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
定义:反应物料呈气态通过由静止的催化剂颗粒构成的床层进到反应装置,称为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简称固定床反应器。 如: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许多强放热反应,如丙烯胺氧化制丙稀腈等。
优点:
①催化剂不易磨损。
②床层极薄和流速很低,床层内流体流动→平推流,较少量催化剂可获较大生产能力。
③有利于达到高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缺点:
④传热性能较差。
⑤催化剂再生更换不方便。
固定床内固体-可以是催化剂,也可以是固体反应物。
适用于气固催化反应,固相加工反应
(1) 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适用热效应不大或催化剂对温度要求不高的反应。
(2) 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管内装填催化剂,反应物料自上而下通过床层;管间为载热体,以维持所需的温度条件。
(3) 自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使冷原料本身预热到反应所需的温度,然后进入床层进行反应。
前提:放热反应,热量大致平衡。
传热要求和传热方式:
1.绝热式
单段绝热式-适用于反应热效应较小;反应温度允许波动范围较宽;单程转化率较低。特点: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造价低。
有多层绝热
1.两个绝热层间加换热器 2.用外加物料中间直接冷激 3.用原料气中间冷激 4.在层间加换热盘管 绝热床反应器
典型例子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水蒸汽作用:可安全地加热到高温。热容量大,可带入大量显热,还起稀释作用、清除积炭。
主要内部构件:气体入口分布器, 段间多孔排管式分布器
一部分物料由反应器顶部气体入口分布器进入;另一部分物料由反应器催化剂两段之间加入。物料沿径向做到浓度均匀、温度均匀、速度均匀 ,获得均匀的流量分配 。
2.换热式-对外换热式, 自动换热式
对外换热式-以各种载热体为换热介质。
注: 载热体温度与反应温度之差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靠近管壁的催化剂失效。
自身换热器-在反应器内,以原料气为换热介质,通过管壁与反应物料换热,以维持反应温度的反应器称自身换热器。
换热式反应器
以列管式为多
传热效果好,温度易控,用于附加值高、原料成本高、不易分离的场合。
传热所用的载热体视所需控制的温度范围而异,控制温度为100200℃时用(水蒸气)或(高压气水混合物)加热;控制温度为200250℃时用(道生油)加热;
控制温度为300400℃时用(无机熔盐);控制温度为600700℃时,只能用(烟道气)加热。
强放热反应控温措施:
1、激冷式、同样粒度的惰性物质来稀释催化剂、分段稀释,分段调节流量等。
2、复合床。先理想混合型,后为理想置换型。
2 固定床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
2.1 催化剂的物理性状
1.比表面积 -指每克催化剂的表面积.
m2/m3: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m2/g:单位质量的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2. 空隙率 -指催化剂床层的空隙体积与催化剂床层总体积之比,用ε表示。
3. 表观密度 -又称假密度或颗粒密度,即包括催化剂颗粒中的孔隙容积时,该颗粒的密度,记为,单位为g/cm3。
4. 堆积密度 -又称填充密度,是对催化反应床层而言。即当催化剂自由地填入反应器中时,包括床层中的自由空间,每单位体积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质量。记为,单位可用g/cm3、g/l或kg/m3表示。
2.2 催化剂颗粒直径, 形状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