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适合做科研么?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当你听到谁谁是科研工作者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通常是对对方的尊敬。但当我们真正想了解或者进入这一群体的时候,又会发现里面的许多规则。你想做科研么?你要做科研么?你适合做科研么?可能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其它小伙伴的看法,都有什么人不适合做科研。

作者:Bullwinkl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508057494

低自尊的人不适合做科研。低自尊的人自我评价很容易依赖于科研进展的好坏,但科研的反馈周期可以任意长。这样就很容易长期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厌恶,并且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作者:Patrick Zhan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5078493

科研内容可大可小,大型科研项目可达国家层面,小的科研项目简单到技术发明。我从未参与过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最多打个擦边球,例如三峡工程、核电工程等等),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倒是都参与过,并且获得一定的成绩和奖项。

做研究,不可避免的就是与他人合作。

某次搞科研,内容是超高温色料粉末的研究,用于红热玻璃的表面着色。由于颜料粉末与金属氧化物有关,于是公司就找了某高校化学系的老师和我配合研究。

这位老兄满脑子想的就是他的职称晋级,实际工作几乎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到企业来,我带他参观了现有的机械设备,以及全生产线的工作和控制原理。同时,工艺工程师向他介绍了工艺情况,以及研发需求。

然而,这位老兄仗着他是老师,对我们根本看不起,看我们的眼神里带着极度不屑。

这位老兄回校后,近一个月联系不上。如果联系上就百般推脱,总说教学忙。

我某次专程到学校实验室去找他,他在和旁人闲聊,看我来了就生气,说为何不事先通知他,日后不允许搞突然袭击。

我听完后转身离开,从此不再与他联系。

回企业后,我从《物理化学》教材开始研究,学习了许多与无机材料有关的书籍。我在企业化验室做了许多化学实验,申请拨款自己制造了一台1200度的可控温电炉,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制备出四种色料,分别是钴系(蓝色)、铬系(金星色)、铁系(棕色)和铜系(绿色),基础色料为一种熔点低于400度的低熔点玻璃。接着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研发配套了自动喷涂设备,试车后效果良好。

事后,我们对喷涂设备和色料制备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

成功后,这位老兄主动来找我了,低三下四地求我把技术介绍给他。我问他,为何当时不对我们认真合作?他告诉我,他读的专业是有机颜料,不是这种高温无机颜料。我说,既然不懂就要说,何必这样藏着掖着。他死皮赖脸地向我要技术文件,被我让保安把他赶走了。他告到总工处,总工非常清楚实际情况,也很不客气地让他离开,并把他的所作所为汇报给学校。

事情过去很久了,他的面容也渐渐淡忘了,但对他的印象一辈子都忘不了。

结论是什么?若发现某人对某项研发毫无兴趣,只关注个人利益,就要特别注意:这种人不适合于做科研同伴,不可能会真心合作。

==============

事实上,这位老师已经成为我一辈子的反面教员了。

这是他的悲哀,却是我的幸运。他让我认识到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优秀,什么是丑陋,待人做事应当采取何种态度,等等。

在教学中当我带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或者参加毕业设计答辩时,也包括给学生上专业课时,时不时地就会冒出那位老师的面容。我常想,我绝不能给学生留下这种令人反感的印象。

在工作中当我进行较为复杂的电力监控系统编程时,虽然有时难度很大,但我绝不在工作中留下不负责任的遗憾,尽量做到完美。

这应当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吧。

作者:麻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0197008

目前还是学生,从学生角度,没有匠人精神的,不适合做科研。

可以把人分成三类,对事有兴趣,对人际有兴趣和其他。做科研一定要喜欢做事,享受做事(哪怕是重复劳动)的过程。

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喜欢做事,举两个例子。

小时候读过书法家教,学时不长,两三年,只会临摹。一天一到两小时,临四十个字。说白了就是个重复劳动,但慢慢写,会有乐趣。在观察字体结构和下笔时,脑中只有这件事,会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而这种忘我状态其实挺吸引人。

后来读高中和本科时,有个习惯是散步。单独散步,走路时想事情。我可以走两小时。这种匀速的走路过程,像是催化思考的媒介。一般人平时不会自省,因为没时间,而走路就把大段时间空出来,我没法玩手机,于是只能想事情了。

