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文献分享:郭庆华课题组揭示中国过去30年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时空动态
作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人工林的扩张、效益及其与天然林保护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由于长期缺乏高分辨率的时空数据,对其缺乏全面的认识。天然林增加最多的地区位于人口密度低的干旱地区,而损失最大的地区位于东北部和南部的潮湿地区。我们推测,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建设迅速增加,对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产生了不断的需求,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人工林面积的迅速扩大。现有人工林和天然林地图和数据集的特征是粗糙的空间分辨率,缺乏时间连续性,并侧重于局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特定人工林亚型等,。
2024-02-27 21:02:40
1008
1
原创 文献分享: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驱动机制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雄厚,政府支持,在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巨大的潜力。其次是建设用地、水用地和草地。中国的行政区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流域、城市群和省级等较大尺度上,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通过研究区域内各子空间的差异,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土地利用特征和驱动机制。河南省各个空间由于地形、降水等一系列自然人文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大有不同,同时这些土地利用对于当地的生产的经济状况的发展也息息相关。
2023-11-25 11:19:04
1355
原创 文献分享发:村级别丘陵山区耕地非粮化生产研究——乐安县为例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UCL、PNGC、ENR和Overall的全球Moran’s I值分别为0.285、0.523、0.227和0.347,并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p < 0.05),说明上述类型NGPCL与周边村区的比率在空间上具有相似的趋势和聚类特征。本文中的耕地非粮化属于广义定义,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用于种植非粮食作物类型(PNGC,包括种植蔬菜、棉花、油籽、糖、饲料、烟草等)或未种植耕地(UCL)斑块的土地;非粮化耕地类型:未种植耕地、种植非粮耕地、工程可恢复耕地、即时可恢复耕地。
2023-11-19 20:57:22
157
原创 文献分享:非粮食耕地形成机制与可持续生产力影响——来自四川省的证据
(2)轮作类型:第二象限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降水、积累和耕地质量,它们对轮作类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因子对轮作类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现金类型: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因素与现金类型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因素的负抑制作用趋于相同。研究背景: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口在持续的增加,人口的稳定增长,到2050年,全球大米需求预计将增长近30%,人口的增长,近年来非粮化耕地的扩张对粮食的保障安全增加了压力,中国农业正经历着三个历史性的变化:非农就业扩张、人口缓慢增长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
2023-11-16 20:23:25
136
1
原创 文献分享:耕地非粮化空间特征与政策启示
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耕地出现了耕地废弃和破碎化以及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生产,该文献以关中地区为例,因为关中地区作为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产地,对于研究耕地非粮化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数据处理:通过土地利用图,利用MODIS制备指数数据,根据季节变化特征对非粮化作物进行区分,及进一步提取耕地非粮化范围。,但社会和经济因素在随后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产业政策在不同阶段主导了耕地非粮化生产的扩张。面积的净变化率:一定时期的变化程度,
2023-11-14 15:12:14
571
原创 文献分享:中国农村非粮化生产扩张驱动力及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启示
耕地非粮化快速扩张日益引起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本文对桐乡3个时期的研究(2000-2008、2008-2012和2012-2015年),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2015年桐乡市耕地非粮化面积将由31.16公顷增加到了2491.84公顷。同时,土壤类型和河流的距离等耕作条件对桐乡市耕地非粮化的扩张多于聚落,池塘养鱼,人工林育苗和养鸭业具有持续而显著的邻里效应,表明改造后的耕非粮化对周边养殖户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2023-11-13 15:05:50
190
原创 中国第二轮改革:对中国的观察及对世界的影响
此外,当家庭使用新的森林所有权证书作为贷款抵押品并将贷款用于新的投资时,该投资成为家庭财富的来源,从而对家庭消费产生进一步影响。集体管理往往是暂时的,不充分的,甚至是次优的,私有价值往往占主导地位,在许多情况下,私有森林管理将是权力下放的更成功的最终表明;1.在那些拥有新的森林使用权的中国家庭心目中,关于政策的持久性、拥有森林使用权的可靠性或获得管理未来的利益不确定性仍然是一个问题。在中国以往的调查和改革的过程中,不确定性贯穿整个历史长河,但随着改革的时间推移,目前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幅度下降。
2023-11-07 10:38:12
65
原创 Property rights, village democracy, and household forestry income: evidence from China‘s collective
2003年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CFTR),目的在于下放林权,三权分置,是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扩大,保障林农权益。同时考虑地区内的民主管理,即民主选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管。本文将林权分为三权研究,从三个方面探讨三者扩大对林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益权扩大的稳健性不如处置权和处置权。自变量:产权——熵值法(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乡村民主——得分(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管)本文将通过OLS和量化回归分析,来研究CFTR所涉及的乡村民主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产权和乡村民主对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
2023-11-03 13:56:29
72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