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第一定律

如何用尽量少的话达到有效而愉快的沟通?

本文内容来源:《做自己人生的CEO》

要点:

  • 从 I 型共通到 U型沟通
  • 情感共鸣
  • 从以自己为中心到真正以对方为中心
  • 苏格拉底式询问

U型沟通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话不多、口才也不算好,但是跟他沟通起来,你总觉得很舒服、很受用,如沐春风,他随便说几句话,就可以让对方连连点头说是。

我们都想成为这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沟通这件生活中重要的“小事”。不管你多有能力,多有才华,不会好好说话,一切努力都要打上巨大的折扣。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测试一下你的“沟通指数”

一大清早,你们被闹铃吵醒,老婆说:“太困了,实在不想早起去上班,好痛苦!”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种回应方式呢?

A. 不想起也得起啊,不然迟到怎么办?

B. 我教你一个方法啊,把被子使劲儿一掀,就立马清醒了。

C. 你不想起,谁想起啊,我不想多睡一会儿啊?我之前也赖床,但是要工作啊,咬咬牙,坚持几天,慢慢就习惯了。我就是这么做的。

D. 不想起算了,你就辞职好了。

我们邀请了很多人来选一个“听上去”最舒服的回应。结果, 以上这些回应,大家都觉得有些怪怪的。也就是说,ABCD哪个都不是最佳回答。

你知道最棒的回答吗?其实也很简单:

“是啊,早上起床真的很痛苦!”

就这么简单吗?肯定很多人会说,这句话好像没什么用啊,又不能帮助她解决问题。为什么“最没用”的回应,却让人觉得最舒服呢?

这就涉及沟通的第一定律: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个人最本能的关注点都是自己。

在通常的认知中,我们总觉得,对方需要“你”给出什么有价值的回应,但往往,对方真正需要的,只是让自己被看见。

可是,绝大时候,我们表面上在听对方说话,实际上会急着把自己的观点、方法、建议强塞给对方,一味强调“我想给你的东西”,而没有去感受“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结果呢,我们提供了一大堆自己觉得有用的“帮助”,却不是对方想要的,这是典型的失败沟通。

我们把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沟通方式,称为“I型沟通”。“I”代表“我”。

我是为你好,怎么会有错?

不要怀疑,生活中,99%的人都是I型沟通风格:“哎呀,你遇到麻烦了,我来帮你想一想该怎么办!”

回想一下和起床相关的四个选项:我提醒你会迟到,我建议你用这种方式起床,我认为你应该再坚持一下,我甚至都帮你想好了更长远的打算……

这些都是“I型沟通”的口头禅:我提醒、我建议、我认为、我想好了……总之,有办法的都是“我”,似乎“我”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

尔康就是个典型的“I型沟通”者

 

事实上,除了“给答案”之外,“I 型沟通”还会释放出许多其他信息,比如“给评语”。比如:

你怎么这都不会?

你就应该早点听我的!

你要是能这么想就好了……

我觉得这件事很简单……

我觉得你早该听我的……

我觉得你可以再想想……

这些语句,都是在传达你对他的“否定”,对方此刻的内心感受是抓狂的:

他觉得我不够聪明……

他以为我没有思考过……

他不满意现在的我……

他不相信我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以“帮助”为外壳的沟通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情绪被否定了、被指责了、被威胁了,可想而知,对两个人来说,这样的沟通体验肯定不好。

时间久了,对方会用自我封闭的方式来防御潜在的“被伤害”,保持沉默,关上沟通的那扇门,不愿意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几乎100%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时,都说过这些话:

孩子摔跤了,大哭,妈妈总会说“好啦,好啦,别哭啦,不疼啊”

孩子要打针了,妈妈会说“不疼不疼,乖,一点儿也不疼”

出门前妈妈非要你穿羽绒服,你说“穿上热啊”,妈妈说,“天冷了,不热!”

等你长大了些,遇到了难过的事,男朋友说:“有什么好哭的?忍一忍就过去啦。”然后妈妈安慰你的说法是:“不要哭了,你应该坚强一点儿,你应该阳光一点儿……”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从小到大听了无数次?

似乎要求每个人每天都应该是正能量满满的。但每个人的情绪就在那里,并不会因为你想要消除它就真的没有了。就好像妈妈让孩子别哭,但孩子打针就是会害怕啊,打针就是会疼啊,这个害怕不会因为妈妈说的“不疼”而消失。

我们明明是想帮助对方尽快走出负面情绪,可是我们不自觉地用了“I型沟通”,否定了对方的这些情绪。

妈妈说的“不疼”、“不哭”、“要勇敢”这种话,都是从妈妈的角度出发的,是为了缓解妈妈的焦虑。因为生长环境和社会习惯的原因,我们很难面对负面情绪,总觉得那些都是“坏的”,沟通时总希望尽快消除负面情绪。

可是,妈妈缓解了自己的焦虑,却把孩子留在角落独自消化自己的情绪。这种沟通的方式甚至又进一步让他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令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这么脆弱,是不是做错了,以后是不是不能再在别人面前流露出悲伤的一面了。

其实,很多人都在犯这个错误:只带着嘴巴,却没有带上耳朵。我们往往都着急“说”,而忽略了“听”。

把“我”变成“你”,才能展开真正的沟通

如果你想和一个人建立沟通,就需要调整到他的情绪频道上,以他为中心。在这样的沟通中,主语就不再是“I”(我)了,而是“YOU”(你):你认为、你觉得、你感受到了…… 

我们把这种沟通方式,称为“U 型沟通”。

U 型沟通方法一 : 学会发放“邀请卡”,打开对方的话匣。

四个打开对方话匣的金句:

“哦,是这样啊?”