匠人精神也是如此,不是说我真的只“做”,而是依托“做”,我可以有额外时间思考,哪怕只思考我正在做的事,专注度高了也有很多收获。

有这种平稳心态,加上多思考,做事很容易成功。

---

很多人在做事时得不到满足,在他们眼里,做事是工具,实现目标是本质。

一切为目标的想法挺对的,但在科研这行很多课题都是“磨”,慢慢做事累积。光有目标,不享受过程,日子挺难熬。

很多身边的聪明人最后逃离科研,就是觉得劳动多,没赚什么钱,易挫败,心态崩坏。

这就是“为了做到极致”,和“做到极致”的差别吧。

---

另外,匠人精神也有个度的问题,太执迷于做事本身,会变成technician,过犹不及。

从喜欢做事,到有技术地做事,到有战略地做事;再加上一点智商,一点人际历练,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较低的物欲,家人支持,安贫乐道,基本就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理想状态了。

作者:刘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58047548

补一句,不适合不等于不能,不满足这些条件不是说不能做科研了,是做起来会比较痛苦,比较难出结果,比较难有成就感。

没在做科研的各路神仙就不要乱评论了。

—————————————

不读paper的人。

逻辑不好的人。

不脚踏实地的人。

不愿意与人交流的人。

家境不好的人。

耐不住寂寞的人。

扛不住压力的人。

幸运指数偏低的人。

不想拿PhD学位的人。

不适合团队的人。

英语不好的人。

想玩政治的人。


作者:赵俊博 Jak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522449915

心态不强的人。

如果别人说两句 “你这个东西可能不行” 就不做了,这不行。

如果一个想法没有试成功几次 就放弃了,这也不行(看看爱迪生)

科研这个东西离现实的产业/生活有一些距离,毕竟是最前端的无人区。而越是这样,可能你做的东西在当下的时间里越难以被大众接受。这会给人带来一种孤独感。而克服这种孤独感诚然有些技巧,比如说我在跟非tech的朋友hangout的时候会避免聊工作等等。但是说到底,还是要心态强才可以。

无人区总是要有人去勇闯的。人类认知的边界总是要有人去push的。

做科研的人或许都是有点自我偏执,喜欢自high,或许大家管这个叫自负。

but we LOVE it.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2715655

打算从一个小点出发,小抒一下个人观点。

如果一个人总是很吃力才能从一个现有理论或模型中看出其精髓,或者更差,压根儿就看不懂,这种人不太容易搞科研。

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就是指看问题看到点儿上,看到精髓。

一方面,真正的创新来源于对高阶知识的深入理解。人们常引用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个说法,不管这话原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现在大意就是教导人要虚心学习前人的经验知识,要避免闭门造车闷头自己做,要善于利用别人的东西,要善于在已有基础上做事情。站的高就会望的远,谁都想站高,但高处不胜寒,因此量力而行成为一种无奈之举,这是后话了。总之大原则就是,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要学习攻克更高阶的知识理论,学会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情。

爱因斯坦深入理解了普朗克能量子的观点,提出了光量子,活学活用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这也成为其获得诺贝尔奖的贡献之一。

其实不光是科学界,艺术界也经常要对前人好的东西进行吸收再创作。流行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曾说过他的‘月球漫步’来源于街头艺术家的创作,他将其学习,消化吸收,并将其改善,拓展,发扬,最后呈现在大舞台上,使其效果更加惊人。

大多数的天才都是看到别人的杰作,从而产生共振,将其灵感震出来的。当然真正从无到有的天才也有(比如普朗克,下面会讲到),但凤毛麟角。因此也可见深入学习的必要性了。

另一方面,往往发表的东西只告诉你结果,没告诉你原因,这部分工作更需要自己下功夫去挖掘。是不是常有人会问,你怎么想到的?你怎么找到方向的?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来的。

费曼在1966年领诺贝尔奖时发言说,“我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论文时,都习惯于让作品近乎完美,会掩盖所有痕迹,掩盖你先前走过的死胡同和错误的想法。因此,究竟为达目标而实际做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世界上是没有什么地方能将其堂而皇之地发表的。”

