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上)——“数据结构与算法”

各位CSDN的uu们好呀,好久没有更新我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专栏啦,今天,小雅兰继续来更新二叉树的内容,下面,让我们进入链式二叉树的世界吧!!!


二叉树链式结构的实现 


二叉树链式结构的实现

普通的二叉树的增删查改是没有价值的!!!

只有搜索二叉树的增删查改才有价值。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普通二叉树,而不是一上来就学搜索二叉树呢?

因为,一上来就学习搜索二叉树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学习普通二叉树,主要是学习它的控制结构(递归),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二叉树是:

1. 空树

2. 非空:根节点,根节点的左子树、根节点的右子树组成的。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二叉树定义是递归式的。


二叉树的遍历

前序、中序以及后序遍历

学习二叉树结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遍历。所谓二叉树遍历(Traversal)是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依次对二叉 树中的节点进行相应的操作,并且每个节点只操作一次。访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 遍历 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运算之一,也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的基础。

按照规则,二叉树的遍历有:

前序/中序/后序的递归结构遍历:

  •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
  •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间)。
  •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后。

前序

1  2  3  4  5  6 

中序

3  2  1  5  4  6 

后序

 3  2  5  6  4  1

 既然已经清楚了前序中序后序的物理过程,下面,就可以写代码啦!!!

前序

void Prev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printf("%d ", root->data);
	PrevOrder(root->left);
	PrevOrder(root->right);
}

 

  

中序

void In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printf("%d ", root->data);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

void Post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printf("%d ", root->data);
}

二叉树结点个数

不能这么写!!!

因为这是递归调用,不是循环,在循环里面就可以不断++size,就可以

但是这是在递归里面,在不同的栈帧里面,每个栈帧里面都有一个size,这样显然有问题

这样写也不行!!!

这个static定义的size就不在栈帧里面了,而是在静态区里面。 

那么,该如何来验证这个问题呢?

//二叉树结点个数
void BTreeSize(BTNode* root)
{
	static int size = 0;
	printf("%p\n", &size);
	if (root == NULL)
	{
		return;
	}
	else
	{
		++size;
	}
	BTreeSize(root->left);
	BTreeSize(root->right);
}

会发现:每次打印出的size的地址都一样!!! 

//二叉树结点个数
void BTreeSize(BTNode* root)
{
	static int size = 0;
	printf("%p,%d\n", &size,size);
	if (root == NULL)
	{
		return;
	}
	else
	{
		++size;
	}
	BTreeSize(root->left);
	BTreeSize(root->right);
}

会发现:并不是每次都把size置为0,size是发生变化的!!! 

这样写表面上确确实实行得通,但是只要细细思索,会发现有大坑!!!

为什么结果会这样呢?

因为:size没办法置0!!!

那么,正确的写法该怎么写呢???

把size定义成全局变量!!!

//二叉树结点个数
int size = 0;//全局变量
void BTreeSize(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else
	{
		++size;
	}
	BTreeSize(root->left);
	BTreeSize(root->right);
}
int main()
{
    BTreeSize(root);
	printf("BTreeSize:%d\n", size);

	size = 0;
	BTreeSize(root);
	printf("BTreeSize:%d\n", size);

	size = 0;
	BTreeSize(root);
	printf("BTreeSize:%d\n", size);
	return 0;
}

这个方法是遍历记数法 

求解这个问题还有另一种方法。

可以采用分治的方法!!!

//二叉树结点个数
int BTreeSize(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else
	{
		return BTreeSize(root->left) + BTreeSize(root->right) + 1;
	}
}

另一种写法:

//二叉树结点个数
int BTreeSize(BTNode* root)
{
	return root == NULL ? 0 : BTreeSize(root->left) + BTreeSize(root->right) + 1;
}

求叶子结点的个数

//求叶子结点的个数
int BTreeleafSize(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1;
	}
	return BTreeleafSize(root->left) + BTreeleafSize(root->right);
}


目前整个的源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assert.h>
typedef int BTDataType;
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
{
    BTDataType data;
    struct BinaryTreeNode* left;
    struct BinaryTreeNode* right;
}BTNode;

BTNode* BuyNode(BTDataType x)
{
    BTNode* node = (BTNode*)malloc(sizeof(BTNode));
    if (node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NULL;
    }
    node->data = x;
    node->left = NULL;
    node->right = NULL;
    return node;
}

