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APP开发和混合APP开发----对Cordova,APPCan,DCloud,APICloud,WeX5等吐槽APP开发

部分资料参考:

http://blog.csdn.net/kenkao/article/details/50678269

------------------------------------------------------------------------

        虽然现在移动APP走向陌路,但是也还算流行,截至到APP开发已经形成了常态,地摊货了。但是很多项目都是一锤子买卖,去招聘一个Android或则IOS开发都是鬼测,本钱都收不回来。

         第一种:纯原生开发

              开发了几个,一会搞个Android项目,一会一个IOS项目,每次都的搞,集成的组件都是网上下来的,虽然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但是兼容问题,平板的手机的也是难搞的,测试机自备,上哪里去买,鬼测,下次就没有项目了,开发人员再起去找饭碗,透过TOIBI指数看,未来就是地摊货而已。

              android开发人员是从别的团队的java培训过来抓壮丁来的,我也配合搞。,IOS是高薪雇来的,开始是OBJ-C我配合搞,后来是SWIFT,结果项目结束后,高薪成为泡影了。巴掌大的屏幕就那点功能,小公司小项目,难弄。人员成本问题,领导要放弃,好,我们也放弃。

       第二种:多跨平台基于渲染原生开发

              主要是Delphi中的火猴等,一次性写代码,两个平台发布,问题也很多,而且是基于GPU,也就能做个界面啥的,直接编译成C的原生代码,很多功能还是无从解决,没有前途了,不过是噱头而已,还有一种XERO CODER ,不过官网都打不开,估计要倒闭了吧,只有个别的基于OPENGL开发的做游戏,企业等应用估计是零蛋。至少在国内,陌路就是陌路,不要盲目学习技术,技术也要服务市场,马太效应无人可挡。

             至于号称宇宙第一的编译器Visual studio2017自带的xamarin,只不过是用C#写JAVA而已,老汉卖瓜自卖自夸,噱头,很多程序员对语言是不感冒的,啥语言不都是一样if-else?

        第三种:基于HTML5的混合模式开发

              简单,容易,内嵌支持NodeJS浏览器即可,很多据说需要支持微信小程序开发,有前途。不过碎片依然很多。最近我开发的是基于WEX5的项目。

------------------------------------------------------------------

           Cordova是Apache软件基金会的一个产品。其前身是PhoneGap,由Nitobi开发,2011年10月,Adobe收够了Nitobi,并且PhoneGap项目也被贡献给Apache软件基金会。Apache在2012年12月,发布了Cordova,截止到2015年12月,最新版面是3.0。

                     不过Cordova只是浆糊而已,没有UI界面,你只能自己考虑自己找UI框架,有其在使用jQuery Mobile、Sencha Touch等前端框架的时候,基本上自己搞也没法用。

                     Cordova的浆糊可以支持的手机品牌非常多,不过没有啥用????现在主要是android和IOS,现在PHONEX销售下滑,但是还好了。其他没哟啥用。 

                     最大的竞争者是国人搞的号称Html5+的Native.js东西,国人做了android和IOS两个版本,其他还没有。

各种工具的比较:

            

               1) WeX5是在这个基于Cordova的基于Apache协议,自己扩展了国人的微信,手机支付。并且基于Eclipse开发了一个可是化的编译器就是WEX5,国产的创业公司,未来让开发可视化,增加了自己的xid等自定义的东西,总体上是开发自己的事件驱动模型开发,有很多人诟病,但是快速RAD开发就得如此。我的意见好坏参半。整体快速开发还算不错,而且可以快速输出源代码(本身是Cordova生成的,和他没有关系),他自己就将里面的标签替换掉,看源代码还能够原生IOS XCODE导入或者Android Studio开发。不过他自己xid最后成了随机的那些,真的不好看。

网上有评论说WEX5太大了,太傻比了。未来编译器大型化是趋势,那么说Andriod Studio每次都有不同版本的Gradle,还要下载翻墙,而且非常大,那简直不就是灰常傻逼,不要忌讳谷歌,就是傻逼就得了,我们就是生活这样的世界里,必须接受规则。

                  评定:快速开发还不行,还有Cordova这样的后台,基础组件自己也可以开发,不过国人的创业公司。项目包括android,ios,微信。还是一个可视化的集成发布工具。

