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

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
4.1数据链路层概述

1、数据链路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如下图所示:主机H1给主机H2发送数据,中间要经过三个路由器、电话网、局域网、广域网等多种
网络

image-20240519144853894

从五层协议原理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主机应该具有体系结构中的各个层次,而路由器只需要具有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通过传输媒体进行互连,主机H1将需要发送的数据逐层封装后通过物理层将构成数据包的各个比特转换为电信号发送到传输媒体,数据包进入到路由器后,从下往上逐层解封到网络层,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网络地址自身的转发表确定数据包的转发端口,然后从网络层向下逐层封装数据包,最后通过物理层将数据包发送到传输媒体,最后到达主机H2,主机H2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再逐层解封。

image-20240519145310375

当我们研究数据链路层时,我们可以只关心数据链路层,而不考虑其他各层。我们可以想象,数据只在数据链路层从左至右沿水平方向传送。从数据链路层来看,主机H1到主机H2 的通信可以看作是在4段不同的链路上的通信所组成的。

image-20240519145356628

所谓的链路(Link)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要在链路上传输数据,仅有链路还不够,还需要一些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如果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Data Link)
在数据链路上传输的数据包,又称为帧。(数据链路层是以帧作为单位传输和处理的)

image-20240519145617550

注意:节点就是网络中一台主机

数据链路层中的协议有很多种,但是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就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4.2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是指数据链路层给上层交付的协议数据单元添加帧头和帧尾使之成为帧。

  • 帧头和帧尾中包含有重要的控制信息

  • image-20240519150203087

  • 帧头和帧尾的作用之一就是帧定界

    • 例如:PPP帧的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就是帧定界,通过这两个字节就能够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出一个一个的帧。
    • image-20240519150332663
  • 并不是每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帧都包含有帧定界标志,例如MAC帧在帧头和帧尾中是没有包含帧定界的标志的, 那么接收方是如何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出一个个的以太网帧的呢?

    • 第一步:数据链路层封装好MAC帧,将其交付给物理层

    • 第二步:物理层在MAC帧的前面添加8字节的前导码,前导码的前7个字节为前同步码,其作用是使接收方的时钟同步,之后的1个字节为帧开始定界符,表明其后紧跟着的就是MAC帧。(比特位是从右至左的,右边是低位,注意字节流和比特流的区别)

    • image-20240519150542375

4.3透明传输
1、透明传输是指数据链路层对上层交付的传输数据没有任何限制,就好像数据链路层不存在一样
  • 当数据帧中的数据是帧定界标志时,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该如何处理呢?

    • 当物理链路提供的是面向字符的传输服务时(物理链路以字符为单位传输数据)

    • image-20240519151655210

      SOH是帧头、EOT是帧尾;数据部分出现了一个和帧尾一样的数据,就不能实现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在交付数据给物理层时,对帧进行扫描,首先扫描到SOH,然后每扫描到一SOH或者EOT就在前面加转义字符ESC,直至扫描到最后一个EOT,这种方式称之为: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

      image-20240519151824967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 当物理链路提供的是面向比特的传输服务时(物理链路以比特为单位传输数据) image-20240519152331566

      在数据发送前采用零比特填充法:对数据进行扫描,每5个连续的比特1后面就插入1个比特0

      image-20240519152519604

2、为了提高帧的传输效率,应当使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尽可能大些。
3、考虑到差错控制等多种因素,每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即最大传送单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

image-20240519153100760

4.4差错检测

1、实际的通信链路都不是理想的,比特流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可能会产生差错: 1可能会变成0,而0也可能变成1。这称为比特差错,或者称为误码。

image-20240519153810066

2、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Bit Error Rate)
3、接收方是如何知道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了呢?使用差错检测码来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比特差错,是数据链路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在封装好的帧中利用若干个字节表示帧校验序列FCS字段。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FCS字段由一些差错校验算法计算得出,常用的校验算法为:循环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
5、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计算出一个FCS,然后将计算得出的FCS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FCS进行比较。

image-20240519153925079

由于判断FCS是否正确只能检测出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但并不能定位错误,因此无法纠正错误。接收方可以通过检错重传方式来纠正传输中的差错,或者仅仅是丢弃检测到差错的帧,这取决于数据链路层向其上层提供的是可靠传输服务还是不可靠传输服务

