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理层
一、概念
负责透明地传输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物理层需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引脚以及各引脚应如何连接。
二、基础知识
1、数字通信系统
源系统(包含源点、发送器,又称发送端、发送方)
传输系统(又称传输网络)
目的系统(包含接收器、终点,又称接收端、接收方)
消息:如语音、图像、文字、视频等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有意义的符号序列
信号: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 模拟信号:取值是连续的
- 数字信号: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0状态、1状态
2、信道
信道:用来表示向某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调制:基带调制、带通调制
(1)常用编码方式
不归零制:正是1,负是0
归零制:正脉冲是1,负脉冲是0
曼切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向上跳是0,向下是1
查分曼切斯特:中心都跳变,边界跳变是0,不跳变是1
对比
(2)带通调制
3、信道极限
传输存在失真,如果失真过大,就无法识别。
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两个因素:
- 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 信噪比
(1)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奈氏准则(最高是2W)
(2)信噪比
信噪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计算
香农公式
有香农公式表明:
信道的带宽或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的方法
①用编码的方法让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信息
三、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传输介质、传输媒介):就是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两大类:
- 导引型传输媒体(类似铜线、光纤)
-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电磁波、无线传输)
1、导引型传输媒体
(1)双绞线
最古老常用的
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排放在一起,用规则的方法绞合(twist)起来构成双绞线
绞合度越高,数据传输率越高
2大类:
- 无屏蔽双绞线UTP
- 屏蔽双绞线(带屏蔽层)
(2)同轴电缆
(3)光缆
通过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
发送端:有光源,产生光脉冲
接收端:要有光检测器,
优点:
2、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1)无线电微波通信
微波频率范围:300MHz-300GHz
直线传播,地球表面: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是50km
(2)微波接力
(3)卫星通信
四、信道复用技术
传播多个
1、频分、时分、统计时分
(1)、频分复用FDM
就是把整个带宽分为多分,用户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就是一直占用
(2)、时分复用TDM
将时间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
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TDM信号为等时信号
(3)、多址
让N个用户使用一个频带,多用户对少频带
就是频分多址接入FDMA
让N个用户使用一个时隙,就是时分多址接入TDMA
(4)、复用器和分用器
2、波分复用
对光的频分复用
用在光纤上,使用使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使光纤的传输能力成倍提高
3、码分复用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占用较大的带宽。
使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不会造成干扰
当码分复用CDM为多个不同地址的用户共享时,就是码分多址
就是不同的用户**有自己的码片序号****(类似不同的语言),不会相互干扰
扩频有两种:
- 直接序列扩频DSSS
- 跳频扩频FHSS
不同用户用各自的码片序列
五、数字传输系统
早期,频分胡勇FDM–>时分复用PCM
光纤称为长途干线的主要传输媒体
早期的缺点:
- 速率标准不统一
- 不是同步传输
同步光纤网
为光钎传输系统定义了同步传输的线路速率
六、宽带接入技术
宽带:标准不断提高
宽带接入的媒体:
- 有线宽带接入
- 无线宽带接入
1、ADSL技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线进行改进,使他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2、光纤同轴混合网
3、FTTx技术
计算频带宽度
频带宽度=最高频率-最低频率
频率=光的传播速度/波长
频带宽度
码分多址的计算方法
S* A
等于1就是发送了1
等于-1就是发送了0
等于0就是没有发送
不同的情况是用相应的位数来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