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集(称空二叉树),或者由一个根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为根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1.二叉树的特点
①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所以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
②左子树和右子树是有顺序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③即使树中某结点只有一棵子树,也要区分它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
二叉树具有五种基本形态: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根结点只有左子树、根结点只有右子树,根结点既有左子树又有右子树。
2.特殊二叉树
①斜树:所有的结点都只有左子树的二叉树叫左斜树,所有结点都只有右子树的二叉树叫右斜树。
②满二叉树:在一棵二叉树中,如果所有分支结点都存在左子树和右子树,并且所有叶子都在同一层上,这样的二叉树称为满二叉树。如下图:
③完全二叉树:对一棵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按层序号,如果编号为i(1≤i≤n)的结点与同样深度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为i的结点在二叉树中位置完全相同,则这棵二叉树称为完全二叉树。如下图:
完全二叉树的一些特点:
(1)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两层。
(2)最下层的 叶子一定集中在左部连续位置。
(3)倒数二层,若有叶子结点,一定都在右部连续位置。
(4)如果结点度为1,则该结点只有左孩子,即不存在只有右子树的情况。
(5)同样结点数的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的深度最小。
二、二叉树的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i≥1)。
2.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 - 1个结点(k≥1)。
3.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如果其叶子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假设度为1的结点数为n1,树T的结点总数为n,则有n=n0+n1+n2。
T树的分支线(即连接结点的线)数为n1+2n2,还等于n-1,所以有:
n-1 = n1+2n2,和等式 n = n0+n1+n2联立可推导出 n0 = n2+1.
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对于一个完全二叉树,它的结点数n满足:
2^(k-1) - 1 ≤ n ≤ 2^k - 1,k为二叉树的深度,由于结点数n是整数,n ≤ 2^k - 1意味着n < 2^k,n > 2^(k-1) - 1,意味着n ≥ 2(k-1),所以2(k-1) ≤ n ≤ 2^k,不等式两边取对数,得到k-1 ≤ [log2n] < k,而k作为深度也是整数,因此 k = [log2n] + 1。
5.如果对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log2n] +1)的结点按层编号(从第1层到第[log2n] +1层,每层从左到右),对任一结点i(1≤i≤n)有:
①如果i=1,则结点i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如果i>1,则其双亲是结点[i/2]([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②如果2i>n,则结点i无左孩子(结点i为叶子结点);否则其左孩子是结点2i。
③如果2i+1>n,则结点i无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是结点2i+1。
可以根据下图二叉树进行验证:
三、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既可以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也可以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一般我们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BiTNode, *BiTree;
二叉树的遍历是指从根结点出发,按照某种次序依次访问二叉树中所有结点,使得每个结点被访问一次且仅被访问一次。
1.前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先访问根结点,然后前序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如下图,遍历顺序为:ABDGHCEIF。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NULL)
return;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他对结点的操作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先序遍历左子树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先序遍历右子树
}
2.中序遍历
若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根结点开始(注意并不是先访问根结点),中序遍历根结点的左子树,然后是访问根结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如下图,遍历的顺序为:GDHBAEICF。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NULL)
return;
InOrderTraverse(T->l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他对结点的操作
InOrderTraverse(T->rchild); //中序遍历右子树
}
3.后序遍历
若树为空,则空操作返回,否则从左到右先叶子结点后根结点的方式遍历访问左右子树,最后是访问根结点。如下图,遍历的顺序为:GHDBIEFCA。
//二叉树的后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NULL)
return;
PostOrderTraverse(T->lchild); //后序遍历左子树
PostOrderTraverse(T->rchild); //后序遍历右子树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他对结点的操作
}
已知前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已知后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已知前序和后序遍历,不能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四、二叉树的建立
//按前序输入二叉树中的结点(一个字符)
//#表示空树,构造二叉链表表示二叉树T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
T = NULL;
else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if(!T)
exit(1); //表示程序异常退出
T->data = 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
一个小例子: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BiTNode, *BiTree;
//按前序输入二叉树中的结点(一个字符)
//#表示空树,构造二叉链表表示二叉树T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
char ch;
scanf("%c",&ch);
if(ch == '#')
T = NULL;
else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if(!T)
exit(1); //表示程序异常退出
T->data = 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递归算法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 NULL)
return;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他对结点的操作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先序遍历左子树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先序遍历右子树
}
void main()
{
int i=0;
BiTree Tree;
CreateBiTree(Tree);
PreOrderTraverse(Tree);
printf("\n");
}
运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