4.5以太网
1、以太网概念
  •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 以太网是一种有线系统,最初使用同轴电缆进行数据传输,后来发展到使用双绞线和光纤并延续至今。
2、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1980年9月,DEC公司、英特尔(Intel)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提出了10 Mbit/s 以太网规约的第一个版本DIX V1(DIX是这三个公司名称的缩写)。

1982年又修改为第二版规约(实际上也就是最后的版本),即DIXEthernet V2,成为世界上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

1983年,IEEE 802委员会的802.3工作组制定了第一个IEEE的以太网标准IEEE 802.3IW-IEEE802.3],数据率为10 Mbit/s。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与IEEE的802.3标准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很多人也常把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IEEE 802委员会的介绍(引用自《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 ①注:IEEE 802 委员会是专门制定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的机构。目前(2016年)其下属仍在活动的工作组只有8个,即:802.1–桥接/体系结构;802.3–以太网;802.11–无线局域网;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802.16–宽带无线#入:802.19–无线共存(Wireless Coexistence);802.21–媒体无关切换(Media Independent Hando):802.22 无线偏远地区网丝(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s)。其余的都已经暂时或完全停止了活动。所有 802标准都可从互联网上下载[W-IEEE8021。

IEEE 802.3 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部分,其中物理层由两个组件组成:线缆和设备,数据链路层可以分为两部分:逻辑链路控制(LLC)、介质访问控制(MAC)。image-20240519154959353

物理层

  • 线缆:以太网的通信线缆由最先的同轴电缆发展到今天的双绞线和光纤

    • 双绞线两端配有RJ45八针连接器,这种八针连接器用于在半双工和全双工模式下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半双工模式:数据一次只沿一个方向传输(主机A向主机B发送消息时,主机B不能向主机A发送)
      • 全双工模式:数据沿两个方向传输,以太网的全双工模式可以靠一对双绞线来实现(主机A向主机B发送消息时,主机B能向主机A发送)
    • 光纤线缆使用玻璃光纤塑料光纤作为光脉冲的传输通道来传输数据

      image-20240523155213438
    • 光纤电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接器:SFP连接器、SC连接器

      image-20240523155243233
  • 设备:以太网设备由计算机、打印机等具有网络接口卡的设备所组成,常用的以太网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网桥,而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的设备为交换机、网桥路由器工作在五层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逻辑链路控制LLC:为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以便数据在设备间传输。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上就仅装有 MAC 协议而没有 LLC 协议。

    • 介质访问控制MAC:使用分配给网络接口卡的硬件地址来标识特定的计算机或设备接口通过这种方法来表示数据传输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4.6以太网的MAC层
1、MAC层的硬件地址
  • MAC地址(英语:Media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MAC位址,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

  • IEEE 802标准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48位(6字节)的全球地址(一般简称为“地址”),这个地址会固化在适配器的ROM中。

  • IEEE 的注册管理机构 RA 负责向厂家分配地址字段的前三个字节(即高位 24 位)。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 24 位)由厂家自行指派,称为扩展标识符,必须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世界上凡要生产局域网适配器的厂家都必须向IEEE购买由这三个字节构成的这个号(即地址块),这个号的正式名称是组织唯一标识符。

    例如,3Com公司生产的适配器的MAC地址的前三个字节是 02-60-8C。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24位)则由厂家自行指派,只要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即可

  • 一个地址块可以生成2^24个(二百八十多万亿个)不同的地址。这种48 位地址称为MAC-48,它的通用名称是EUI-48。

  • 一般情况下,用户主机会包含两个网络适配器:有线局域网适配器(有线网卡)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卡)每个网络适配器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而交换机和路由器往往拥有更多的网络接口,所以会拥有更多的MAC地址。综上所述,严格来说,MAC地址是对网络上各接口的唯一标识,而不是对网络上各设备的唯一标识。

    • 交换机是64口的话,就默认有64个MAC地址,MAC地址往往不是表示一台主机,表示的是网络接口
  • 我们可以在DOS窗口输入命令:ipconfig /all查看本机网卡的MAC地址。