大多数人只知道普朗克著名的黑体辐射公式和他对量子的发现(或者说发明),但并不知道他在尝试理论推导黑体辐射公式时,也就是他发现量子时,已从经典的麦克斯韦电动理论出发走入了死胡同。他为求突破,大胆的假设了量子存在。这个量子可算是一种世界上真正从无到有的东西,革命性之大,开天辟地。以致于普朗克本人在提出量子后的几年内,一直都不敢承认量子是物理事实,而只敢说那是一种用于计算的假设。因此发现量子的过程非常不易,有心者可发现,探索发现量子的过程获得的感悟不亚于探索量子本身。

和量子一样,对原子核内部结构的探索也非常不易。现在连中学生都知道原子核内部的结构,但在得到这个结论之前,人们还提出过很多其它错误的模型,比如枣糕模型。我发现我们高中的基础物理课本就简述了这段历史,其目的不仅要告诉我们一个结果,还要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我们通过了解先人探索的过程从而获得更多感悟。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闲情雅致’。那时班里有个文科生,回答原子模型时说的答案竟然是枣糕模型。你告诉他这么多模型反而把他搞晕了,连正确答案都不知道了。但是他一个学文科的只想知道个最终答案,把物理这门会考考过,你告诉他更多,反而把他弄晕了,他也没兴趣听。可能有些理科生会笑话他,但是如果把问题换成他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他们就没有过那种功利的只想知道答案快速解决问题的心理吗?我想这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然而我想真正的科研不应该这么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知其鱼不如知其渔,往往钓鱼过程中的感悟才是最宝贵的。

艺术界也一样,一个作品的背后包含更多不为人知的尝试。一个画家要画一幅别墅大院图,他用了一年时间画了一棵树,然后将其树干树根处理掉,只露出一瞥树叶,然后又用了一年画了挡在树前面的房屋。为了画出更好的效果,他没有只画露出部分的树,而是从一整棵树开始画。迈克尔杰克逊做一张专辑时,虽然最后只发表十几首歌,但是他却要写一百多首歌,再从中择优选取。由此可见,往往功夫都下在了没有发表的东西上,而不为外人所知。

就这两点,不深入理解高阶的知识,不会有更高的创新;不自己花功夫去挖掘发表作品背后的东西,就会一直被挡在外面,看不到核心。所以是否善于搞科研也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参考。

作者:俗不可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3161348

科研有很多种,科研这种工作里面细分的话也有科研民工,科研码农,科研推销员,科研CEO,科研假货制造者,科研小偷...

所以,人人都能做科研,当然要看你的定位是什么了。如果你问,什么人不适合做科研CEO,其实也没有谁是真正做不来CEO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人没那个能力爬到CEO的位置上。好比公司,有几个人能当上CEO呢?

很多人比较理想化,觉得科研跟其他工作不一样,其实差不多,不过是个行当。任何行当想搞出点名堂都不容易。任何行当想要安身立命都不容易。


作者:小坨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4965156

大多数人

做科研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功成名就才有钱钱,而努力并不能带来功成名就,天赋也不行,还得有运气,还得看时机。

而且做科研,必须一直往上走,一直做越来越新越来越大的课题,才能稳定而比较好的活下去 ,也就是说,得付出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努力和心力,才能拿到差不多的收入(有可能还拿不到)。

说到底,因为很多科研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都是以发文章为主,并没有专利啊或者商业价值,就是不能卖钱,无法获利,纯靠国家给经费,那可想而知,拿到手的劳务费很有限。

在我这个科研底层工作者而言,科研就是个工作,我只能给科研投入一份工作该有的努力和心力,并不会有什么情怀和使命感,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屠呦呦女士,而我的目标就是在做着科研这份工作的同时,平衡好自己的生活,work hard, play hard.

作者:陈思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2717849

作为一个跨学科出站的博士后,我想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的本科专业为工程力学,博士期间学习的是机械设计,博士后为计算化学,现在又在车辆工程专业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究。这些跨学科的研究经历使我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科研这个有些特别的职业,并深刻体会到不同学科背景与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

首先,科研不是某些人的专利,科研是一个团体协作的事情,任何人在其中都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这个位置是否能让主管和自己都满意,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其次,科研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在各司其职的情况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独当一面,或者至少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交付的任务,即使无法完成也能提前告知并给出系统的原因说明,相互推诿权责不明是科研的大敌。最后,科研工作本身具有重大风险,对于其从业者而言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这要求科研工作者在某些方面,比如合理归因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具有较高素质以满足科研工作的特殊需求。

