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计算机系统的堆与栈

首先广义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的不仅有PC 服务器,也包括嵌入式的SOC等,还包括不用上系统的8位单片机。

堆和栈:

1、数据结构中的堆和栈

数据结构中的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结构,可以通过链表实现,也可以通过数组实现,唯一注意的是,这个栈的访问方式要依靠程序自主维护,关键在于栈顶、栈底位置(指针)的标的和栈顶指针按照FILO的方式,随着push、pop而变化;

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一种经过排序的树形数据结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值。一般的,堆的数据结构是指二叉树,根节点的值最大(或者最小),左右子树也可以各自看作一个堆。

数据结构讲解推荐系列文章:http://blog.csdn.net/Online_you/article/details/52838489

2、内存中的堆和栈(以C、C++编译为例)

堆和栈在内存中的意义更偏重于程序编译运行时候各个内存区功能的不同。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操作系统收回或者关机重置;

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程序结束后由操作系统释放;

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一般而言,栈、堆都是RAM中的地址空间,只是在申请、管理方面存在差别:

栈的申请与访问是通过付给ebp esp指针实现的,按照入栈地址减的方式,ebp放置栈区最高地址,栈底,esp放置栈指针,栈顶;入栈则esp减,出栈则esp加——通过esp来实现对栈的访问;(一般栈的溢出校验通过由操作系统来控制,当esp---ebp之间的相对距离超出所设置的栈的大小,则视为stack overflow)

堆是有相应的内存管理代码来负责申请和释放的,由程序员控制,原则上有申请malloc必要有释放free,通过指针进行内存访问;若只申请不释放,在内存访问时候容易发生内存越界设置破坏数据;一般程序结束后会有操作系统自动释放,但是安全起见,尤其是在片上系统资源紧张,必须随时释放无用内存。另,关于内存的管理和控制,一般是由一个类似链表的结构,来监控内存的使用情况。

  内存管理推荐参考:

ucosII:      http://blog.csdn.net/csu_stackoverflow/article/details/24347041

linux:    http://blog.csdn.net/lixam/article/details/8840508

windos:http://www.cnblogs.com/wxgblogs/p/5750929.html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