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停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今天就简单聊聊自由吧。
01
以前高中的时候很向往一种状态。
恣意洒脱,随性自由。
后来随着阅历渐涨,慢慢地具像化了。
02
自由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选择我不做什么。
有选择权才是关键。
从没有选择权到有选择权,最轻松的路径或许是世俗的成功。
逆主流而行,需要抵抗巨大的压力。
这未必正确,但确实是条取巧、相对轻松的路。
世俗的成功给人自由,那种不被他人说教干涉的自由。
在达成世俗的成功后,发展个性和做自己想做的事阻力更小,选择权更高。
詹青云提过这样一段经历。
“当我开始考年级第一时,来教我怎样生活的人就少了一半;当我考上哈佛以后,我妈身边就没有人给我介绍相亲对象了。”
她在书里写到:
世俗的成功是路径,但不是答案,要用这份自由,去追寻更多的自由、更丰富的人生、更大的世界才是。
但在这长长的旅途里,仍要每一天、每一天地过,尽力享受,尽力学习,尽力玩、爱和快乐。
03
自由的四大境界。
在具备选择权的前提下, 《10x is easier than 2x》的作者 Dan Sullivan 提到指数思维的人追求的四项基本自由。
- 时间自由(Freedom of Time)
- 金钱自由(Freedom of Money)
- 人际关系自由(Freedom of Relationship)
- 目的自由(Freedom of Purpose)
持续拓广你的自由领地,就像是 James Carse 所说的无限游戏。
持续地转变自己以及你参与的游戏,你将永远不会陷入任何有限的游戏或固定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