所以对于科研工作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把科研做好而不是什么样的人不适合搞科研。一切以之谋生的工作都会难过,并无人会天生适合,严格的技能与心理训练往往比先天条件对工作的影响更大,对于科研这种极度复杂高风险的事情尤其如此。虽然对个人而言,科研是意志与才智的综合比拼,但是意志的考验往往要先于才智,只有在意志拼到山穷水尽了,才智才能发挥作用。虽然后者在科研上起决定作用,可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进入才智比拼阶段就在意志上被淘汰了。但值得关注的是,意志是可以训练培养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意志力,一个人就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可能,并可以上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强化这个优势。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才智和意志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最后决定性的才智也无法通过训练获得。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人从事科研工作所需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

一般而言,越能把生活简单化的人越容易把科研搞好。生活越简单规律,个人的精力心智越容易凝聚,归因与决策的附加考虑越少,更容易迅速做出最合乎理性的判断,科研产生的心理压力的附带伤害会相应减小,不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自我怀疑,越容易进入所谓平常心的常态化工作生活状态.

据我的经验,科研的最大煎熬是内心的挣扎,科研的最大难题是生活无以为继,科研人员在工作中能带来最大优势的素质是持之以恒和处变不惊。

所以,这些就要求科研人员需要在生活上至少实现最低程度的自持循环,在心理上形成持续稳定的自我驱动与自我认可反馈。因此,靠所谓的一根筋或者毕其功于一役等不可持续的方法苦撑硬冲在科研上根本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所有的苦苦支撑早晚要放弃,所有似是而非的道理总有不好用的那一天,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研究人员的心态就会全面崩解,基本上就是回天乏术,连以后能不能好好生活都可能成问题。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寒门学子,他们背负的太多所以特别不容易把生活简单下来。

寒门学子求学不易,大都只能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一鼓作气,咬牙冲过种种难关。一旦这口气松懈,往往会无所适从,这使他们进入社会之后特别容易迷失。生活压力与心理负担的共同作用特别容易使他们把原不简单的生活搞的更为复杂,最后特别容易陷入某种可怕的偏执中去,消耗掉他们原就不多的宝贵本钱。我在高校这么多年,感觉通过教育完成脱胎换骨的几乎没有,教育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强化自身的某些特点,不能使你和过去割裂。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进入实际科研工作之后,它一定是把你所有的缺点都暴露和突显出来,使你以前的优点都显得微不足道。先让你认识到自己是个烂人,然后再努力重组成一个新人。至于最后得到什么结果,非常难以预料。寒门学子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危险。因为期间自我人设崩塌摧毁的自尊极有可能是支撑他们前行至今的唯一信念。而在新的人设构建完成前的真空期,他们缺乏其他的资本去填补这一空白。毕竟,这条路太漫长了,期间任何的偏差都可能被环境过度放大,搞的当事人骑虎难下,最后很难全身而退。这例子在我们身边太多了,想起来真是让人很惋惜。

不过发自真心,我特别希望所有科研工作者能获得想要的生活,生活本就艰辛,需要一点期许支持前行。如果不能成功,一切苦难都没意义,苦难就是苦难,不是财富。我特别特别希望大家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虽然难以事事如愿,但是我仍旧如此期许。尤其是对那些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的人。

补充:8月22日

说一下才智的问题,我觉得,至少在单位时间内,一个人的才智与运气都是有限的,千万不要搞竭泽而渔的事情。力微负重,德薄位尊绝对不是好事,年少成名晚节难保也是平常。真正认可自己在自然与社会力量面前的渺小无知,接受人外有人的常态以及个人认知终究有限的事实,是正确发挥个人才智,避免身败名裂的前提。我合作导师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之一就是:不懂不要装懂,做错赶快认怂。胡乱挣扎只能欲盖弥彰,让自己越陷越深。真诚可以做到很多聪明搞不定的事情,而学术圈里永远不缺聪明人。学术伦理中有一条永远可以保你脱身:科学允许真诚的错误。

