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观后感

先安利一下这部影片,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1997年12月20日在意大利上映。1999年,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奖项,豆瓣评分9.4。

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是浪漫到不真实,但是电影本来就不需要那么真实,只要能让观众读懂它所要展示给我们的东西就是电影极大的成功。

影片一开始是轻松愉悦的,讲述的是屌丝如何逆袭白富美,情节滑稽搞笑。但是,当纳粹的阴霾笼罩着意大利,基度一家三口和他的叔叔坐上了去往纳粹集中营的车,这时候影片的思想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度为了不让他的儿子祖舒华的童年被纳粹集中营的黑暗笼罩,他一开始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并且笑着讲下去。在集中营里,人不再拥有自由,不再拥有独立人格,随时会死去,有多少人能在这种环境下仍然乐观的活下去呢?

但是基度做到了!

他对祖舒华的爱是平凡而伟大的父爱,他在接受集中营折磨的同时仍然靠着勇气和爱为祖舒华编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谎言。在祖舒华面前,他总是展现自己乐观的一面。他为祖舒华编造了一场游戏,至始至终给儿子讲述着这个游戏的真实性,即使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他仍然摆出一副调皮的模样给儿子看。当然如果没有他旁边那些人的配合,他也不可能一直编织下去。

他对妻子黛丽的爱是平凡而伟大的丈夫之爱,在追黛丽的时候,这个男人一直在给她制造惊喜,即使到了集中营,基度也时刻想念着妻子,在艰苦的条件下也不忘用广播给妻子报平安,一如既往得以“公主”称呼他的妻子。在影片的最后,基度如果和他的儿子一起躲起来可能就不会死,但是他做不到,他担心黛丽,他努力地去寻找黛丽,我想当他得知黛丽不在那辆通往死亡之车的时候,影片即将结束了,基度最终被带到了某个角落,几声枪响,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后当祖舒华和他的妈妈团圆的时候,他说“我们赢了”,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基度成功了,他的儿子没有受到集中营的影响,依然保持着那份童真。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责任,什么是即使处于艰苦的环境,也始终热爱生活。

但是,回到现实,影片传达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虚无飘渺,但整个社会都在推崇孝道,他们去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到某个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帮家里洗衣做饭,干活,他们大加赞许,懂事得越早他们越开心,他们把你能不能体谅他们的苦,分担他们的苦当作衡量你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我们的童年在哪里呢?我们想要的那份纯真在哪里呢?等我们长大了,我们还能不能找回失去的童真呢?可能无法做到,但是人不应该执着于过去的失去,而是应该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父亲,那个丈夫。

借用知乎上的一句话: “喜剧涂上了黑色,欢笑化为了感慨。人生很美丽,爱一个人,会发光。”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