BTNode* CreatBinaryTree()
{
    BTNode* node1 = BuyNode(1);
    BTNode* node2 = BuyNode(2);
    BTNode* node3 = BuyNode(3);
    BTNode* node4 = BuyNode(4);
    BTNode* node5 = BuyNode(5);
    BTNode* node6 = BuyNode(6);

    node1->left = node2;
    node1->right = node4;
    node2->left = node3;
    node4->left = node5;
    node4->right = node6;
    return node1;
}

//前序
void Prev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printf("%d ", root->data);
    PrevOrder(root->left);
    PrevOrder(root->right);
}

//中序
void In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printf("%d ", root->data);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
void PostOrder(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NULL ");
        return;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printf("%d ", root->data);
}

 

二叉树结点个数
//int size = 0;//全局变量
//int BTreeSize(BTNode* root)
//{
//    if (root == NULL)
//    {
//        return;
//    }
//    else
//    {
//        ++size;
//    }
//    BTreeSize(root->left);
//    BTreeSize(root->right);
//}


二叉树结点个数
//int BTreeSize(BTNode* root)
//{
//    if (root == NULL)
//    {
//        return 0;
//    }
//    else
//    {
//        return BTreeSize(root->left) + BTreeSize(root->right) + 1;
//    }
//}


//二叉树结点个数
int BTreeSize(BTNode* root)
{
    return root == NULL ? 0 : BTreeSize(root->left) + BTreeSize(root->right) + 1;
}


//求叶子结点的个数
int BTreeleafSize(B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1;
    }
    return BTreeleafSize(root->left) + BTreeleafSize(root->right);
}

int main()
{
    BTNode* root = CreatBinaryTree();
    PrevOrder(root);
    printf("\n");

    InOrder(root);
    printf("\n");

    PostOrder(root);
    printf("\n");

    /*BTreeSize(root);
    printf("BTreeSize:%d\n", size);

    size = 0;
    BTreeSize(root);
    printf("BTreeSize:%d\n", size);

    size = 0;
    BTreeSize(root);
    printf("BTreeSize:%d\n", size);*/

    printf("BTreeSize:%d\n",BTreeSize(root));

    return 0;
}


好啦,这只是二叉树的刚开始的部分知识点,接下来,小雅兰会继续更新数据结构与算法专栏啦,继续加油!!!

  • 47
    点赞
  • 3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60
    评论
逻辑结构:描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形结构(如二叉树、堆、B树)、图结构(有向图、无向图等)以及集合和队列等抽象数据类型。 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描述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具体存储。例如,数组的连续存储,链表的动态分配节点,树和图的邻接矩阵或邻接表表示等。 基本操作:针对每种数据结构,定义了一系列基本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插入、删除、查找、更新、遍历等,并分析这些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算法算法设计:研究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形式化为一系列指令,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以求解问题。 算法特性:包括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和可行性。即一个有效的算法必须能在有限步骤内结束,并且对于给定的输入产生唯一的确定输出。 算法分类: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图论算法(如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等。 算法分析:通过数学方法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运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速度)和空间复杂度(所需内存大小)来评估其效率。 学习算法数据结构不仅有助于理解程序的内部工作原理,更能帮助开发人员编写出高效、稳定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
1.实验目的 通过“图片压缩编码”的编程实践,学习树、遍历二叉树、哈夫曼树、哈夫曼编码和他们的编程应用。 (1)掌握树的存储结构 (2)掌握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 (3)掌握并理解Huffman树、Huffman编码等知识和应用 (4)掌握文件的操作 (5)使用Huffman算法实现图像压缩程序 2.实验内容 使用Huffman压缩算法,对一幅BMP格式的图片文件进行压缩。图片文件名为“Pic.bmp”,压缩后保存为“Pic.bmp.huf”文件。使用VS2010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一个控制台程序,使用Huffman压缩算法对图片文件“Pic.bmp”进行压缩。具体要求如下: (1)读取原文件,统计权值: 运行程序,输入文件名。 以“Pic.bmp”文件为例。若文件存放在F盘根目录下,输入文件完整路径“F:\Pic.bmp”。按回车结束。以字节流的方式,只读打“Pic.bmp”文件。 逐字节读取文件,统计文件中256种字节重复的次数,保存到一个数组中int weight[256]中。 (2)生成Huffman树 根据(1)中统计的结果,构建Huffman树。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记录每个节点的权值、父节点、左孩子和右孩子。使用结构体数组来存储这个Huffman树。 (3)生成Huffman编码 遍历(2)中生成的Huffman树,记录256个叶子节点的Huffman编码,保存在字符串数组中。 (4)压缩原文件 使用Huffman编码对原文件中的字节重新编码,获得压缩后的文件数据。 (5)保存压缩文件 将编码过的数据,保存到文件“Pic.bmp.huf”中。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答案说明所有。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