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您好!
本期讨论应用VDA 6.3进行制造过程审核的话题。
您的企业采用VDA 6.3来进行制造过程审核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是您的企业处在德系OEM供应链上,一是顾客有相关特定要求,一是您的企业自主选择采用。
在应用VDA 6.3:2016版进行审核时,制造过程内审员会发现Excel报告模板表格仅有3个“工艺步骤”填写栏了(前版是10个)。于是便会产生疑问:“我们公司有很多工序啊,如何来使用该模板编制审核报告呢?”。接下来,就请带着这个疑问开启本期话题的讨论。
【注】此版表格已无法在VDA-QMC官网下载了,
且官方也不再提供任何技术维护了(包括宏)。
审核准备回顾
审核方案中,对“准备工作”共包含以下四个具体活动,如图:
第3个活动就是“确定过程并且确定审核重点”,往往审核员在此处卡壳,为审核实施计划的制定和报告的编制带来困扰。那如何来解除这种受限呢?
划分过程的诸多参考
【1. 熟悉一些“概念”】
工艺、工序、工步、工位的定义:
引自《GB/T 4863-2008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上述的四个名词,对过程划分起到辅助作用。
【2. 理解过程及其接口】
单一过程的各要素在这里不赘述!仅对接口说明一下:
以某铸造公司的产品为例,包含以下主要工艺过程:
熔炼→(制芯在先)浇铸毛坯→机加工→后续清理→包装入库,起点:熔炼、终点:成品入库。
熔炼的之后的产品是铝液(一定温度段下,保持液态),其与浇注工序之间有铝液的转序、储存、转序的量、转序的时间、转序到具体机台位置等,这一系列的职责安排由不同的职能承担(可能是物流部,可能是熔炼车间的人员或者是浇注序的人员),这就体现了接口的概念(物料承接、信息承接)。同样,如果把“熔炼“的过程识别后,其边界可能是铝锭投入后到铝液出炉(或临时储存,依据不同的职能安排)。
这些内容在划分过程时,对于可大可小过程的识别是有帮助的!
【3. 把PFMEA的概念搬过来】
在AIAG-VDA第一版FMEA中有过程项的概念,搬过来直接用,如:
过程项:熔炼车间、制芯车间、机加工车间
直接搬到VDA 6.3中,即开篇中提到的“3个工序栏”:
工序1:熔炼车间
工序2:砂模成型车间
工序3:机加工车间
这是一种直观式(即空间化)的示例,供您参考!目的并非是将3栏填满!!!适合审核才是目的!(即收集信息后的处理,审核关注点)
【4. 恰当运用宏观流程图】
宏观流程图包含典型的物料流和信息流。以加工/制造等增值活动为主线,对过程划分起到辅助作用!
流程图的知识见相应的专业资料,这里不多赘述。
【5. 单一工序怎么办】
有时候,基于实际的审核委托,仅对某一个工序开展过程审核,那么该如何划分呢?
仍然以“熔炼“为例,这个过程的功能是将铝锭(不同牌号主材)和其他金属(如铜、美)按一定比例经过高温熔化,进行融混,形成铝液。简单操作,即”熔炼“即可。如果要细分(对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即考虑一系列工步操作的拆分,如:
1- 主材/辅材称重、投入(铝锭配送、光谱后的配比再调整)
2- 熔混过程(充氮除氢、除渣、成分光谱分析)
3- 出液和转序
目的并非是将3栏填满!!!适合审核才是目的!(即收集信息后的处理,审核关注点)
【6. 产品组怎么办】
有时,企业产品较为复杂,是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或者是多型号产品提供给客户,对于这类的“产品组“完整的生产过程进行划分相对较为复杂。
情况一:假设某一个产品(称为“组件“吧)是A、B、C 3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产品D,那么:
1) A\B\C三个零件是相同工艺时,则划为一个过程,然后将“装配“视为另一过程
2) A\B\C三个零件工艺各异时,可考虑单独划分,然后“装配“单独划分(不要考虑Excel模板装不下的问题)
3)还可以划分为“组件“半成品生产、”组件“装配
情况二:假设为X客户交付3个产品(构成成品“产品组”)
以手册的冲压件为例进行的“过程“划分:
审核高手会更明白划分更多细节对于“评估结果“的影响,这不是本文的目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下分数的计算规则(特别是模板中的”产品组“)。
结束语
过程划分以既定的工序来做无可厚非,对过程进行划分需要考虑审核时间、审核员工作量、审核的价值、关注点等一系列内容,这都是策划要考虑的。机械式的按照工序一步一步审核是基础级审核员惯用的方式,在成长以后应当对过程优先级、结合过程风险来实施。以过程方法为依托,以划分的过程为主线,将审核向纵深拓展。
VDA 6.3 : 2022版发布在即,过程划分同样也适用,掌握更多的审核策划方法,会让审核变得更有价值和效率。希望所述内容对您开展过程审核工作有所帮助。
使用Audit tool app会解决相当一部分“工序”数量带来的划分困扰,为避免广告之嫌,这里不再介绍该APP的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去关注一下。
感谢阅读,期待与您更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