此外,科研工作与科研生活都需要一个人的才智,不要把宝全压在工作上,不然特别容易出现灯下黑甚至阴沟翻船的情况。能够在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或者科研工作中出现在你身边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如果其看起来处处平常,那真是需要额外留意。这点在导师的问题上尤其需要注意,很多事他看似不懂,实际上极有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很多事你觉得他办的有失妥当,极有可能是人家有恃无恐。所以,和同组同事相处,无论是导师还是师兄弟,都需要调动才智,谨言慎行:搞不好你的哪句话就莫名其妙的“上达天听”,被记到小本子上,日后给你个surprise。这点上对一个人才智的消耗往往不次于科研工作本身。一味的在科研工作上高歌猛进,在课题组里未必对你有利。在科研这种面子里子都要的地方,挥霍才智或者一味强求都是不智之举。尤其对于底层的研究生,夹缝求生是科研生活的常态,如何稳住别人保住自己,是他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科研不是净土,研究员也不是善众。很多大课题组内关系盘根错节,恩怨渊源甚至可以上溯两三代人,在科研这个极其讲究师承的圈子里,一言一行最好谋而后动。

才智是一个人在科研这个圈子里的护身符和底牌,无谓损耗或者使用不当,轻则在工作生活上被人趁你病要你命,跌个大跟头,重则祸及子孙,让你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立身行道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91226463

作为一个有过三年科研经历的小硕,分享自己的一点科研心得!

首先,我就不是一个搞科研的人,这是我的导师对我的评语,刚开始我还觉得这句评语挺打击人的,会觉得不服气,但是后来慢慢发现,我确实不适合搞科研,因为那时的我并不具备科研思维

科研思维是个什么鬼呢?我想我的理解和百度百科的释义是不一样的,而且用一句话也无法准确地概括,所以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真实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2017年8月12日,我们科研小组一行人去青海石灰沟进行科研采样,因为在来之前已经有过详细的计划了,要找哪种露头面,找哪类型岩性的岩石等等。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后,我惊喜地发现,在一个我看的见的山头,就有一个很醒目的露头面,于是我按照一惯的思维,朝着那个目标直线出发。

这时候,重点就来了,导师居然制止了我这样一个很合理的做法,还说我不适合搞科研,没有科研思维。

为什么呢?我想99%的人都会这么问!

导师当时没有太多的解释,他只说了一句话:你应该走最长的路线,留意周围可能出现的东西。

现在回过头来想,导师的这句话是对的,不光是道理对,在解释我的疑问方面同样做的很完美。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我和导师对科研这个概念的深层理解就不一样,所以争辩是没有意义的,从争辩双方各自的视角来看,都是天经地义的正确,所以继续争辩,有90%的可能会演变为争吵(我也确实和导师争吵过,这里感谢导师的包容)。

回到正题,为什么我的这种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合理的思维,却不适合搞科研呢?

因为我的目标太明确了!

科研的本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创造,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做科研,严格来说是没有什么明确目标的,它只有一个大到不成目标的目标,就是发现新东西,所面对的都是未知领域!

有目标地搞科研那叫什么?叫验证,花费了很多经费,去搞一个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并且已经有明确结论的东西,这叫什么科研?

现在想来,我确实不适合搞科研,因为我一旦有了目标后,就会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但可能这些视而不见的东西,才是主要的灵感来源啊!

承认自己不适合搞科研并不感到难堪,难得的是,我发现了自己的思维居然可以得到升级!

我想,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认可我的那种思维模式的,确定目标,直线冲锋,遇神杀神!是吧?但我想说,这种思维确实应该升级一下了,它看似合理,却有很大的缺陷。

缺陷在哪里呢?我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

老师在讲课时候会讲很多道理和方法,学生在底下都是点头认可,但有一个非常吊诡的情况,就是学生在听完这些方法后,还是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个方法真的管用吗?

不管老师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就这个提问来说,居然是一个很理性的提问,都来自于“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还不是很确定啊”这句很理性的判断。

如果我和导师争辩的话,多半也会这么说的(笑)。

我想,大部分人的心理是这样的:

如果我用你说的方法做事情,就得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我在不能确定这个方法是否能成功的情况下就这么做,那和傻瓜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得确认,方法是不是真的有用,如果有用,那你做到了吗?如果你也不确定,那我为什么要开始行动?

发现没有,这一段推理完美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这也是大部分人拒绝接纳道理的原因,因为所有的指向都是未知。

人人都在权衡,但未知是无法权衡的,所以很多人都无法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我在后来就目标这个概念升级了一下,我认为人们把目标比作高山、比作渡河的思维就像当初的我那样。但如果换一种视角的话,把目标比作脚下的冰层,你不知道冰层之下有什么,但它一直都臣服在你的脚下,你唯一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把冰层砸开就行,潜意识中,冰层之下的东西是你心里已经拥有了的。这或许对于很多迷茫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视角呢!