2、MAC地址的格式
  • MAC地址表示的方式

    image-20240523161246500
  • MAC地址的含义

    image-20240523161341530
3、MAC 帧的格式

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交付的IP数据包前面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并且在最后加入4字节的FCS字段,组成一个以太网MAC帧,然后再交付给物理层

  • 目的地址:接收主机的MAC地址
  • 源地址:发送主机的MAC地址
  • 类型:类型字段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把收到的 MAC 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

image-20240523162504984

注意: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 46 字节时,应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以保证以太网的 MAC 帧长不小于 64 字节(46+6+6+2+4)
1500:MTU

4、MAC地址的识别

当多个主机连接到同一个广播信道上,要实现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每个主机发送的帧中包含了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广播信道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收到该帧,接收到帧的主机将帧中的目的地址与保存在网络适配器的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OM中的MAC地址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则接受该帧,否则就丢弃该帧。

image-20240523162705869

C是发给D的,然后C发送的帧就会沿总线两边传播,这样A、B、D、E、都会收到帧,然后自己会与目的MAC比较,匹配成功则接收该帧,反之,则丢弃该帧。

根据MAC地址为单播MAC地址还是广播MAC地址还是多播MAC地址,在计算机网络中**“发往本站(本主机)的帧”**分为三种:单播(unicast)帧(一对一)、广播(broadcast)帧(一对全体)、多播(multicast)帧(一对多)。

  • 单播MAC地址

    image-20240523170008398
  • 广播MAC地址

    image-20240523170312220

    广播:目的MAC地址就是FF-FF-FF-FF-FF-FF

  • 多播MAC地址

image-20240523170148921

07二进制·<==>00000111,第0个比特位是1,所以是广播

二进制数最后一位是1,永远为奇数

  • **随机MAC地址:**据斯诺登介绍,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套系统通过监视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来跟踪城市中每个人的行动,因此苹果率先在ios系列设备扫描网络时采用随机MAC地址技术,随后Windows10,安卓6.0以及内核版本3.18的Linux系统也提供随机MAC地址功能。目前大多数移动设备都采用了随机MAC地址技术。

    • iOS系列设备

    • Windows 10

    • 内核版本3.18

4.7以太网交换机
1、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 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都可以直接与一台主机或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相连,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 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并行性,能同时连通多对接口,使多对主机能同时通信

    image-20240523172645750
  • 任意两台主机可进行同时通信,满足了并行性
  •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它收到帧后,在交换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image-20240523172802508

A—>B发送数据,A将数据封装好,通过接口1发送给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查表(帧交换表),找到B主机(目的MAC地址)对应的接口2,然后发送到B,解包,获取数据。实现A和B通信。

  • 帧的两种转发方式:

    • 存储转发:交换机在转发之前必须接收整个帧,并进行错误校检,如无错误再将这一帧发往目的地址。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随帧长度的不同而变化。

    • 直接交换:采用基于硬件的交叉矩阵(交换机只要检查到帧头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而无需等待帧全部的被接收,也不进行错误校验。由于以太网帧头的长度总是固定的,因此帧通过交换机的转发时延也保持不变。)

  •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的逐渐建立起来的。

2、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

刚上电时以太网交换机内部的帧交换表是空的,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间的通信,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的逐渐建立起来帧交换表。
如下图所示相互连接的“以太网交换机1”和“以太网交换机2”各自连接了三台主机,构成了一个交换式以太网。为了简单起见各台主机的MAC地址我们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并且假设各台主机知道网络中其他各主机的MAC地址。

image-20240525171438440

下面我们来了解以太网交换机是如何进行自学习和转发帧的:

  • 主机A发送数据给主机B

    • 该帧从交换机1的接口1进入交换机,交换机1首先进行登记工作,将该中的源MAC地址A记录到自己的帧交换表中,并且将接口号1与MAC地址A相对应也记录到帧交换表中。以上的登记工作就称之为交换机的自学习。

    • 交换机1对该帧进行转发,该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是B,在帧交换表中查找MAC地址B,发现找不到就对该帧进行盲目地转发(也成为泛洪),也就说会将该帧在除接口1以外的其他所有接口进行转发。(广播的形式)

