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宝宝对于灰度了解的随笔

 今天拿到需求做统计时第一次听说灰度这一词,于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去百度一下,然后就做个小笔记

灰度发布:是指在黑与白之间,能够平滑过渡的一种发布方式。AB
test就是一种灰度发布方式,让一部分用户继续用A,一部分用户开始用B,如果用户对B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逐步扩大范围,把所有用户都迁移到B上面来。灰度发布可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在初始灰度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调整问题,以保证其影响度。

传统的产品研发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产品调研-架构评估-产品启动-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发布七大阶段。

  实际情况中,你会发现,从产品调研到产品发布,总是一拖到底。这样的做法对于范围比较大,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尤其是用户体验类项目而言,存在较大的弊端:我们很可能在没有足够清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定制了过多的辅助功能,这样即拉长了项目周期,又无谓的投入了过多的人力。

  灰度上线,简单点理解就是按产品需求优先级,抽出核心需求,在满足用户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快速上线,并通过限制流量、白名单等机制进行产品试用,以此收集用户的意见,从而萃取出用户潜在的需求,形成后续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和传统研发模式相比,这么做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将原先一锅粥式的需求和功能点进行了轻重缓急的排序,并以此将项目从原来的单长线作战转化为多迭代短线循环,让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再昙花一现。

如此一来,需求分析阶段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必须清晰的将需求按优先级归纳分类为几个序列,如:p1,p2,p3…核心功能和必备的体验在p1序列,辅助功能点和辅助型体验列在p2序列,争执不定的需求点可以放在p3序列。需求排序后,我们可以将项目发布点有序的分成(>2期),第一期只确保主要的核心功能和基础体验快速灰度上线,随后通过用户访谈、产品的tracker&session数据、业务数据等手段分析出用户对产品的真实反应,并以此调整二期需求,该加的加,该砍的砍,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是百度百科定义的灰度发布的步骤:

  1、定义目标;

  2、选定策略:包括用户规模、发布频率、功能覆盖度、回滚策略、运营策略、新旧系统部署策略等;

  3、筛选用户:包括用户特征、用户数量、用户常用功能、用户范围等;

  4、部署系统:部署新系统、部署用户行为分析系统(web analytics)、设定分流规则、运营数据分析、分流规则微调;

  5、发布总结: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用户问卷调查、社会化媒体意见收集、形成产品功能改进列表;

  6、产品完善;

  7、新一轮灰度发布或完整发布。

  虽然,灰度、灰度机制、灰度发布之间的概念完全不一致,但是都包含着从黑到白的过程。

转载

         http://www.yixieshi.com/23610.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