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转发过程

数据可以在同一网络内或者不同网络间传输,数据转发过程也分为本地转发(同网段)远程转发(跨网段),但两者的数据转发原理是基本一样的,都是遵循TCP/IP协议簇。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封装与解封装的操作。同一网段中封装的是目的地的MAC,不同网段封装的是网关MAC。

转发过程大致如下:

 1、TCP封装

首先当主机建立了到达目的地的TCP连接后,便开始对应用层数据进行TCP封装。

主机A会对待发送的应用数据首先执行加密和压缩等相关操作,之后进行传输层封装。Web应用是基于传输层的TCP协议传输数据的。

主机A使用TCP进行报文封装时,必须填充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字段,初始序列号和确认序列号字段,标识位,窗口字段以及校验和字段。

此例中数据段的源端口号为主机A随机选择的1027号端口,目的端口号为服务器A的TCP知名端口80。

将封装完成的数据向下传递给网络层进行IP封装。

2、IP封装

将应用数据完成TCP封装之后,通过接口将数据传输到网络层进行IP封装。

在使用IP进行封装时,需要明确IP报文的源和目的地址。如果IP报文的大小大于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则该报文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分片。

生存时间(TTL)字段用来减少网络环路造成的影响。防止IP数据包在网络内无休止地传输,每经过一次路由TTL值就会减1,当TTL=0的时候,丢弃数据包。

利用TTL特性,可以实现路由跟踪技术,排错。

查找路由:确认目的IP地址

主机A必须要拥有到达目的地的路由。每个主机都会独自维护各自的路由表项。主机A在发送数据前需要先检查是否能够到达目的端,这个过程是通过查找路由来完成的。

ARP:确认目的MAC

3、以太网封装——数据链路层封装

在网络层获取完相关数据,结束IP封装之后,通过接口进入数据链路层完成以太网封装(封装MAC地址)。

主机A在链路层封装数据帧时,会遵循IEEE 802.3或Ethernet_II标准,Ethernet_II帧头中的类型字段填充为0x0800,以表示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

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为网关路由器E0/0接口的MAC地址。

4、数据帧的转发过程

数据在完成数据帧封装之后,就可以进入物理层进行数据传输了。

主机A发送数据帧到共享以太网,此网络中的所有网络设备都会收到该帧。(广播)

设备收到帧之后,首先会进行FCS校验。如果FCS校验未能通过,则帧被立即丢弃。

对于通过了FCS校验的帧,设备会检查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与自己的MAC地址不同,设备将丢弃帧,如果相同,则会继续处理。

处理过程中,帧头帧尾会被剥去(也就是解封装),剩下的数据报文会被根据帧头中的类型字段的值来送到网络层中的对应协议模块去处理。

5、数据包的转发过程

 

 

RTA收到此数据报文后,网络层会对该报文进行处理。RTA首先根据IP头部信息中的校验和字段,检查IP数据报文头部的完整性,然后根据目的IP地址查看路由表,确定是否能够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端。RTA还必须对TTL的值进行处理。另外,报文大小不能超过MTU值。如果报文大小超过MTU值,则报文将被分片。

网络层处理完成后,报文将被送到数据链路层重新进行封装,成为一个新的数据帧,该帧的头部会封装新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如果当前网络设备不知道下一跳的MAC地址,将会使用ARP来获得。

6、数据帧解封装

7、数据包解封装

8、数据段解封装(TCP解封装) 

当IP报文头被处理完并剥离后,数据段会被发送到传输层进行处理。在此示例中,传输层协议使用的是TCP,且发送端和接收端已经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了连接。传输层收到该数据段后,TCP协议会查看并处理该数据段头部信息,其中目的端口号为80,用于表示处理该数据的应用层协议为HTTP协议。

TCP处理完头部信息后会将此数据段头部进行剥离,然后将剩下的应用数据发送到HTTP协议进行处理。

 

  • 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