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的进阶

一、非类型模板参数

模板参数分为类类型形参与非类型形参。
类类型形参:即出现在模板参数列表中,跟在class或者typename之类的参数类型名称。
非类型形参,就是用一个常量作为类(函数)模板的一个参数,在类(函数)模板中可将该参数当成常量来使用。
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非类型模板参数值得注意的两点是:

1.浮点数、类对象以及字符串是不允许作为非类型模板参数的。
2.非类型的模板参数必须在编译期就能确认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模板的特化

2.1 概念

通常情况下,使用模板可以实现一些与类型无关的代码,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可能会得到一些错误的结果,需要特殊处理,比如:实现了一个专门用来进行小于比较的函数模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函数模板的特化

函数模板的特化:即在原函数模板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类型所进行特殊化的实现方式。

  1. 必须要先有一个基础的函数模板。
  2. 关键字template后面接一对空的尖括号<>。
  3. 函数名后跟一对尖括号,尖括号中指定需要特化的类型。
  4. 函数形参表: 必须要和模板函数的基础参数类型完全相同,如果不同编译器可能会报一些奇怪的错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一般情况下如果函数模板遇到不能处理或者处理有误的类型,为了实现简单通常都是将该函数直接给出。
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种实现简单明了,代码的可读性高,容易书写,因为对于一些参数类型复杂的函数模板,特化时特别给出,因此函数模板不建议特化。

2.3 类模板的特化

template <class T1,class T2>
class Data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T1,T2>" << endl;
	}
};

//全特化,即是将模板参数列表中所有的参数都确定化
template<>
class Data<int, int>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int,int>" << endl;
	}
};

//偏特化:任何针对模版参数进一步进行条件限制设计的特化版本

//部分特化,将模板参数类表中的一部分参数特化,例如:将第二个参数特化为int
template<class T>
class Data<T, int>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T,int>" << endl;
	}
};

//参数更进一步的限制
//偏特化并不仅仅是指特化部分参数,而是针对模板参数更进
// 一步的条件限制所设计出来的一个特化版本
// 
//两个参数偏特化为指针类型
template<class T1,class T2>
class Data<T1*,T2*>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T1*,T2*>" << endl;
	}
};

//两个参数偏特化为引用类型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class Data<T1&, T2&>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T1&,T2&>" << endl;
	}
};

int main()
{
	Data<int, double> d1;
	Data<int, int> d2;
	Data<double, int> d3;
	Data<int*, double*> d4;
	Data<int&, double&> d5;

	return 0;
}

三、模板的分离编译

3.1 什么是分离编译?

一个程序(项目)由若干个源文件共同实现,而每个源文件单独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链接起来形成单一的可执行文件的过程称为分离编译模式。

3.2 模板的分离编译

如果模板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开,在头文件中进行声明,源文件中完成定义,会发生什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

#pragma once

#include <deque>

namespace kb
{
	template <class T, class Container = std::deque<T>>
	class stack
	{
	public:
		//函数声明
		void push(const T& x);
		void pop();

		T& top()
		{
			return _con.back();
		}

		
		size_t size() const
		{
			return _con.size();
		}
	private:

		Container _con;
	};

	//函数定义
	template <class T, class Container>
	void stack<T, Container>::push(const T& x)
	{
		_con.push_back(x);
	}

	template <class T, class Container>
	void stack<T, Container>::pop()
	{
		_con.pop_back();
	}

}


四、模板总结

优点:
1、模板复用了代码,节省资源,更快的迭代开发,C++的标准模板库(STL)因此而产生。
2、增强了代码的灵活性。

缺点:
1、 模板会导致代码膨胀问题,也会导致编译时间变长。
2、 出现模板编译错误时,错误信息非常凌乱,不易定位错误,这个非常的恶心。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你学会了吗?如果对你有所帮助,那么点点赞点点关注呗,后期还会持续更新C++相关的知识哦,我们下期见!!!!!!!!!

  • 7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