               2)APICould:和WEX5类似,也是基于Cordova开发了自己的,不过最近和DCloud的官司,而且本事我用了,这是一家商业公司,快速开发,我觉得也要回避,开源协议就很差。 

                 评定:快速开发,基于Cordova,不过收费的公司远离,一个移动APP都赚不了几个钱,哪有钱分给你???,做梦去吧。原生的开发,人也很便宜,程序员很多也很便宜。

             3)AppCan:同上,也是一个北京的一个小公司,据说,都是走快速快发Android和IOS的路。收费的。

             4)DCloud:这个今天看了一下,也重点说也一一下,自己开发了HBuilder的编译器。是基于Html5+和MUI的体系的。html5+是一个啥东西,我初略了解了一下,主要的竞争者。

                 Html5+国人制定了HTML5的扩展规范,国际上如何,非常难说,据说是一个北京的公司参与了还有国人的联盟,我看了标准制定还是严密的,但是国人制定的标准未来如何?被人收购?? 这个规范提供了类似Cordova的Android和IOS的两种版本,虽然图上有WP(那叫骗人的,根本没有,估计没哟必要)。

                 而实现的这个就是Native.js(DCloud的核心),规范比较原生。DCloud还提供了UI层的MUI,效果也非常不错,好处是原生,速度确实非常快,比bootstrap还快。真的非常诱人。

                开始下载HBuilder,那个还不能工具,就是一个可视化记事本差不多。相对于WEX5还是不足很多。开始开发,编写是基于HTML5规范的,确实不错,打包是提交到后台服务器,之后你去下载ipa或者apk,真实郁闷。源代码是啥,不知道。你只有HTML5的源代码而已。

                想法不错,不过还是非常不成熟,而且编译器还是不成气候,自己慢慢搞,我还不知道怎么如何获得打包那个源代码,如果知道,就算HBuilder再烂,起码原生的HTML5+加上可以原生的底层代码,我会选择,现在还不知道,否则黑盒的打包,只有结果,如何支持XCODE的最新版本?鬼扯,很多问题只能依赖联盟,够呛。

               从文档和工具上看,还是起步阶段似得。是不是顶着貌似标准的帽子狐假虎威?

照理说事,HBuilder不叫可视化就是一个智能的完成工具而已,其他的啥都没有。也不要说烂,就那谷歌老大做的从ECLPISE(ADT)差价到Android Studio,Gradle版本不一致了就得更新翻墙,感觉不就是一个智能完成工具,和一个没有人直接拖拽视图功能,都在配置XML文本?国际化大公司也是如此,就在现在Gralde 3.4还在拼命下载,用惯集成RAD的人,真的无法忍受,这也叫开发工具?XCODE的OBJ-C那也叫语言?不过赚钱是真的,钱是干净的,诱人的。就不要难为程序员了。

                ---------------------------------->>>

                我们拭目以待吧。

=================================================

在国外,最大的是Cordova(PhoneGap,2011年广泛流行),在2012年12月开源。

在国内,按时间顺序,有:

  • 2012年,AppCan
  • 2013年,DCloud
  • 2014年9月,APICloud

对比:国内的两家公司:


DCloud:数字天堂(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012-04-19,地点北京大钟寺,总资本170万左右,后面的背景是东方通(旗下)。

      本身成立为2003年,当时注册为4000万。最早是移动互联最火的时候,提供各种移动开发解决方案,最后移动互联网走向热门时开始2012年4成立搞HBuilder,也就能搞这几个不伦不类的文档而已了,这个标准云云,可信度就很低了。开发基于MIT,究竟是那些东西MIT协议呢?原生代码吗?编译的东西源码呢?


WeX5:北京起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成立,相对比较早,现在据说在十里河附近,注册资本1200万RMB,成立比较早,从工商看说是股份制企业,不知道上市是那个。相对工具成熟一些,文档较全。现在主要以BEX5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现在就知道是如何赚钱的。说是Apache2.0,底层源代码是开源的,没错,但是WEX5的源码呢??


都是背景创业的公司,自己去选择,这里不做选择,因为了解还是不多。就这两款我还看得起。随着了解的多,还得根据实际需要,不能脱离实际才行,这里不做深入再比较下去,未来的PK还在继续,未来还在实战中体会,最后才有结果。

管他啥,好用的,符合良好的开源开放协议和市场成本就有可能是好东西,还能抓耗子的是好猫。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