总之,敢于面对未知领域的思维,我想才是真正的科研思维。如果靡费公帑就是为了验证一下前人的成果,在我目前的认识中,那就不叫科研。

作者:何雨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0069421

缺乏对该科研领域兴趣以及缺乏好奇心的人

我们不知道现在选择的这条科研课题是否是正确的道路,大多数时候成功不会及时眷顾,此路很有可能会无疾而终。没有激励人心的兴趣,没有求真务实发展创新的好奇心,科研会成为一条异常折磨的路。(也许我说的也有片面,欢迎知友指正)

目前在剑桥读博士的学姐A简直就是这个问题极佳的案例:

A本硕都是学习生物相关专业,本科从国内一所985申请转学到美国一所不错的大学,读两年之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申请上哈佛医学院,按道理说这样的学习道路不会再转太多弯了,但A做出了令人十分咋舌的选择,她先是从众人钦羡的哈佛医学院退学,随及重新申请大学跨专业到统计学方向。

问其原因A说:有一天,当她像往常一样站在实验台旁等待实验数据,看着一台台仪器,这样枯燥单调的生活和一直做不出的实验结果突然让她想到,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她都要这样度过了,一瞬间的烦躁让她长时间的压抑情绪爆发。她觉得自己不是那种能忍得住实验的煎熬和等待的人,所以当她决定跳出这个圈子的时候,她胸中的闷气一展而舒。她说当她选择跟数据打交道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找寻到了自己的路。

我们需要足够了解自己。

A告诉过我一句话,我一直深以为然:

我们的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给我们机会否决掉我们不会热衷的事,随后走向新的未知,直到我们寻找到让我们能颤栗的开始。

祝君好运

作者:风物浩然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567523067

还是个学生,只触及了一小部分科研,发表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题目里说的科研,应该是有别于为了毕业、职称和工作发个paper 的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活动,而是选择未来从事科研行业的意思。

适合做科研的人一定是热爱科研的人,这种热爱是不基于结果而是基于过程的。

如果你觉得探究未知的问题、革新陈旧的体系这一活动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那就是适合科研的人。其他和科研相关的能力会随着这种热爱逐渐培养起来,并和这种热爱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你觉得得到答案本身(或者说是真理)才会有意义,由于错误答案本身就比正确答案多,热情会随着试错的过程不断消减,恶性循环。

但是,我觉得不是说后一种人不能科研,对结果的执着往往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只是需要克服太多内心的痛苦,我认为对于一种职业来说是不合适的。

以上,都是个人品质中的热爱对科研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热爱,不是凭空来的,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强大的经济支撑、周围人的鼓励、父母的理解、优秀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等等。

我尊敬且羡慕具有这种热爱的人。

作者:penny Chen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6852301/answer/471887769

我认为是得过且过的人不适合做科研。

真正适合做科研的人,从来不对自己已有的工作或者学科现在的发展状况感到满意。夜深人静的时候,为自己的工作不能尽善尽美非常焦虑。时刻惦记着自己现在的工作有多少个窟窿没补上。经常对自己说,基于现有的条件,也只能做到这样了,但是以后我还有机会继续改进。现在先放过自己吧,不然这个东西一辈子也没法发表。

适合做科研的人,无论日常多么随和,对生活多随意,可能看起来也很邋遢,但对自己做的东西,都有一种近似于变态的挑剔。即使是同行看起来,都会觉得这个人非常龟毛,完美主义,不肯放过自己。我觉得这类人是比较适合做科研的类型。

修改于2018年11月

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没有毅力的人也不适合做科研。我当初觉得也许读博挺艰难的,后来开始青椒之后,发现其实是科研这个行业比较艰难。我经常对学生说,如果你选择了科研,就必须选择24*7的工作方式,如果你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那么你还是趁早转行。

毅力帮助你在多次受挫之后坚持下来,也支撑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度过漫长且无聊的时光,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性格,即使一开始走的很顺,也很难在科研这条道路上有大的建树。总之,科研是一条很长的马拉松之路,基本上打算百米跑的都死在半路上了。

☆ END ☆

如果看到这里,说明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点赞。微信搜索「uncle_pn」,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mthler」,每日朋友圈更新一篇高质量博文(无广告)。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