    • 主机B在接收到该帧后,根据该帧的目的MAC地址B与自己的MAC地址比较,发现相等就说明该帧是发送给自己的,于是主机B接受该帧,主机C则会丢弃该帧。(MAC地址的识别)

    • 该帧从交换机1的接口4通过交换机2的接口2进入交换机2,交换机2首先进行登记工作,将该帧中的源MAC地址A记录到自己的帧交换表中,并且将接口号2与MAC地址A相对应也记录到帧交换表中

    • 交换机2对该帧进行转发,该帧中的目的MAC地址是B,在帧交换表中查找MAC地址B,发现找不到就对该帧进行盲目地转发(也成为泛洪),也就说会将该在除接口2以外的其他所有接口进行转发。

    • 主机D、E、F丢弃该帧。

      image-20240525171706788

注意:在帧交换表中每条记录都有自己的有效时间,到期自动删除。这是因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并不是永久性的(对应接口可能会更换计算机)

image-20240525172626441

3、以太网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

思考:如何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假如在网络中有三台交换机A、B、C,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假如他们之间的链路出现了故障则会影响各个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image-20240525173334719

在这个网络中任意两台主机可以实现通信,如果AB或AC之间出现问题,则通信就会出现问题

BC之间添加一条链路,称之为冗余链路

  • 添加冗余链路可以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在交换机B和C之间添加冗余链路。但是冗余链路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形成网络环路。

    image-20240525173422808
  • 网络环路带来的问题

    • 广播风暴:广播帧在各个交换机之间反复转发,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同时兜圈。广播风暴会大量消耗网络资源,使得网络无法正常转发其他数据。
    image-20240525173537082

    主机H1向网络中发送了一个广播帧,由交换机B的各个接口发送出去;A收到广播帧后,也会由各个接口放出去;C收到,再发出去;广播帧就沿着顺时针一直发送

    A除了给C还会给B

    • 主机收到反复的广播帧,会大量消耗主机的资源。

    • 交换机的帧交换表需荡:个MAC地址的记录在其他错误记录之间反复震荡

      image-20240525173710535
  • 以太网交换机使用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可以在增加冗余链路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同时又避免网络环路带来的各种问题。

    • 不论交换机之间采用怎样的物理连接,交换机都能够自动计算并构建一个逻辑上没有环路。的网络,其逻辑拓扑结构必须是树型的(无逻辑环路)。最终生成的树型逻辑拓扑要确保连通整个网络

      image-20240525173909002
    • 当首次连接交换机或网络物理拓扑发生变化时(有可能是人为改变或故障),交换机都将进行生成树的重新计算。

      image-20240525174026364

生成树算法STA可以了解

4.8虚拟局域网VLAN
1、广播域

使用一个或多个以太网交换机互连起来的交换式以太网,其所有站点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随着交换式以太网规模的扩大,广播域相应扩大,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广播域。

image-20240526110615072

但是巨大的广播域会带来很多的弊端:

  • 广播风暴
  • 难以管理和维护
  • 潜在的安全问题

例如,网络中的某台主机A需要向另外一台主机B发送数据,此时主机A只有主机B的IP地址,但是没有主机B的MAC地址,主机A需要发送ARP(ARP属于体系结构的网络层,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会介绍)广播请求来获取主机B的MAC地址,该ARP请求会传遍整个网络,网络中的其他所有主机都能够收到广播。

image-20240526131111766

广播风暴会浪费网络资源和各个主机的CPU资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网络中会频繁出现广播信息TCP/IP协议栈中的很多协议都会使用广播:

  • 地址解析协议ARP(已知IP地址,找出对应的MAC地址)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自动配置IP地址)

我们可以使用分割广播域的方法对广播域进行隔离:

  • 使用路由器隔离广播域:但是路由器的成本较高,局域网中如果全部用路由器隔离广播域不大现实

    image-20240526131219224
  • 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

2、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划分成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的技术,这些逻辑组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假如在网络中有
三个局域网
,分别叫做局域网1、局域网2、局域网3,我们可以使用一个交换机S4将三个局域网互连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原来每个局域网就成为新的大的局域网中的各个网段。我们可以在S4上将整个局域网划分成两个VLAN:VLAN1和VLAN2,这样两个不同的VLAN之间的广播数据包不会互相传输,当然如果是在同一个VLAN中的主机依然可以进行广播通信。