“愿闻其详”

“展开讲讲”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些话,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是:

“我很期待听到你的感受”

“我尊重你的想法和情绪”

“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你”

它们就像是一张张“邀请卡”,能让对方打开沟通的大门。

很多老板发现,员工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表达不满和困惑。看上去他们是来寻求“工作”帮助的,但细聊后,发现当他们的情绪被看见、得到纾解时,他们自己会萌发出很多新的工作思路。因为情绪最消耗人,当他的精力从跟情绪的对抗中释放出来,自然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

发放“邀请卡”后,要进一步让沟通顺畅,我们来到了最重要的一步,这个方法总结出来是个公式:

U型沟通= 你+感受

也就是以“你”为主语,共情“你”的感受,并说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共情的能力,看到对方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难过;看到对方受伤流血,我们大脑中也会有疼痛感;看到对方笑,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快乐……这些都是共情。只要遵循内心的感受,帮对方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他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看到”,就会更愿意跟你进一步聊下去。

当然有时候,我们的共情也不是百分百准确。所以我们要把自己解读到的情绪主动地反馈回去进行确认。“看上去你很担心?”“你是不是很高兴?”“你应该很难过吧?”……

这些句子就是在不断验证,自己解读的信息是不是准确,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对方这一刻的处境。当我们反馈回准确的信息,对方才能感受到他被共情了、被理解了。

生活中,怎么运用“U型沟通”

“U型沟通”的这种方法听上去简单,在生活中实际用起来,却一点儿都不简单。

闺密分手了,哭诉:“我想不通,他为什么会离开我。”运用U型沟通的回答:“看来你还是舍不得他啊,你一定很伤心吧。”(你+感受)。闺密这时可能还是会哭,但一般都会开始诉说自己的心情:“是啊,太难过了,我们之前都好好的……”

看到了吗?“误以为共情”和“真正共情”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看看下面几句话:

我当然理解你啦……

我当然知道你现在有情绪……

我和你感同身受啊……

在这些话当中,主语又回到了“我”。这是一种表面上的“U型沟通”,骨子里的“I型沟通”。我们所谓的倾听、尊重,只是想让自己“扮演”一个善解人意的角色。这些微妙的差别,虽然很难被言说,但对方都是会感觉到的,它会影响沟通真正的目的。

在沟通这件事上,五阿哥还是比尔康优秀多了

 

U 型沟通方法二:学会提问,让对方找到答案

当一个共情的“倾听者”,帮对方释放情绪,接下来,你可以继续运用苏格拉底提问法,给对方提建议,协助对方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

当学生向苏格拉底提问时,他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不带预设”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发去寻找更深层的问题,生成自己的答案。

“不带预设”,就是不含任何“我”的价值判断,引导别人说出他自己想说的话。苏格拉底把自己的这种方法称为精神的“助产术”——助产婆只能帮助孕妇生孩子,而不能代替她生孩子。

我们把“带预设”和“不带预设”这两种提问,用在职场里面,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是带预设的提问:

同事B总结:这是我策划的下个月的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同事A提问 :时间这么仓促,怎么行得通啊?

同事B 这时会反驳:你的意思,就是说我的方案肯定行不通喽。

如果是不带预设的提问:

同事B总结:这是我策划的下个月的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同事A 提问:你认为这个方案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同事B回答:嗯。下个月就要执行,时间比较仓促。

同事A 再问: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同事B回答: 我打算再看一下工作内容,重新梳理一个具体的流程。

同事A接着问: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同事B回答:确定每项环节的时间节点,把控项目的进度。

你告诉他答案,和他自己找到答案,结果可能会是一样的, 但是效果截然不同。一个是被动地接受,让人觉得,“这是你硬塞给我的事”,心里难免会有逆反情绪;一个是主动地发掘,让人觉得“这就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是我自己的事”,这样他会更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甚至在这样的提问过程中,得到的答案也可能不一样,会延展出很多你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惊喜。

确认感受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沟通。不管是I型沟通还是U型沟通,都是沟通技巧。但只掌握沟通技巧,多数时候是无效的。虽然我们能学会主语都换成“你”,但心里还是以“我”为中心;明明说了“你看上去很难过”,但你发现对方根本没有感受到。这种时候,不是技巧没有学到位,而往往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沟通背后的真实诉求。

在所有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最根本的认知:沟通,是为了确认一些感受。确认我被你看见了,确认你跟我站在一起,确认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这个微小而迫切的愿望,发起一次又一次沟通。

 

如果能确认这一点,那么不管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完全失去信心。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自己的路上一直走,我们自己解决过很多困难,有过很多办法。只是有时候很孤独,需要在你爱的人那里得到一点确认。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