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计算机相关专业还值得选择吗?

背景

随着2024年高考落幕,数百万高三学生又将面临人生中的重要抉择:选择大学专业。

尴尬带来的残酷

大学现状

计算机相关专业,无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软件工程还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都必须要打好基础,也就是那些公共的知识,就够本科学四年了。各个专业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些专业特色的课程,在学时配置以及选修课上有些差别。这是大学培养的初衷。

但培养出的人还和初衷有关吗?未必!看看现实吧:

1.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以刷题为主。就说启蒙阶段学编程吧,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习语法规则,没人去学习编程逻辑,也建立不起来计算思维,甚至常常看到有的学生期末考试背程序,最后还能拿个优秀,然后就真的觉得自己很优秀。考试这关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第2点。

2.大学的考试还是以刷题为主。原因很多,老师有及格率考核,学生喜欢投诉,学生喜欢看慕课,考试形式无权决定等等,方方面面吧,很无奈,最后期末考试还是刷题好了。最终害了谁?肯定是学生。

3.考核方式决定了创新。如果期末考试都整齐划一地选择、填空、判断,那就不太可能培养创新思维了。连答案都是标准的,创新性思维还怎么开发?记得25年前左右吧,科学出版社有一本《人工智能》,是一位院士写的,序中就明确地说:“很多作者来函索取书后题答案,现在敬告读者朋友,该书所有习题不提供答案,今后也不提供,而且也没有标准答案,就是追求一个思考过程”。不是原话,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本科阶段没创新也能混过去,但硕士阶段要求有创新。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硕士现在越来越差了。

4.学生乐于追求捷径。可以这么说,任何事,中国人都能玩出捷径,无论是学习还是考试。从学生角度,就算明白这个道理,但期末考试及格或者拿高分是短期目标,刷题自然是权宜之计。但大学的课就是学分一点一点凑出来的,等最后毕业了,拿着漂亮的成绩单找不到工作,或者研究生面试时各种不会,尴尬。

所以,所谓竞争太大,无非是因为自己没学到知识,竞争不过多会那么一丢丢的同行而已,又赶上了这两年特殊的国际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一尴尬现状带来的影响又给放大了无数倍;

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还能不能选的问题,是能不能学会的问题!

至于怎么学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讨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