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信实盘注意事项:程序化交易的风险控制
程序化交易不是稳赚不赔的"印钞机"
很多人一听到"程序化交易",脑子里立马浮现出那种全自动赚钱的幻想——设定好策略,电脑24小时自动下单,躺着数钱。但现实是,程序化交易更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提高效率,用不好反而会加速亏损。
我见过太多客户,花大价钱买了所谓的"必胜策略",结果实盘跑起来亏得怀疑人生。问题出在哪?不是程序化交易本身不行,而是很多人忽略了最核心的一点:风险控制。
策略失效是常态,别太迷信历史回测
回测漂亮≠实盘赚钱
打开通达信,随便加载一个均线交叉策略,回测过去三年的数据,收益率曲线可能漂亮得让人心动。但实盘一跑,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
市场在变,流动性在变,甚至交易所的撮合规则也在变。去年有效的策略,今年可能就因为市场结构变化而失效。更别说那些基于特定行情(比如单边牛市)设计的策略,一旦市场转入震荡,分分钟教你做人。
过度拟合的陷阱
有些策略在历史数据上表现完美,几乎每笔交易都是赚钱的。这种大概率是过度拟合——策略参数被调整得过于贴合历史数据,以至于失去了普适性。
判断方法很简单:如果稍微改动一下参数,策略表现就大幅下滑,那这个策略实盘风险极高。好的策略应该是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都能保持稳定表现。
实盘前必须做的压力测试
极端行情模拟
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2020年疫情暴跌...这些极端行情才是检验策略的试金石。在通达信里做回测时,一定要单独测试这些特殊时期的表现。
有个简单方法:把策略加载到股灾期间的K线上,看看最大回撤是多少。如果回撤超过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个策略就不适合你。
手续费和滑点测试
很多人在回测时忽略手续费和滑点,结果实盘发现根本赚不到钱。通达信支持设置手续费率和滑点参数,建议按以下标准测试:
- 手续费:按实际佣金水平×2设置(留足安全边际)
- 滑点:短线策略按0.1%设置,中长线可按0.05%
如果加上这些成本后策略就不赚钱了,说明它本身就很脆弱。
运行中的风控设置
硬性止损必须要有
程序化交易最怕的就是"一根直线亏到底"。通达信的条件单功能可以设置:
- 单笔最大亏损止损
- 单日最大亏损止损
- 账户总资金止损
建议同时设置软件外部的风控,比如券商端的止损指令。双重保险更安全。
资金管理比策略更重要
再好的策略,满仓干也是找死。建议:
- 单策略最大仓位不超过20%
- 相关性高的策略不要同时运行
- 定期提取盈利部分(落袋为安)
有个客户的做法很聪明:策略盈利超过10%就提现一半,这样永远有"免费筹码"在玩。
容易被忽视的"软风险"
网络和硬件风险
遇到过最离谱的案例:客户策略运行得好好的,结果家里停电了...等恢复供电时已经错过最佳平仓时机。建议:
- 使用云服务器运行(通达信支持云端部署)
- 备用网络随时切换
- 策略异常报警设置(短信/邮件提醒)
政策风险
去年某商品期货交易所调整手续费,直接导致一批高频策略失效。要时刻关注:
- 交易所规则变动
- 品种合约调整
- 监管政策变化
建议每周至少花半小时浏览交易所公告。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 盲目追求高频:没有低延迟系统和专业运维团队,普通散户玩高频就是送钱
- 同时运行太多策略:策略之间相互干扰,最后1+1<1
- 盈利后过度自信:赚钱时疯狂加仓,一次回调就回到解放前
- 完全放任不管:再好的策略也需要定期优化调整
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果你真的想尝试程序化交易,我的建议是:
- 先用模拟盘跑3个月以上
- 实盘初期资金不超过总资金的10%
- 建立完整的交易日志(记录每次调整和结果)
- 定期与专业人士交流(比如...你懂的)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程序化交易确实能提升效率,但它只是工具。真正决定盈亏的,还是使用工具的人。开户时记得找我,除了手续费优惠,还能提供实盘策略诊断服务——毕竟看着客户稳定盈利,比赚那点佣金让人开心多了。
(需要开通程序化交易权限或咨询具体策略的,私信发"通达信"三个字,送你一份常见策略的实盘调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