注意: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能够进行VLAN划分,一般需要企业级交换机才可以。

image-20240526131624955

将这些主机ip设置为192.168.1.101—192.168.1.109;C类地址,网络号相同,在同一个网络里,可以使用ping命令ping通,说明他们之间可以进行通信;进行分组,黄色是市场部,蓝色是研发部。(分组志强任意两台主机可以进行通信,分完后没有特殊情况下,两个部门的计算机不能互相通信。在s4设置一些VLAN,VLAN1和LVLAN2;就实现了隔离)

4.9华为eNSP VLAN实验

下面我们使用华为的eNSP进行VLAN的实验。
1、新建一个拓扑,然后在拓扑中加入两台S5700的交换机LSW1和LSW2,LSW1和LSW2互相连1,接,并且每台交换机上接入两台PC.

image-20240526143358721

2、如上图所示:LSW1交换机的 GE 0/0/1和GE 0/0/2接口分别接PC1和PC2,LSW2交换机的 GE0/0/1和GE 0/0/2接口分别接PC3和PC4,LSW1和LSW2的GE 0/0/3接口互连。
3、对PC1、PC2、PC3、PC4进行如下设置:
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1.101,192.168.1.102,192.168.1.103,192.168.1.104
子网掩码全部设置为:255.255.255.0
网关全部设置为:192.168.1.0
4、设置完成以后,将两台交换机和4台PC启动,然后分别在每台PC的命令行使用ping命令查看能够ping同其他PC。

image-20240526143608246

5、配置交换机LSW1,构建vlan2和van3

  • 进入命令行输入 system-view命令进入系统试图

  • 输入 display yan 查看交换机,中的vlan

    image-20240526143719869
  • 通过命令行,创建vlan 2

    image-20240526143819845
  • 通过命令行,创建vlan 3

    image-20240526143859421
  • 输入命令 display vlan 查看交换机中的van,发现有三个van

    image-20240526143946391
  • 将0/0/1和0/0/2端口设置为access类型:通过access端口的数据包都是不带VLAN tag的,且只属于一个VLAN,在access端口进方向,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先判断是否带VLAN tag,有则丢弃数据包,没有则打上该端口已配置的VLAN tag,在access端口出方向,:交换机将打了与端口相同VLAN tag的数据包转发出去,并且去掉VLAN tag变成普通数据包,一般连接计算机

    • 输入命令 dis cur 査看端口名称,注意:按回车键可以显示更多信息,按 ctr +c可以退出该命令

      image-20240526144051765
    • 设置access类型,并目将端口分配给不同的VLAN

      image-20240526144149875
    • 因为GE 0/0/1端口接PC1,并且GE 0/0/1端口分配给了van2,所以PC1就在vlan 2中了同理,PC3在van3中,此时如果我们在PC1的命令行中pingPC2是不能ping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中了。

      image-20240526144243216
  • 将0/0/3端口设置为trunk类型:端口可以承载多个VLAN,通过trunk端口的数据包都必须带上VLAN tag,在trunk端口进方向,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先判断是否带VLAN tag,没有则丢弃数据包,有则按照对应VLAN进行转发,在trunk端口出方向,交换机将带VLAN tag的数据包原封不动转发出去,没有带VLAN taq数据包不会从trunk端口转发出去,一般用来接其他交换机

    image-20240526144340560
  • 设置完交换机LSW1后,用同样的方法设置交换机LSW2,同样的将0/0/1端口分配给van2,将0/0/2端口分配给van3,0/0/3端口设置为trunk模式。

  • 设置完成以后,PC1和PC3属于van2,PC2和PC4属于van3

    image-20240526144433495
  • 我们可以在PC1和PC2中使用ping命令进行验证

    • pc1ping

      image-20240526144559806
    • PC2ping

      image-20240526144635625

=“image-20240526144433495” style=“zoom:50%;” />

  • 我们可以在PC1和PC2中使用ping命令进行验证

    • pc1ping

      image-20240526144559806
    • PC2ping

      image-20240526144635625
  • 3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