与平均值差的一个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
Z分数
Z分数是以一批分数的平均分作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距离的。它由正负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正负号说明原始分是大于还是小于平均分,绝对值说明原始分距离平均分的远近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表示某考生的分数,表示全体考生分数的均值,S表示考生分数的标准差,Z为某考生分数对应的标准分数。
标准分
标准分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来度量分数与参考点平均分之间的离差,即分数距平均分相差了多少个单位。标准分是在Z分数的基础上转换而来,根据我国普通高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所使用的标准分,计算公式如下:
T=500+100Z
信度
信度指考试结果的准确程度,它是检验考试质量的主要指标,稳定性越大,一致的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采用克龙巴赫(Cronbach)α系数公式计算:
R=(1-∑Si×Si/S×S)K/(K–1)
其中R为信度系数,K为整份试卷的题目数,Si×Si为所有考生在第i题得分的方差,S×S为所有考生所得总分的方差。
信度最高为1.0,表明考试完全反映了学生的稳定水平。评价标准一般R>0.9为优秀试卷,0.7<=R<=0.9为较好试卷,R<0.7为不合格试卷。
分数等级
分数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和低分五个等级。考生总分大于等于满分乘以优秀率,该考生成绩即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与优秀等级处理方式相同,低分指考生总分小于等于满分乘以低分率,该考生成绩为低分。分数等级的设置包括按满分和按人数两种,默认设置为按满分,分别为优秀90%、良好80%、及格60%、低分40%。
闪光点
针对一个考生或一个班级得分率较高的题目,默认得分率设置为80%,用户可以进行修改。
薄弱点
针对一个考生或一个班级得分率较低的题目,默认得分率设置为20%,用户可以进行修改。
分数段
分数段设置为零分-满分之间分段,通常设置5分/段,或10分/段,统计各分数段内的人数、比率、累计人数和累计比率。
满分率
满分率指各题得满分的人数占参考人数的百分比。
零分率
零分率指各题得零分的人数占参考人数的百分比。
离均差
离均差指参考个体与平均分的差值。其计算公式为:
离均差=个体分数-平均分
过差人数
过差人数是指总分低于满分乘以40%的人数。
过差率
过差率指过差人数占总分数的百分比。
达标均分
达标均分是根据实现目标,如上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等目标分数值,按各科试题难度系数的比例分配计算出的各科目标分数值。
达标贡献
达标贡献是考生分数与达标均分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