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稳定”–业绩导向的基金筛选困局
孙炜榆 芮萌 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今天
图片
原创作者:
孙炜榆(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芮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鹏瑞金融学教席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截至 2021年3月底,中国公募基金总数达到7,797只,管理资产规模总共21.3万亿,剔除货币基金之外,总规模仍有13.3万亿(数据来自Wind)。作为大众理财工具,公募基金在流动性、费率、透明度等方面的优势早已为大众认知,但投资者挑选基金的逻辑,以及理财顾问推荐基金的方式,却一直存在重大瑕疵。
大部分销售机构推荐基金的方式集中体现在“提炼亮点”,从不同角度找出投资于某个基金的理由,通常包括:管理人实力强、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优秀、投资理念先进、投资标的未来表现可能很好……这里不赘述,需要关注的是普通投资者对这些“卖点”的解读,最终都指向一个预期:这个基金未来表现会很好,至少比市场平均水平好。同时,各基金门户网站提供的月度收益排行和基金重仓股票信息,都在引导投资者按照短期的收益预期来做决策。
这样的决策过程,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投资的基金在任一个很短暂的考察区间出现不利表现时,投资者就很可能偏离或者放弃原先的投资计划,转向杀伤力极大的短线交易。
关键词:公募基金 基金业绩 收益预期 长期投资
持续跑赢同类平均有多难?
那么,出现“不利表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果把“不利表现”定义为某个季度收益率排名低于同类平均,我们做了如下统计:把2019年初已成立正常运行的货币基金和QDII以外的4,189只公募基金分为“股票型、混合型、保守混合型、债券型”4大类, 计算连续多个季度收益率不低于同类中位数的基金。统计结果如下:
-
在不长的2年时间里,能实现连续4个季度表现不落后于同类的公募基金,仅有999只,占总数的24%。换句话说,2两年里边能做到连续1年不被追涨杀跌的投资者质疑的基金经理,只占四分之一不到。
-
整整2年时间8个季度持续不落后于同类的基金,仅有34只,占总数的0.8%。也就是说超过99%的基金在过去2年间至少有一个季度“表现不好”。
图1:近8季度连续跑赢同类的公募基金统计
按照归纳“亮点”的方式投资公募基金,4个里边只有1个可以连续1年让投资者不失望;或者,理财顾问总结了“亮点”推销基金给客户,每销售100个,仅有1个可以帮助他在2年时间里持续建立客户信任,其他的99个都需要他去做事后的补充说明和解释工作。
必须说明的是,基金季度收益排名不稳定是符合常识的,这是常态,不是行业发展阶段的问题。投资的常识就是,不存在一种投资理念或者策略可以在以短短3个月为单位的区间竞赛中连续表现出色。
事实上,我们的统计区间是偏短的,公募基金无论在费率规则还是投资约束上,都是鼓励长时间持有,2年是相对较短的时间。可以想象,如果把统计区间拉长到3年或者更长,持续超越同类的基金数量会迅速趋于0。
稳定不垫底的基金并不多
如果说“持续表现超过平均”很困难并不让人感到以外,投资者可以接受的话,“持续不垫底”应该是大部份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起码要求。我们做了另一组统计,把“收益率不低于中位数”的条件改成“收益率同类排名前80%”,结果显示达到起码要求的基金数量并不多。
图2:近8季度连续保持在同类前80%的公募基金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8个季度里,能实现连续4个季度业绩表现不垫底的公募基金,仅占总数的75%不到,即四分之一的基金在1年里边至少有1个季度业绩垫底。连续8个季度业绩表现不垫底的公募基金,仅占总数的31.6%,即近7成的基金在2年里边至少有1个季度业绩垫底。
换句话说,投资者如果根据投资亮点或者收益排行选择公募基金,短短1年里,有四分之一的基金会经历非常令人沮丧的阶段;如果理财顾问以暗示未来业绩会很好的方式销售基金,2年里,每销售10只基金会有7只需要他去做安抚和道歉(业绩垫底时,补充说明已经不一定管用)的工作。可以说,在公募基金的世界里,不仅“持续不落后”非常稀缺,连“持续不垫底”也是不可多得的,这仍然是常识。
投资者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近70%的基金经理连短短的2年时间内都不能坚持达到你的“起码要求”,那么是市场有问题,还是我们设定的收益目标出了问题?
总结
前面的数据是按季度为考察周期的统计结果,如果我们把考察周期拉长到年,会发现基金投资的前景突然“豁然开朗”。
图3:近5年连续跑赢同类的公募基金统计
统计样本是2015年9月30日以前成立、在2015年底完成建仓期的1,518只公募基金(排除货基和QDII),以年为考核单位的情况下,过去5年中有4年能跑赢同类的基金占总数的18.8%,5年里每年跑赢同类的基金占总数的3.8%。如果考虑“生存者偏差”,把2016年到2020年间清算的基金206只可比基金加回总数中,5年中有4年能跑赢同类的基金占总数的16.5%,5年里每年跑赢同类的基金占总数的3.4%。
5年的长跑中,表现持续优于同类的基金比例,比2年的短跑还高出一个数量级,这是忽略短期波动的“魔法”。
以上我们做的简单统计,如果针对其他历史区间或者市场的样本,相信结果不会有太大差别。这些数据很清晰地说明了当下普通投资者和销售机构在基金筛选方式上的困难:“稳定”是非常稀缺的,以季度甚至更短期限为单位来评估投资效果是违背常识的做法,而“提炼亮点”的方式,极大概率会导致投资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失望。
综上,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屏蔽短期业绩和排名信息,以年甚至更长周期为单位考核自己的投资组合,并且把单个基金放在一个分散稳健的基金组合里去评估其作用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