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这货最近有点慌。隔壁AI部门天天在茶水间吹牛逼,说什么"智能体"要统治世界了。作为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觉得是时候给RPA这老实人支个招了。
RPA的三大尴尬时刻
1. 遇到验证码就装死,比考勤机识别老板脸还迟钝
2. 流程稍微变个花样,就要重新教它做人
3. 最怕业务部门半夜改需求,跟程序员听到"简单调整"一个德行
APA这剂猛药怎么打
所谓APA(AI Process Automation),就是把AI当伟哥给RPA喂。具体操作如下:
给RPA装上AI眼睛
以前处理发票像瞎子摸象,现在OCR+CV双buff加持。某电商公司用这套组合拳,把财务部大妈从每天800张发票里解放出来,现在大妈改行直播带货了。
让RPA学会打游击战
传统RPA流程像俄罗斯方块,现在用强化学习搞动态调整。我们给银行做的信贷审批系统,遇到政策变动时,AI自动重排流程树,比实习生背监管文件快三个量级。
RPA+AI的骚操作实例
某快递公司用语音识别+流程自动化,客服机器人现在能边骂街边填工单
制造业质检环节,机器视觉发现次品后,RPA自动触发供应链调整,比车间主任骂人还快
我们给政府做的智能政务系统,能自动识别群众骂娘话术,分类转到对应部门
实施APA的三大坑
1. 不要迷信大模型,小模型+规则引擎往往更持久
2. 数据清洗比找对象还难,但这事不能外包给印度人
3. 业务部门总想"一步到位",建议先给他们看ChatGPT的账单
等量子计算普及了,可能RPA要改名叫QPA。不过在那之前,建议先把现成的AI能力当辣椒酱,给RPA这碗白米饭加点味道。毕竟让机器干活的核心奥义是:用魔法打败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