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封装:
- 封装性是一种信息隐藏技术,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
- 提高代码的安全性
- 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具体解释:
通常认为封装就是把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绑定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接口。面向对象的本质就是将现实世界描绘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闭的对象。我们在类中编写的方法就是对实现细节的一种封装;我们编写一个类就是对数据和数据操作的封装。可以说,封装就是隐藏一切可隐藏的东西,只向外界提供最简单的编成接口
继承:
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具有父类的实例域和方法,或子类从父类继承方法,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相同的行为。子类可以扩展自己的方法。
多态
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时刻体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多态的实现方式:1.重写和重载;2.接口;3.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所谓的“多态”,简单的理解就是对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具体体现在定义和功能两个方面,简单的总结一下,多态可以用“三个定义和两个方法”来总结。三个定义分别是父类定义子类构建、接口定义实现类构建和抽象类定义实体类构建,而两个方法分别是方法重载和方法重写。
抽象
抽象就是将一类对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来构造类的过程,包括数据抽象和行为抽象两方面。抽象只关注对象有哪些属性和行为,并不关心这些行为的细节是什么。
默认情况下面向对象对大特征为继承,封装,多态。
二、面向对象的六大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SRP
每个类都应该只负责自己负责的工作。不应该涉及其他功能领域的职责。 - 开闭原则——OCP
对外扩展开放,对内修改关闭的原则 - 里式替换原则——LSP
尽可能使用基类作为对象的类型,可以让程序更加灵活,使用基类的地方都能通过子类去代换 - 依赖倒置原则——DIP
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 接口隔离原则——ISP
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是单一的总接口 - 迪米特原则——LOD
强调了类之间的松耦合。
总结
- 面向接口编程
- 类和接口的功能尽量单一
- 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
- 当需求改变时,我们应该通过扩展来实现新的需求,而不应去修改底层代码
开放-封闭原则
在我们设计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开放-封闭原则。对于增加需求等情况要尽量扩展而不要对类进行修改,避免因为修改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开放封闭原则是所有面向对象原则的核心。
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就是一个类只负责一个职责,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降低类的耦合。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就有可能使软件的各个方面都收到影响,无疑这样是非常糟糕的。如果一个类具有多余一个的职责,就应该考虑类的分离。
里氏代换原则
一个软件实体如果使用的是一个父类的话,那么一定使用于其子类,而且它察觉不出父类对象和子类对象的区别。也就是说在软件里面,把父类都替换成它的子类,程序的行为没有变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则,使得继承复用称为可能,只有当子类可以替换点父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父类才能真正的被复用,而子类也能在父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实现开放封闭原则的具体规范。这是因为实现开放封闭原则关键是抽象,而继承关系又是抽象的一种具体实现。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ISP)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也就是说,尽量建立多个单一接口,而不是一个臃肿庞大的接口。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由此可见,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便于升级和维护的软件设计思想,它强调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聚合复用原则
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类继承。优先使用对象的合成/聚合将有助于你保持每个类被封装,并被集中在单个任务上。这样类和类继承层次会保持较小规模,并且不太可能增长为不可控制的庞然大物。
迪米特法则
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迪米特法则的根本思想是强调了类之间的松耦合。